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三重奏(共3册)
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边疆生活了十八年。创作以动物小说为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万字,其中《狼王梦》等作品被多省市学校选为教材。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
内容简介
一只名叫红背鳍的宽吻 雌海豚,吃力地划动尾叶, 缓慢地向深海游去。一大群 宽吻海豚,尾随在红背鳍身 后,在碧蓝的海水里形成一 条长达两百米的漂亮弧形, 默默地向前游去。没有嬉闹 ,没有跳跃,也没有嗤嗤的 叫声,每一只海豚都低垂着 脑袋,神情肃穆,在离海面 两三米深的海水里,轻轻划 动尾叶,缓缓向前游动。 在鱼类身上,尾巴一般 被称为尾鳍,但宽吻海豚的 尾鳍又大又宽,就像树叶一 样,所以被称为尾叶。 这是燕尾宽吻海豚群在 为红背鳍雌海豚举行隆重的 葬礼。 这群宽吻海豚之所以叫 燕尾宽吻海豚群,是因为这 群海豚的首领——一只身强 力壮的雄海豚,长着与众不 同的大尾叶,中间开叉,颜 色灰黑,犹如穿着一件漂亮 的燕尾服。宽吻海豚群通常 是以首领名字或所生活的海 域名称来命名的。集群而居 的动物,群体总有领头者, 叫法不一样。羊群首领叫头 羊,雁群首领叫头雁,象群 首领叫头象,狼群首领叫狼 王,豺群首领叫豺王,狮群 首领叫狮王……海豚群的首 领,则习惯叫豚首。 豚首摆动如燕尾般的尾 叶,加快了速度,游到红背 鳍雌海豚身边,用鳍肢轻轻 触碰红背鳍的脖子、头颅和 唇吻。这是一种肢体语言, 身为豚首,它有义务对即将 离去的同胞表达自己的哀戚 和不舍。 一般鱼类身体侧面的鳍 ,被称为侧鳍。但宽吻海豚 属于哺乳动物,其侧鳍较普 通鱼类发达很多。有时被海 浪冲上沙滩,两条侧鳍能撑 在地上,就像陆地动物的前 肢一样,一步步朝前挪动, 在水里是“鳍”,在陆地上是 “肢”,确确实实有“肢”的功 能,所以叫作鳍肢。 豚首燕尾雄海豚的鳍肢 接连不断地在红背鳍身上触 碰抚摸。 这只被举行葬礼的雌海 豚,之所以名字叫红背鳍, 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它背鳍 顶端的边缘有一条隆起的褶 皱.约三十厘米长,呈紫红 色,就像大公鸡的鸡冠一样 。这个生理特征在海豚世界 极为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绝 无仅有。 红背鳍像是木头做的, 对豚首的一番好意无动于衷 ,仍默默地向深海游去。 海豚的寿命约四五十年 ,有不少老海豚能活到寿终 正寝。步入暮年的老海豚, 跟亚洲象一样,能预感到自 己死期将至,不愿意死后被 鲨鱼、虎鲸或其他鱼类撕食 ,就在生命烛火行将熄灭之 时,与族群告别,独自游向 深海。海豚与陆地哺乳动物 一样,也是用肺来呼吸的, 每隔十几分钟,海豚就会露 出水面呼吸一次,潜水极限 通常在二十分钟,所以不管 什么种类的海豚,都习惯生 活在不超过二十五米深的浅 海水域。海豚很少去往深海 活动,深不可测的海底就是 老海豚最好的归宿。 但这一次情形似乎与以 往不同,这一次默默游向深 海的,并非行将就木的老海 豚,而是一只年仅十五岁的 雌海豚。 红背鳍确实芳龄十五岁 。对寿命可达四五十岁的宽 吻海豚来说,十五岁正是黄 金年龄段。但红背鳍却预感 到了死期将至,不顾豚首燕 尾雄海豚的一再挽留,毅然 决然游向深海,游向生命尽 头,游向不归路。 红背鳍受病痛折磨已经 很多年了。女儿小红背鳍还 在肚子里时,它就感觉身体 出了问题,全身骨头会无缘 无故地疼痛,并且这个症状 一年甚于一年。最近这三个 月来,疼痛加剧,一游动, 脊椎就会嘎巴嘎巴响,脑袋 也嗡嗡直叫,身上的皮肤也 会有一种灼烧感,好像不是 游在凉爽的海水里,而是游 在滚烫的开水锅里。它无法 觅食,无法入眠,无法游动 ,更不用说在水里跳跃了。 本来光滑平整的脊背上,隆 起好几个鸡蛋大小的肉瘤, 脸上布满褶皱,牙齿也掉了 一大半。它虽然是一只年轻 雌海豚,但看起来就像是步 入暮年的老海豚。由于多年 受病痛折磨,它已经到了生 不如死的地步,无奈之下只 得放弃生的希望。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