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202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作者: 编者: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责编:尹天怡//刘虹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24
折扣购买: 202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ISBN: 9787519220280

作者简介

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部门,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内容简介

真题21?2020年5月23日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中学)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上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体现了孔子倡导的(??)。 A.道德教育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法和原则 D.教育内容 2.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儿》 D.《康德论教育》 3.下列《学记》中的名言,强调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A.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特征的是(??)。 A.强制性 B.免费性 C.普及性 D.全面性 5.上课前,老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其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A.情境导入 B.温故导入 C.直接导入 D.问题导入 6.教师把内隐于教学事件背后的意义揭示出来,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A.叙事研究法 B.个案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历史研究法 7.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机能主义 8.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体现了(??)。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当两者不可兼得时产生的动机冲突是(??)。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0.在上网课期间,学生对其他科目不认真,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特别投入。这体现了学习动机的(??)。 A.指向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发功能 11.心理断乳期是指下列哪一个时期?(??) A.儿童期 B.少年期 C.成年期 D.青年期 12.某生特别注重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其处于(??)。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非常自我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A.三 B.四 C.五 D.六 14.下列不符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是(??)。 A.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检验合格,并定期维护和检测 B.学校应当将学生心理异常状况等信息告知其监护人 C.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型集体活动,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D.校园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抢救活动 15.下列哪项不是教师的义务?(??) A.关爱学生 B.尊重学生 C.加强学生双休日学习管理 D.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素质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开展德育必须从品德意志开始。 17.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18.先学“角”,再学“直角”“锐角”,是水平迁移。 19.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简述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2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2.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渠道。 2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联系当前教育实际,论述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25.联系当前教育实际,论述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 五、材料分析题(1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李同学被教师和同学认为很聪明,因此他认为不努力就可以考取中等水平成绩,经常嘲笑认真学习的同学是笨鸟先飞…… 问题: (1)从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分析材料中小李的表现。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调动小李的学习积极性。 真题22?2019年4月13日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中学)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上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教育家及其思想相一致的是(??)。 A.布鲁纳——掌握学习 B.赞可夫——教学过程最优化 C.罗杰斯——教育心理学化 D.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世界学制演变表明,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学制就并轨到哪里。下列最能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学制是(??)。 A.分支制 B.双轨制 C.单轨制 D.多轨制 3.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 A.自我教育 B.入职教育 C.在职培训 D.师范教育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不包括(??)。 A.间接性 B.绝对性 C.简捷性 D.引导性 5.班主任用批评、表扬、舆论宣传、板报、班会等方式进行集体建设和培养的方法是(??)。 A.激励法 B.规范法 C.强化法 D.示范法 6.表象不具有下面哪一种特征?(??) A.概括性 B.抽象性 C.可操作性 D.直观性 7.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内部、不可控的因素是(??)。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8.教师通过对相同基础的两个班级施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两个班级最后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9.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的机械学习 D.有意义的发展学习 10.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特性?(??) A.恒常性 B.整体性 C.间接性 D.理解性 11.将问题的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实现总目标。这个过程所使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是(??)。 A.逆向搜索法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分解法 D.爬山法 12.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被撤销的教师资格,重新申请认定的时间为自撤销之日起的(??)。 A.1年后 B.2年后 C.3年后 D.5年后 13.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下列行为中属于变相体罚的是(??)。 A.揪耳朵 B.关禁闭 C.罚站 D.扇耳光 14.按照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要坚持的原则中不包括(??)。 A.独立自主原则 B.平等互利原则 C.相互尊重原则 D.和平共处原则 15.初中生马某学习成绩不佳,遵守纪律情况也差。有一天他在教学楼内玩球,将价值300元的吊灯打碎了。学校在查明事情经过后,依据学校有关“损坏公物要赔偿”的规章制度,对马某做出三点处理决定:①给予警告处分;②照价赔偿吊灯;③罚款100元。处理意见合法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在教育测验中有信度就一定有效度。 17.负强化是指减少个体不喜爱的刺激以降低个体行为反应的频率。 18.人格随着环境和教育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稳定性是人格的典型特征。 19.依法治教就是以罚治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简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的关系。 21.简述情绪状态的三种类型。 22.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23.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试论述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25.试论述“为迁移而教”的实施策略。 五、材料分析题(1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量 2018年经济学者何帆探访了一个山区小学,该小学一共只有28名幼儿园孩子、43名小学生和12位老师。何帆在那里看到,山区、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悲惨世界,所有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所山区小学都能看到。 大山里的学校,在高考面前的确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升学率”这个指标对这个学校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奔的那个教育目标就不再是分数,而回到了教育的初始目的——育人,让学生成为社会合格的一分子。从这个起点开始,事情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因为学生不足,他们自然就变成了小班教学,每个老师分给学生的关注就变多了;因为学校资源不足,所以就不能关起门办学,所以必须融入乡村,和周边的老乡密切地打交道,跟社区共生。于是,学校不再是一座教育孤岛、一个考试集中营,孩子们除了上课,还要采蘑菇、拾柴火、参观水电站等,通过走出学校来理解真实的世界。因为学生家长不在身边,孩子们遇到难事可以扑到教师怀里,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塑造学生的人格。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他们的一生一定不会差。不管能不能上大学,都不影响他们成为自食其力、有社会尊严、有手艺的劳动者。 有些东西,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它们很重要,我们从它们那里可以获得安全感,背后一定有隐形的成本。比如对于教育来说,高考也是这么个东西。如果你不把高考当作唯一的安全感来源,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就会呈现出来,另外一种生命力就会开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中学教育基础知识》有以下特色: ①紧扣真题,洞悉考情 本试卷在深入研究浙江近几年真题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命题规律,严格依据真题命题特点编制,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的难度,熟悉教师招聘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②详细解析,理清思路 本试卷所有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解析详细、透彻,从而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备考更轻松。 ③强化考点,科学备考 本试卷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标准预测试卷的难度、考点分布均与真题相契合,帮助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握考试脉搏,掌握解题技巧,夯实基础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