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今宵酒醒何处
ISBN: 9787530686683
王东京,经济学家、专栏作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院)长,曾出版著作《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等30余部。他少年时期即与文学结缘,虽然上大学时阴差阳错选择学经济,但初心未改,仍笔耕不辍。他的文字质朴、真诚,情感真挚,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
我从来不过西方人的节日,圣诞节究竟是哪天至今也说不清楚。昨夜赶稿睡得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已过世十年的父亲。早晨起床打开手机,见朋友发来一首祝福父亲节的音乐,方知今天是父亲节。我速速步上凉台,面朝老家方向给父亲鞠躬。 父亲王松枝,字本南,职业务农,没进过学堂,但特别尊重文化人。记得小时候县里派工作组驻村,组长也姓王,人称“王同志”。这位王同志上过大学,开会讲话从不念稿,历史故事随手拈来。每次听王同志讲话,父亲总赞不绝口,那时我虽少不更事,却知道父亲望子成龙,希望我发奋读书,成为有文化的人。 我读小学一年级时开始认字,父亲目不识丁,在他眼里,我已然是家里的文化人。于今回忆,真正奠定我在家中“文化人”地位的,大概是两件事: 有一年春节,父亲带我去伯父家拜年,二堂兄比我大一岁,读二年级,两兄弟见面,伯父让我俩比识字,他拿出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让堂兄先读,堂兄结结巴巴,算是读过了。轮到我,我一口气读完,中间没磕巴。伯父一个劲地夸我,当时父亲那种欣喜,溢于言表。 其实,我认识的字并不比堂兄多。原来,我所在的小学时常广播这篇文章,听得多,该文早能倒背如流。那天与堂兄比试,我不是一字一字地读,而是背出来的。回家路上,我向父亲承认了此事,父亲并未责备我,反而鼓励我说,你是家里的文化人,以后要多背些。后来我有背书的习惯,应该与父亲的期待有关。 另有一件事,至今我深感自责。那天父亲从伯父家回来,见我写暑假作业。他围着书桌转了一圈,然后在一旁说:南京(二堂兄名)的作业一行是一行,好整齐,你写得怎像狗啃似的,上下左右都不齐?第二天要开学,我正为写不完作业发愁,没心情理他。见我置之不理,他很生气,一把将我的作业本撕了。我不禁暗喜。对他说:暑假作业被你撕了,我不写了,你去跟老师解释吧。 第二天晚饭后老师来家访,当面与父亲对质:“王东京说他的暑假作业本被你撕了,是真的吗?”父亲回答:“他写得像狗啃似的,一点不整齐。”老师说:“算术要列竖式,不能像语文作业那样对整齐。”父亲一听,顿时面红耳赤,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从此后,他不再干预我写作业。只要我说哪张写了字的纸不能动,他真的不会动。 多年后,父亲对此事还耿耿于怀。记得我上大学离开家的那个晚上,父亲郑重其事地对我说:“那年不该撕你的作业本,原谅我没文化。”我说:“我得感谢你呢,那时候我玩兴太大,忘了做作业,开学前一天才临阵磨枪,肯定写不完,你撕我的作业本,反而救了我。放假前老师讲过,不完成作业不仅要写检讨,还得罚站一节课。” 听我这样说,父亲将信将疑。不过从他笑容中,我感觉他已经释怀了。 父亲把我当文化人,在我心里,他却是我为人处事的样板。父亲大字不识一筐,可每次生产队清账,都让他参加。我十分不解,曾问过母亲:“我爸不识字,怎会让他去清账呢?”母亲说:“你爸对生产队大小事情记得一清二楚,人又耿直,所以每次清账都少不了他。” 父亲记忆力好,在村里是大家公认的;而他的为人正派、敢仗义执言更是远近闻名。在我印象中,那时候村里一旦有邻里纠纷,婆媳不睦、夫妻吵架,都会请父亲出面论公道,母亲怕得罪人,不让他出面,可父亲古道热肠,母亲总也拦不住。说来奇怪,只要父亲开口判谁对谁错,当事人双方都买账,而且冲突很快就能平息。 父亲虽不识字,但却明事理,看问题有自己的角度,可以说是我学经济的启蒙老师。绝不是说笑,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但比有些同学家里要好些。我12岁住校,母亲每周给我6毛钱生活费,而父亲背着母亲,也给我6毛钱。父亲叮嘱我,平时自己不要乱花钱,如果哪个同学买不起饭票,你可以帮他一下。 起初我照父亲的吩咐做了,帮一位同学买了饭票,可过了几天,他却不帮我买,我觉得吃亏,也就不再给别的同学买了。有一次周末回家,母亲洗衣服时发现我口袋里有3 块钱,以为我拿了别人的钱,我却不能说出实情,出卖父亲。母亲大怒,动手就要揍我,见大事不妙,父亲出来解围,说钱是他给的,让我保管自己的学费。 …… ◎人生忙碌,我们一路奔走,却又在步履不停中不断被感动、被激励、被治愈 平凡而伟大的双亲,少年时埋在心底的梦想,求学时知遇相帮的恩师,远行时治愈内心的美景……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始终牵动着心绪。人生是本太仓促的书,我们行色匆匆,一路向前,可当我们回首时,那些过往,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温暖。 ◎47篇倾情之作,开启一场真实的回忆之旅,一次关于朴素人生的独特体验 时光匆匆,往事如烟。那些人和事,在指尖翻动中重现;那些情感与记忆,不断在脑海中翻涌。从湖南小村庄的孩童,到北上成为中央党校副校长,他一路走来,有颇多故事值得慢慢诉说。这些事大多是小事,但却意义非凡、弥足珍贵,成为他人生步履的重要基石。 ◎在时代中历练,在风霜中成长,在温情中自愈,人生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 也曾少年纯真、开怀大笑,也曾历经沧桑、无声落泪,人生道路漫漫,却没有一步是多余的。所有的经历,不管好的还是坏的,终究会成就你。失意、困顿、窘迫,只是暂时的搁浅,更是一种别有滋味的体验。不管拿着什么人生剧本,都要努力向上,直至无悔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