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恒河沙(印度通史最新修订第8版牛津经典版上下)

细数恒河沙(印度通史最新修订第8版牛津经典版上下)
作者: (美)斯坦利·沃尔波特|译者:李建欣//张锦东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00
折扣购买: 细数恒河沙(印度通史最新修订第8版牛津经典版上下)
ISBN: 978754731448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生态环境 印度因印度河而得名,4000多年前,肥沃的印度河岸 孕育了一个伟大的城市文明。这个独特文明在南亚产生、 发展并绵延不绝达4000年,与西方、中国文明鼎足而立, 同为世界上最灿烂的文化体系。印度思想的成熟、印度艺 术的华美、印度帝国统一的力量和财富赋予印度历史无与 伦比的辉煌。早在基督纪元起始之前,印度就激发了遥远 地区人们的想象,吸引从马其顿到中亚的统治者入侵次大 陆并试图征服它的人民、获得他们的艺术品。更近一些时 期,其他入侵——无论是由伊斯兰教或基督教的热诚所发 动或被对商业利益、权力的觊觎所刺激——给南亚带来新 的移民潮。每次入侵都为印度的庞大人口增加了多样性, 为其丰富的文化模式增添了复杂性;而且,原初文明的许 多最早的种子都以清晰地得到辨识的形式得以存留。就像 早就突出于大榕树主干的树枝一样,印度文明的伟大传统 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播,越过了它们由之诞生的次大陆,从 无数的地方传统中吸取营养,常常屈从于征服,但基本上 经受住了变化。 述说印度历史必须从印度文明在南亚生态环境中的出 现说起。南亚次大陆包括从西部的兴都库什(Hindu Kush )和俾路支山脉(Baluchi Hills),北部的喜马拉雅山 脉(Great Himalayas),到东部的缅甸山脉(Burmese mountain)和南部的印度洋(Indian Ocean)的广袤地区 ,总计150多万平方公里。这块风筝状的次大陆上,它的南 北和东西支架各绵延约2000公里,差不多可以看到每一种 地形、气候和地理形式:从低于海平面的荒漠到世界上最 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也译为埃佛勒斯峰[Everest]29028 英尺);从终年干旱的到地球上最湿润的地带(阿萨姆 [Assam]的乞拉朋齐[CherrapDunji],平均每年有426英寸 的降雨);从半岛古代前寒武纪的花岗石(约50亿到200亿 年)到北部相对年轻的一排新生代山脉(约6亿年)。 从地理上讲,次大陆大略可以被划分为三个主要水平 区域:北部山脉地带;它相邻的、由它而生的印度河一恒 河冲积平原;南部的半岛地块,最初可能是非洲的一部分 。北部山脉形成天然的屏障,可以阻挡入侵的军队和来自 北冰洋的风,为南亚遮挡严寒,甚至远胜于对军队的阻挡 ,而且使印度平原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达50 华氏度以上,而次大陆其余地区享受着80华氏度的暖意。 尽管印度的最南端低于赤道以北8纬度,拜北方屏障所赐, 全年的气候都是亚热带的。炎热是印度生态环境最普遍的 特征,因此直到今天太阳和火仍被印度教崇拜,这是毫不 奇怪的事情。尽管炎热对印度思想、工作习惯和健康的影 响无法度量,但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国与印度的文 明形成对照,尤其是它们在现代所取得的成就,炎热对印 度生产力的消极影响是一个几乎不能被低估的因素。 也许由于印度的炎热,水在印度人的生活和思想中总 是充当着特别神圣的角色。印度河水系的水域,其中一个 较小的支流是索安(Soan),成为北印度文化的摇篮;而 且,与旁遮普(Punjab,“五河之地”)和信德(Sind) 的冲积山谷一样,其裹挟着淤泥的激流,是喜马拉雅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