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的故事(白色金属如何塑造美国和现代世界)(精)

银的故事(白色金属如何塑造美国和现代世界)(精)
作者: (美)威廉·L.西尔伯|译者:刘军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银的故事(白色金属如何塑造美国和现代世界)(精)
ISBN: 9787521705737

作者简介

威廉?L.西尔伯(William L.Silber),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证券市场格拉斯克曼研究所主任、教授。曾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经济学家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经济顾问团成员。在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担任《金融研究》《经济和统计评论》等杂志的副主编。出版图书和专著共9部。

内容简介

导?言  痴迷 1966年,时年34岁的堪萨斯城酋长足球队的老板拉马尔·亨特,通过谈判将新兴的美国橄榄球联盟与老牌的**橄榄球联盟合并,创造了美国*成功的体育事业。亨特还开创了“**碗”。“**碗”*初是两大联盟之间的**赛,现在是美国**欢迎的单项体育赛事。他解释了自己灵感的来源:“我的女儿夏伦和我的儿子小拉马尔有一个名为‘**球’(Super Ball)的儿童玩具,我把‘ball’中间的音节替换了一下,变成了‘bowl’(碗)。” **届**碗于1967年1月举行,亨特的堪萨斯城酋长队与文斯·隆巴尔迪的绿湾包装工队对决。包装工队以35:10的比分击败了酋长队,并获得了**碗奖杯——由蒂凡尼公司制造的一个重达7磅的纯银足球。从那时起,年度**碗的获胜者都获得了同样的奖杯(现在被称为“文斯·隆巴尔迪”奖杯),获胜队伍的名字被蒂凡尼的工匠们刻在奖杯基座上。 拉马尔为自己的特许权感到骄傲,尤其是在他的酋长队于1970年1月赢得**碗**之后。但他不知道的是,十年后奖杯本身的价值将是原来价值的25倍,而这不仅仅是出于感情上的原因。1980年1月,白银价格跃升至每盎司50美元,这一现代**的白银价格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拉马尔以及他的哥哥纳尔逊·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后被指控*纵白银价格。这是20世纪*大胆的大宗商品市场*纵行为。 拉马尔、纳尔逊和赫伯特都是H.L.亨特的儿子。亨特是一位会玩扑克牌的石油大亨,其右翼政治观点堪与纽约自由派共和*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以及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相提并论。这位家族的族长教导他的孩子们不要信任**,尤其是(由**发行的)纸币,并投资诸如石油、土地和贵金属等实物。他为他的孩子建立了信托基金,包括其家族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皇冠之珠”普莱西德石油公司的股份,该公司为他们的风险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拉马尔身材高大,温文尔雅。他在20世纪60年代专注于足球事业,而他直言不讳的哥哥邦克(纳尔逊常被称为邦克)则专注于赛马和油田。作为家族代言人,体重250磅的大胖子邦克享*着聚光灯。作为一个像他父亲一样的投机商,在利比亚发现石油之后,在利比亚拥有钻探权的邦克可能是世界上*富有的人。邦克曾与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达成协议,但在他享*他的投机果实之前,穆阿迈尔·卡扎菲发动政变,在1969年推翻了君主制,不久后又将油田收归国有。尽管当时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邦克仍然是真正的亿万富翁,但这一事件加剧了他对**的不信任。 邦克通过加入当时的“茶*”,即约翰·伯奇协会,确认了自己的保守派身份,并开始投资白银,因为他担心**支出会导致通货膨胀,侵蚀美元的价值。他还认为,他可以把他的贵金属(白银)储藏在达拉斯附近达2 000英亩的T环农场,而不必担心卡扎菲之流。但他的投机很快就变成了一种痴迷,甚至连得克萨斯州都不够大,不足以供他储藏白银。1973年至1979年,他带领他的兄弟们积累了近2亿盎司的白银,储存在纽约、伦敦、瑞士和其他可能尚未被公开披露的地点。1979年9月,亨特家族的白银价值约为20亿美元。4个月后,当白银价格涨到每盎司50美元时,其价值达到了近100亿美元。 然后,一切化为乌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邦克·亨特被迫将自己持有的普莱西德石油公司股份作为抵押品,换取数十亿美元的贷款,以避免破产。他个人大肆举债购买白银,当白银价格跌至每盎司10美元,跌幅堪比大萧条期间道琼斯股票指数的下跌时,他的资金链断了。他和他的兄弟们随后被认定与沙特阿拉伯诸酋长合谋在白银市场投机倒把、垄断市场。邦克·亨特在审判结束后宣布个人破产,并把他宝贵的财产,其中包括15个古希腊花瓶和一批可追溯到罗马帝国的银币,输给了他的债主。当他的一位姐姐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时,他回答道:“我只是想赚点钱。” 亨特兄弟不是**个,也不是*后一个被白银**的人。在1997年,沃伦·巴菲特,也许是过去50年来*成功的投资者,购买了超过1亿盎司白银,几乎和当年的亨特家族一样多,并将白银价格推高到了10年来的*高水平。1933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令美国***提高白银价格,以安抚西部矿业州的参议员,却忽视了银价上涨有利于*本侵略中国。1918年,内华达州参议员基·皮特曼发起立法,支持在“一战”期间向印度出售白银,以此补贴内华达州的选民。但是,白银不仅仅是美国人成就个人的工具。自建国以来,白银一直是美国货币体系的一部分,并像星星和条纹一样变成了美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1**6年,内布拉斯加州国会议员威廉·詹宁斯·布赖恩在***大会上发表“黄金十字架”演说,内容全是关于白银的。或许,这是美国选举政治中***的演讲。在发表了这篇让现代电视传道者脸红的演讲后,布赖恩成为***的总统候选人提名人:“我来到这里,是为了捍卫一项神圣的事业——人类的事业……***内所有主张自由铸造银币的人,都应该组织、掌管和控制***的政策……我们不是侵略者,我们发动的不是征服战争。我们是在为捍卫我们的家园、家庭和子孙后代而战。”布赖恩的事业,即白银作为一种货币金属的复兴,旨在纠正《1873年铸币法案》的错误。《1873年铸币法案》废止了1792年国会授权的银币铸造,并确立了黄金作为美国金融**的地位。19世纪*后25年,白银的非货币化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引发了中西部农民对东海岸银行家的不满。《绿野仙踪》自1900年出版以来,已经吸引了数百万读者,而它正是一部反映当时阶级斗争的寓言。 19世纪70年代,美国丰富的白银使其成为平民的金属。与金本位制下*严格的货币供应相比,白银成为廉价货币的代名词。布赖恩认为,将白银再货币化,是促进通货膨胀以减轻农民欠银行抵押贷款负担的方法之一。一个世纪后,即在20世纪70年代,亨特兄弟投资白银,以白银为抵御通货膨胀的堡垒。他们认为白银是一种坚如磐石的资产,投资白银的目的是保障他们的财富不***挥霍的影响。这就是白银从19世纪的软货币转变为**的硬资产的故事,以及对白银的*纵如何改变了现代世界。但要理解白银对政治家的吸引力以及白银对投机者和阴谋家而言的脆弱性,人们需要有历史的视角。 对于大多数**的人们来说,白银是抵御**违约、政治动荡和通货膨胀的**护甲。在常规投资出现问题时,白银亦可提供庇护。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3年,银行摇摇欲坠、濒临破产,意大利、爱尔兰和希腊的**债券沦为垃圾债券,焦虑的投资者将白银价格推高了近400%,涨幅超过沃伦·巴菲特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10年来的涨幅。但白银这种贵金属不仅仅是一种避险投资。几个世纪以来,白银一直被银匠锤打成供上流社会享用的盘子、烛台和酒杯。家家户户在他们的餐厅橱柜里骄傲地展示着这类传家之宝,以彰显其家族逝去的富贵。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些传家之宝会被悄悄地卖掉,以换取现金。 白银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货币标准,包括20世纪的中国和沙特阿拉伯,17世纪的英国,以及《**》中提及的古埃及。英国在19世纪以金本位制**了世界商业,但其货币仍被称为“银镑”。这一名称与其金本位制是自相矛盾的。“纯银”一词的意思是,硬币、烛台或**碗奖杯中含有92.5%的纯银,其余7.5%通常由铜构成,以增强硬度。与纯银相比,硝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物在足银(纯度为99.9%)的刮样上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样品一旦经过专业检测,也就无可争议了。**保证由贵金属铸造的硬币的纯度和重量,使贵金属货币无须再经进一步测试而被普遍接*。银匠则在其作品上刻上925或“纯银”字样,以此担保其质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女儿,于1558年登上王位。两年后,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将支撑英国货币的贵金属制成1镑的银币。这种所谓的“古代英格兰右翼标准”,起源于11世纪征服者威廉统治时期。在伊丽莎白一世登基之前,贪婪的亨利八世已经导致了白银的贬值。尽管英国转向金本位,但银本位仍然有效,且至今仍然存在,尽管英镑的含银量早已消失。 银匠的装饰需求与**造币需求之间的冲突,常常产生令人惊讶的后果。路易十四在1715年去世前,曾是法国的**君主。路易十四将凡尔赛宫华丽的银质家具和餐具变成银条,供他的金库铸造银币。银质餐具及其配件成为通用货币。其他法国贵族别无选择,只能效仿国王。路易十四以“朕即**”而闻名,其结果是法国丧失了财政信誉,残存银质古董越来越稀罕。 **不再以银币作为货币,但不断增长的工业需求与银匠争夺白银的可用供应。相机公司伊士曼柯达生产摄影胶片,通常在一年内消耗的白银比珠宝行业还多。现在,数码相机已经使摄影胶片过时(并导致柯达公司在2012年破产),电子工业**了白银的商业用途。白银与黄金、铂一起被称为贵金属。白银耐*蚀,是*好的电导体,可用于断路器、开关、熔断器和其他电气元件。 现代技术也开发了白银的**性能。2006年,韩国制造业巨头三星公司推出了一款洗衣机,它在洗涤循环中释放银离子,可以起到衣物消毒的作用。专业零售商**印象(Sharper Image)推广了一种塑料食品容器。该容器内注入了银纳米颗粒,用以保持食品新鲜,这在***上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反馈。 2017年,纽约州中部的高露洁大学(Colgate University) 在其*衣室里喷洒混合有过氧化氢和银的净化烟雾,以对抗致命的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也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今,白银的工业需求已超过其在珠宝、银条和纪念币方面的用量总和。 白银吸引了*纵者,因为偶尔爆发的投机热潮与*益增长的商业用途相冲突,尤其是在公众担心政治动荡的时候。由此产生的白银价格波动,使得共谋者能够以相对较少的努力推动*高的价格,同时也掩盖了他们的*纵行为。1979年11月4*,在所谓亨特兄弟阴谋垄断白银市场的高峰时期,伊朗学生侵入美国大使馆并劫持了美国公民。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使白银价格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上涨了两倍,并掩盖了*纵者的脚印。 1.白银既高贵又廉价,极具魅力威力,像魔咒一样**着老练的政治家和投资者。 银价200年来的动荡起伏既是重要的金融事件,其背后是美国乃至世界各种济势力博弈的结果,政界、*界、金融界各方势力在白银市场交汇争夺,看得见的硝烟与看不见的硝烟同样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 2.以史家的准确、金融学家的深刻、小说家的生动,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汉密尔顿、罗斯福、布赖恩、皮特曼、亨特兄弟、巴菲特等人物形象,书中揭露的令人震惊的细节,会在某些方面颠覆我们对以上人物的通常认识。 3.两位诺奖经济学得主倾情**。 4. 威廉?L.西尔伯教授在美国经济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本书译者刘*副教授是**关系研究领域的杰出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