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白鹿原(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406/02/20230406021549679.jpg)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我与白鹿原(精)
ISBN: 9787201118260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等各大刊物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还有就是对这块土地的了解。我的老家位于西安 城东大概五十华里的地方,就在地理上的白鹿原的北 坡根下。我们那个小小的村子,在我的记忆中是很贫 穷的。我家在原的北坡下,还好一点儿,离灞河很近 ,到改革开放之前,尽管粗粮多,基本还不饿肚子。 通过查《县志》、《民国纪事》、当时的史料、老革 命写的回忆录之后,我才对这个原产生了很大的感动 。这个原上的老革命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就开 始了革命活动。这个原几乎在湖南、江西、上海闹革 命的同时,就成立了共产党的一个支部。从资料上看 ,当时陕西的农民运动,规模和参与的人数很大很多 ,刘志丹是领导人之一。农民运动打土豪分田地,轰 轰烈烈,蓝田县就有一二百个农民协会组织。我当时 看了这些有关资料后,调侃了一句: “陕西的农民 运动深入程度可能与湖南差不了多少,但是陕西没有 人写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所以陕西的农民运动没有人 知道。”由此,也更正了我的一个观念:我们陕西经 济发展不上去,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经济总量老是 在全国后十名排着,陕西人到处议论、调侃,说陕西 人太保守,有一个肉夹馍就不愿意走出潼关,自己作 践自己。我把近代史上关中土地上发生的一些大事看 了以后说,陕西人可不保守啊!抗日战争最危难的时 候,是一个陕西人和一个东北人联手把蒋介石抓了起 来,强迫他签了一个抗日的协议,谁有这个陕西人思 想解放?杨虎城思想不保守。农民运动打土豪分田地 那个时代,陕西也搞得很厉害,可见也不保守。我写 过一篇随笔,说我们改革发展上不去,步子走得慢, 应该另找原因,不应该自己作践自己,这样可能永远 找不到出路。所以,查阅资料对于我理解这里的人和 这块土地,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再一个是阅读。经过大概两年的筹备,中间也牵 扯着一些阅读。我记得,我印象深刻的书有这些:范 文澜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我重新把它读了一遍 。为什么读这本书呢?我想把关中近代以来,尤其是 辛亥革命以后发生的各种事变,跟我们国家近代以来 的那个大的背景联系起来,避免孤立地看待在白鹿原 发生的事情。 在阅读中我又惊奇地发现,关中这块土地上发生 的历史演变过程,跟我国近代史发生的过程完全是同 步的,也就是说,关中这块土地上的人物命运跟我们 近代以来整个民族的命运是一致的。 还有两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一本是一位陕西学 者写的《兴起与衰落》,他从西安为代表的关中这块 土地历史上几次大的辉煌到几次衰落,直到清末以后 的大衰落中,研究这块土地的历史,并从理论高度分 析解构,使我更切近地理解了关中。 在两年的准备期间,我也读了一些长篇小说。我 记得在构思小说之初,西北大学文学系一位关注我创 作的蒙老师,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长篇小说是一 个结构的艺术,结构好了小说就立起来了,有骨有肉 就立起来了;结构不好,你的小说就像剔了骨头的肉 ,提起来是一串子,放下去是一摊子。”这话把我吓 住了。因为,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本来就有畏惧感 。没有办法,只能去阅读,看别人是怎样建构长篇的 。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以前阅读长篇怎么光看热闹 ,光看人物情节,没有认真去研究结构呢,真是太粗 心了!于是,我读了一些长篇,首选的是上世纪八十 年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两部长篇: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和张炜的《古船》。后来,又读了马尔克斯的《百 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