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搜寻理论十四讲/金融学系列/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

货币搜寻理论十四讲/金融学系列/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
作者: 韩晗|总主编:孙祁祥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8.80
折扣购买: 货币搜寻理论十四讲/金融学系列/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
ISBN: 9787301307854

作者简介

  韩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银行经济学,信用经济学,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改革。

内容简介

  货币是宏观经济研究永恒的中心话题。货币研究分为几个著名学派,包括传统凯恩斯学派、传统货币主义学派、新凯恩斯学派等。《货币搜寻理论十四讲》介绍另一个重要学派——新货币主义理论,或称货币搜寻理论。   正如传统货币主义理论和传统凯恩斯理论互为对照,新货币主义理论对应于新凯恩斯理论。新货币主义的很多思想继承于传统货币主义理论,但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是新货币主义理论对经济微观基础的强调。新货币主义理论的微观基础侧重点和新凯恩斯理论完全不同。新凯恩斯理论强调的市场摩擦是价格黏性,而新货币主义理论强调的是有限承诺、信息不对称和买卖双方协调失灵等一系列的摩擦,以及货币、银行等制度如何在相应摩擦下改进福利。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表明了市场摩擦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当信息不对称或承诺不完全等市场摩擦放大时,金融交易的媒介(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等媒介)可能不被市场信任,由此产生金融市场崩溃、金融中介破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故而研究信息不对称等摩擦下货币和资产的流动性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这也是新货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笔者在北京大学的授课教案的基础上整理成型的,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希望读者能多提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激。在此希望本书能抛砖引玉,为研究者和工业界处理复杂的宏观金融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