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1.00
折扣购买: 神秘岛(学生版)/新课标经典名著
ISBN: 9787305142925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探险小说家。18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儒勒·凡尔纳一生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几乎每部都深得读者的喜爱。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可分两大类:一类“在未知的世界中漫游”,另一类“在已知的世界中漫游”。他的作品景色壮观、情节惊险、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在引人人胜的故事中蕴含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广博的历史、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激发读者一往无前的探险精神,培养人们的坚强意志,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科学知识,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广博和神奇。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很多被拍成了电影,历演不衰。他也是世界上从十九世纪直至现在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到了下午四点时,气球离海面又只有五百英尺了 。每个 人都无可奈何地望着海面,一句话也不说。突然,一 声响亮 的犬吠声传来。原来还有一只狗。它靠着它的主人, 紧紧地 攀在网眼上。 “托普,你看见什么了?”主人大声喊道。 接着,马上有人大声回道:“是陆地!陆地!” 从天亮到现在,氢气球随着大风向西南飘行了好 几百英 里。现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块看起来相当高的陆地 。不过 这块陆地有些远,距离在三十英里以上。即使运气好 ,让氢 气球一直向前飘的话,至少也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那 里。 一个小时,仅仅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气球 里仅 存的一点气体会不会漏光呢?乘客们已经真真切切地 望见了 陆地,尽管到达那里需要一些时间,但是他们会不惜 任何代 价到达那里的。不管那块陆地是大陆还是岛屿,不管 那上面 有没有人,他们都会把它当作最后的希望。 气球已经陕贴近水面了。巨大的海浪有好几次都 舔着了 网的下部,这使得气球变得更加沉重了。这只气球现 在就像 受伤的鸟儿一样,想飞都飞不起来。勉强支持了半小 时后, 气球仿佛耗尽了力气似的,褶皱不堪地悬在海面上, 只有顶 部还有一点点气体。让他们高兴的是,现在他们距那 块陆地 只有一英里了。乘客们的半个身子已经浸在海水里了 ,他们 都能感觉到汹涌的波涛在重重地拍击着他们的脚。又 过了一 会儿,气囊变成了一个口袋,风还能继续吹着它向前 飘,不 过这样也维持不了几分钟了。乘客们已经做好了游泳 的准 备。只要有陆地在眼前,他们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但是,每个乘客都惊呼起来。原因在于气球又突 然升空 了。本以为不会再飞的气球在一个巨浪的冲击下,居 然又重 新把他们给提了起来。这只气球似乎很顽皮,似乎想 跟这几 位乘客开开玩笑,它把他们带到了一千五百英尺的天 空。在 那里,它又遇到一阵风,这阵风并没有把它吹上岸, 而是让 它沿着与陆地平行的方向飞了起来。 乘客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陆地。万幸的是 ,两分 钟以后,气球又开玩笑似的转了回来,最后降落到了 一个沙 滩上。乘客们欢呼着,彼此帮助着从网眼里脱身出来 。海滩 上的风很大,气球由于失去了乘客们的重量,又被吹 了起 来。这只受伤的鸟,在经过一番养精蓄锐之后,又向 往自由 的天空了。 当乘客们清点人数时,他们的惊讶不亚于之前的 任何一 次,因为原来五个人和一条狗,现在却只剩下四个人 了。失 踪的那个人和那条狗一定是在浪涛冲击气球网的时候 ,被卷 入海里去了,正因为减轻了重量,气球才会突然上升 。这四 个脱险的人马上异口同声地喊道:“大概他会游上岸 来的。 我们马上去找他,我们要把他救起来。 这几个被遗弃在海滩上的人不是飞行员,而是几 个战 俘。不过他们每个人都很勇敢,所以才会想出这种逃 生的办 法。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上百次了,但是上帝 眷顾他 们,让他们每个人都活得很好。在3月20日那天,他 们乘 坐氢气球逃出了里士满,在空中连续飞行了五天之后 ,他们 来到了这个距离弗吉尼亚州七八千英里的地方。在漫 长的南 北战争期间,里士满是南方军队的要塞,当时正被尤 利斯· 格兰特将军的部队包围着。 想逃出南军要塞里士满,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 事情。 1865年2月,格兰特将军想要攻占里士满,可是最后 没能 成功,反倒损兵折将,几个军官被敌人抓进了城。其 中最优 秀的是参谋部的赛勒斯·史密斯。史密斯四十五岁, 看上去 非常强壮,留着短头发和一小撮灰白的胡子。他长得 非常端 正,两眼炯炯有神。他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是一位渊 博的学 者,一个从舞锤弄斧做起的史密斯,正如一个士兵出 身的将 军一样。史密斯脑瓜灵活,热情乐观,见多识广,善 于随机 应变,任何时候都有一颗冷静的大脑。他是一个活动 家,又 是一个思想家,有着无限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仿佛 任何事 情都难不倒他。他有着自己的座右铭:“即使已经没 有成功 的希望,我也能够承担任务,坚韧不拔。”史密斯就 是勇敢 的化身。他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各次战役,一直都平安 无事。 可是这次他千真万确地被俘虏了。 与史密斯被俘的同一天,《纽约先驱报》的通讯 记者吉 丁·史佩莱也落到了南军手里,他是北军的战地记者 ,他也 没想到自己居然被抓了。史佩莱有四十来岁,身材高 大,淡 红色的胡须爬满脸庞。他眼神活泼坚毅,只要目光一 扫,就 可以让眼前的景象一览无遗。他体格健壮,丝毫不惧 严寒或 者酷暑,好像一根在冷水中淬过的钢管。 史佩莱在新闻记者中也是一位顶呱呱的人物,无 论遇到 什么困难,他都不会退缩。他是一位浑身是胆的战地 记者, 惯于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采访、写稿,危险对于他来 说,就 是最好的报道材料。作为第一流的记者,他在世界各 地采 访,并且总是会把自己采访到的新闻第一时间发回编 辑部。 史佩莱是一位精力充沛、办事高效、善于思考的人。 他谈吐 自然大方,做事热情积极,采访新闻的时候,他既是 为了自 己,也是为了付他工资的报刊。凡是新奇的、别人不 知道也 没法采访到的新闻,他都能搞定。 同史密斯一样,史佩菜也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战役 ,每次 他都会在最前线,丝毫不惧呼啸而过的子弹。他一手 拿着 枪,一手拿着笔,把一篇篇带着硝烟味道的报道寄回 编辑 部。他的报道简洁明快,总是能明确要点,抓住中心 ,而且 幽默无比,不像有的报道味同嚼蜡,没话找话说。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