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2.45
折扣购买: 罗素哲学三书
ISBN: 9787540248161
伯特兰·罗素 | 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现代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有《哲学问题》《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
第一章现象与实在 世界上有没有什么知识 能确凿得让理性之人无法 怀疑?乍一看这个问题很 简单,但实际上却是最无 解的问题。当我们发现, 想要给出一个直接的、把 握十足的答案会遇到种种 困难时,那我们就走进了 哲学领域。因为哲学就是 回答这种终极问题的尝试 。但它不是像我们在生活 中、在科学课堂上那样自 负地给出一个草率的答案 ,而是在探索了所有让这 类问题几乎无解的因素后 ,在认识到日常观念背后 的种种模糊与混乱之后去 批判性地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深信的许 多事情,若仔细地推敲一 番就会发现矛盾比比皆是 ,必须进行大量的思考才 能明白我们深信的到底是 什么。在寻找确定性时, 我们会很自然地从现有的 经验出发,从某种意义上 说,知识无疑由此衍生而 来。但是,任何关于直接 经验会带来知识的说法都 极有可能是错误的。在我 看来,我现在正坐在一把 椅子上,前面摆着一张特 定形状的桌子;我看到桌 子上有几张纸,纸上写着 或印着字;我转过头,看 到窗外的建筑、云和太阳 。我相信:太阳离地球大 约有1.5亿公里;它是一个 比地球大很多倍的炽热球 体;由于地球自转,太阳 每天早晨都会升起,而且 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继续 升起。我相信,任何正常 人如果走进我的房间,他 都会看到我所看到的东西— —相同的椅子、桌子、书籍 和文件。我所看到的那张 桌子,也就是我用胳膊压 着的那张桌子。这一切似 乎是那么显而易见、不值 一提,除非是为了回答一 个怀疑我什么都不懂的人 。然而,这些表述都会遭 遇合理怀疑,它们都需要 经过仔细推敲才能确定我 们陈述的事实完全正确。 为了把问题表述得简单 一点儿,还是让我们把注 意力集中到桌子上来。这 张桌子看上去是长方形的 ,棕色而有光泽;它摸起 来很光滑,微凉且坚硬; 当我轻轻敲击它时,它会 发出一种木头的清脆声。 任何通过看、触和听来感 知这张桌子的其他人,都 会同意我的这些描述,这 样似乎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了。可是,一旦我们试图 进行更精确的描述,麻烦 就来了。尽管我相信桌子 的所有部分真的是同一颜 色的,但在反射光的作用 下,有的部分看起来会比 其他部分要亮得多,而有 的部分则看起来有些发白 。我知道,如果我动一动 ,反光的部分就会不同, 这样桌子上明显的颜色分 布情况也会随之改变。因 此,如果几个人同时在看 这张桌子,那么,他们中 每个人看到的颜色分布也 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 人的视角不同,而任何视 角上的变化,都会使光线 的反射方式发生变化。 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 这些差异并不重要,但对 画家来说,每一样都至关 重要:人们按常识认为的 事物所具有的“真正的”颜色 ,画家可不能说信就信, 万万不能养成那样的毛病 ,画家得按事物呈现出来 的样子去观察事物并养成 习惯。在这里,我们遇到 一个引起哲学上最大麻烦 的区别,即“现象”和“实在” 的区别,也就是事物“好像 是什么”和“究竟是什么”的 区别。画家想知道事物看 起来是什么样子,实干家 和哲学家想知道事物本身 是什么样子,但哲学家想 了解这一点的愿望,比实 干家要更强烈,也更知道 回答这种问题的困难所在 ,也就更容易遇到来自知 识的困扰。 P4-6 ★聚焦知识论,重新构建完整的罗素哲学世界。对大多数人而言,罗素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的名篇《我为什么而活着》选入语文课本,他的《西方哲学史》畅销多年,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哲学家,罗素的诗性智慧为读者称道,王小波也视其为精神导师。罗素在中国影响颇深,但他的“本职研究”却曲高和寡。本书聚焦罗素的知识论哲学,重新思考“我们如何从世界获得知识”,构建罗素完整的哲学世界。 ★代表著作、课程讲稿、毕生回忆录“三合一”,参照阅读,思考获取知识的智慧方法。本书首次将《哲学问题》《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我的哲学之发展》集结为一,以代表著作、课程讲稿、毕生回忆录参照阅读的形式,层层推进,深入思考哲学的核心问题:我们如何从世界获得知识? ★“青春版”罗素,性价比之选。本书译者均为专职翻译或高校学者,文字近乎口语,可以轻松沉浸于哲学世界。以一本书的价格,享三本书的内容,是罗素知识论哲学的性价比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