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评传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师从古物 布莱克是一个彻头彻 尾的伦敦人。根据布莱克 的传记作者亚历山大·吉 尔克里斯特所述,布莱克 于一七五七年十一月二十 八日在黄金广场布罗德街 28号出生,是“一位约二 十年来一直颇为富裕的针 织品商”的第二个孩子。 所以说,对布莱克家境贫 困和教育环境糟糕的记载 未免都夸大其词了。布莱 克的家庭在伦敦的一个区 拥有一幢宽敞的老式房屋 ,它一半是私人住宅,另 一半是体面的商铺,是一 幢“以前流行的非常体面 的屋子”(同样根据吉尔 克里斯特所述)。布莱克 不是一个“政治人 物”(man of the people ),尽管他的政治主张激 进,并且在青年时期是一 个革命者。他属于稳定的 中产阶级下层,这个阶级 实际上产生了这个国家的 大部分人才和天才。从他 家人的观点来看,布莱克 是一个失败者;他的兄弟 詹姆斯后来继承了家族生 意,在晚年时与威廉完全 断绝了联系。 布莱克确实从未上过 学,但这可能表明,除了 他自己强烈反对去学校之 外,他父亲对自己儿子的 艺术天赋也有着十分开明 的宽容态度。《天真之歌 》(Songs of Innocence )中的《学童》(‘The Schoolboy’)描写了一位 父母专制下的受害者,不 像为格雷的诗歌所创作的 插图那样“使人联想起欢 乐和青春”。“教育没有任 何用处,”他像位老人一 样对日记作家克拉布·鲁 宾逊(1775—1867)说 ,“我认为它是错误的— —它是大罪。”出自《天 堂和地狱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中的一句格言反映 了布莱克对逃离学校老师 教导的感激:“改善让路 变得狭窄;而没有改善过 的弯路才是天才之路。” “当一个孩子刚可以握 住铅笔,他便开始潦草地 画人或野兽的粗糙样貌, 并且将他周围的所有印刷 品都小心翼翼地临摹下来 。”那个时代有教育,或 缺乏教育,但没有糟糕的 教育,没有垃圾。布莱克 孩童时期见过的那些印刷 品都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在十岁的时候,“送去最 好最流行的青年艺术家预 备学校:位于斯符兰德街 的亨利。帕尔斯绘画学校 。帕尔勋的弗弗殿蠢曾经 陪同建筑师尼古拉斯·雷 维特(1721-1804)去遗 雅典和爱奥尼亚,学习和 描画“毁灭的庙宇和残缺 的雠,并携带作品集返回 ,这些作品对剽窃‘古典’ 的建筑师——其中包括与 他们同时代的钱伯斯以及 未来的索恩——来说是一 个财富矿藏”。布莱克后 来为斯图尔特和雷维特的 著名作品集《雅典和爱奥 尼亚的古物》版刻了几幅 威廉·帕尔斯的绘画作品 。布莱克版刻生气勃勃的 、来自帕台农神庙浮雕饰 带的拉庇泰人和半人马属 于那个符合他本性的神话 世界。 维多利亚时代的布莱 克传记作者吉尔克里斯特 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流行 风尚——显而易见地,他 感叹“在帕尔斯学校,教 授的绘画知识与通过临摹 古物的石膏模型学习来得 一样多,但从来不以活物 形体为绘画对象”。但这 正符合布莱克对理想形式 的自然偏爱。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