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通往权力之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当我提出想学跳舞时,或者有时当我提出想去看电影或外出到某个 地方去玩时,他就会这么说。不管当时我的感受如何,正如我的父亲那样, 这种观点也支撑着我。 然而,我父亲的责任感也有其温柔的一面,这可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那些年,穷人的日子是非常艰难的,即使是那些先前 因勤奋工作而小有积蓄,并且赢得了一定尊敬和声誉的人家,生活也过得不 那么轻松。他们就好像生活在刀刃上一样,总在担心一旦出现什么变故,或 者在节俭和勤奋的标准上稍有松懈,就可能会背上债务负担并陷入贫困。这 种朝不保夕的生活常常使那些本来可以成为好人的人们变得冷酷无情,对人 也缺少宽容。记得我父亲曾与一位教友讨论起一位朋友的“不肖之子”。他 把父母的积蓄挥霍殆尽,自己也变得身无分文,带着年纪尚幼的孩子来到了 父母的家门口。那位教友的观点很明确:那个儿子是个不肖之子,并且永远 也不会变好了,应该把他赶出家门。而我父亲的回答至今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他说:不应当这样,儿子永远是儿子,当他回到家里时,理应得到家人全 部的爱和温暖。不管发生什么事,人总得有家可归才行。 由此可见,我的父亲是一个很坚持原则的人——我母亲也这样说:“你 父亲总是坚持他的原则。”——但是,他认为在应用这些原则的时候不能让 其他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他在当镇议员以及后来当市议员时就体现出了 这一点。当时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安息日应当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在那个 年代,在格兰瑟姆以及其他绝大多数地方,电影院在安息日都是不开放的。 但在大战期间,我父亲采取了一种实用主义而不是教条主义的做法:他支持 电影院在星期天开放,这样可以使小镇附近的驻军既有地方可去,同时又不 打搅那些想在安息日里安静一点并能去做祷告的人们。同时,他极力反对( 尽管最后没有成功)开放公园让人们进行文体活动。他认为那样会破坏别人 的安宁。他主张应当把星期天留作一个特殊的日子,但同时在具体做法上又 有灵活性。我虽然没有被他说服,但即使作为一个女孩,我也能够体会到这 些限制的必要性:直到现在,我还是非常赞赏父亲的做法,父亲是个有高度 原则性的人,但在具体的环境下还是能够在这件事上做出很大的让步。 从幼年时起,这些正直的品质就被慢慢地灌输进了我的头脑,那就是不 要因为别人不同意或者可能不被人喜欢而改变自己的信念。1936年,在我十 一岁的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毕比年刊》。约瑟夫·毕比是利物浦的一个食 品制造商,他用自己的劳动积累了一笔数量可观的家产,于是便用其中的一 部分办了一本宗教杂志。这本杂志的内容是一种稀奇古怪的组合,既有人物 介绍,也有朴素的哲理和宗教方面的内容,还有漂亮的名画复制品。当时我 年纪还小,不知道他宣扬的是通神论。但不管怎样,这本年刊是我最为珍贵 的物品之一。 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