![哈佛女孩刘亦婷(共2册纪念版)](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30/10/20231130102547289.jpg)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80
折扣购买: 哈佛女孩刘亦婷(共2册纪念版)
ISBN: 9787506375245
时光回到1999年8月1日,婷儿在首都机场告别亲人, 开始了她人生新的奋斗历程。 随着婷儿手拉行李箱的身影在国际出发厅渐行渐远, 挂牵之情便丝丝缕缕地拴牢了父母的心。其实我们挂牵的 内容不多,“平安”二字就足以概括。放不下的大都是多 余的担心,却又忍不住这些担心——知道她重视锻炼和保 健,还是担心“会不会生病?”知道她习惯于安全第一, 还是担心意外和车祸。尤其是婷儿大一那年,美国接连发 生了几起中国留学生被害的血案,其中之一就是个成都女 孩;2001年美国又发生了“9·11”劫机撞楼恐怖袭击; 2002年春季40天内国内外竞接连发生了4起空难……家有游 子,这类新闻总是格外刺眼锥心! 婷儿出发之前,已经听说哈佛学生忙得平均每天只能 睡五六个小时。为了既不给婷儿增加负担,又可以让父母 安心,我们事先约好,除了婷儿想要倾诉什么或有事要谈 ,平时常用电子邮件发个“好!”报声平安就行了。半年 后,婷儿觉得写电子邮件没有打电话过瘾,不如每个月多 打一两小时工,用多挣的一二十美元每次和爸妈谈个够。 于是,每隔十天半月,婷儿就会和我们通一次电话。每当 她在我们的午后美国的半夜1点多打来电话时,各种新信息 便天女散花般从听筒里往外冒,其间穿插着许多深层次的 交流探讨,足以让我们高兴好几天。 然后,又是等待,又是牵挂。 很多读者也在牵挂着婷儿,关心她学业是否顺利?关 心她是否适应哈佛?关心她有没有遇到歧视?关心她将来 如何发展……这些牵挂满溢着读者对婷儿的真心关爱。为 了报答这份关爱,我们一直在记录婷儿给我们打来的电话 ,每年暑假和婷儿的短暂相聚,更是免不了有空就聊,有 趣就记。有了这些积累,再加上婷儿的订正补充,便有了 本书的第一章:“刘亦婷,你在哈佛还好吗?” ——这是读者询问人次最多的问题,所以优先回答。 [刘亦婷自述] 开学前,另一种形式的充电 1999年9月4号,在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的海滨城市波 士顿,天空和我刚来时一样蓝得诱人。拉瑞夫妇开着他们 心爱的越野吉普车,把我和我的两箱+两包行李送往哈佛。 当我在4份录取通知书中最终选择了哈佛之后,拉瑞建 议我至少提前一个月飞到美国,以便进一步了解和适应美 国生活,并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来美国后的前半个月,我 住在华盛顿特区兰登中学的艾丽老师家,在她的指导下练 习英语写作。然后,拉瑞夫妇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到波士顿 海滨度假,他们还邀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孙维 佳来共度假期。孙维佳高我一届,她在上海复旦附中读书 时,比我早一年被拉瑞主持的WBSE(华盛顿—北京学者交 流项目)邀请访美。 孙维佳也是全奖本科生,哥伦比亚给她的是由华商 Z.Y.Fu捐助的Fu奖学金。这是一种纯粹赠与性的奖学金, 不含贷款和校内打工,还提供假期的生活费用,本科4年没 有任何经济负担,任何学生得到它都会感到极其荣幸。哥 伦比亚给我的也是Fu奖学金,放弃它的确令我惋惜,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