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瘾而出:赌博成瘾者家庭自救指南

脱瘾而出:赌博成瘾者家庭自救指南
作者: 佀国旗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脱瘾而出:赌博成瘾者家庭自救指南
ISBN: 9787509017470

作者简介

佀国旗,1973年生,中国反赌公益事业的开拓者与推动者。多次参加央视及地方卫视节目宣传反赌。台江县佀国旗反赌戒赌中心(国家颁发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上海戒成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5年风雨兼程,辅导染赌者戒赌,挽救了3万多个家庭。

内容简介

第三章第三节: 赌徒迷思 在我从事戒赌工作的十多年里,接触了十几万赌博者,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赌博者都会存在一些认知上的不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拨开云雾,解答这些赌博者及其家人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吧! 迷思一? 你在和谁赌? 好多赌博者会说,我在跟电脑赌,我在跟庄家赌,也有的说我在跟其他赌客赌,我在和一整个团队赌,其实真正的答案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跟自己赌,在赌博的过程当中,你输掉的所有钱,都是因为你自己的冲动和贪念。 在赌博的过程中,赌博者赌到一定程度以后会上头,所谓的上头,其实就是动了贪念。佛家说“人有五毒,贪嗔痴慢疑”,赌博占的就是第一个“贪”字。遇到赌博以后,“贪”就会被无限地放大,而当一个人的贪念被无限放大时,就一定会冲动,只要冲动,人就会陷在赌博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在赌博的过程中,赌徒都是曾经赢过钱的,但赢了以后,钱能在手里面待多久呢?今天赢了 3 万元或者 5 万元,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翻倍地给庄家送回去。在赌博中,“赢”能起到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让我们能够在下一次赌博的时候,敢于突破自己的底线,创造新纪录。在刚开始赌博的时候,我们可能只会用手里面很小的一部分零钱;当我们在零钱用完以后,则会从银行卡里面拿出来一小部分钱,这当然也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当我们把这些钱都输完以后,我们会再去动用卡里面的钱,这时我们的原则还是只会用自己的钱,绝对不会去借钱;慢慢地,当我们把自己卡里面的钱全部输完以后,可能就会开始想要从身边的人那里借一点小钱,或者从信用卡里透支一些钱,就这样,胆子越来越大、金额越借越多,甚至开始一边借一边骗。所以,在整个赌博过程中,人会输钱并不是因为庄家作假,而是因为自己的贪念和冲动。所谓“赌博”,人都是在跟自己赌。 迷思二? 赌博,你是为了赢?还是为了输? 我问过很多赌博者,你赌博,到底是为了赢还是为了输,95% 以上的回复,都是为了赢,但真的是为了赢吗?如果说是为了赢,我相信每一个赌博者在赌的过程当中都赢过,100 元、1000 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都有,那当你赢钱的时候,哪怕就是 100 元,你有没有停下来呢?这时可能会有很多人说,100 元实在太少了,谁会满足?任何人都不会停下的!是的,100 元确实不算多,没有人会仅仅满足于赢 100 元就退出来。赌博者会想:我能赢 100 元,我就能赢 1000 元,我也曾赢过 1000 元,赢过 1 万元呢……只是后面运气不好输了而已,但我是真的赢过啊!所以,我要继续赌,这样就可以把输的钱都赢回来。可惜,最后却被庄家越套越牢,越陷越深,一步步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理由看似是非常合理的:我为什么赌博,是为了把输的钱给赢回来,哪怕不是全部,哪怕只赢回来一部分也可以。 在我十几年与赌博受害者的交流中,很多人会说,老师,我并没有想把我输的 100 万元、200 万元给赢回来,我只想把我最近欠的高利贷的钱赢回来就可以了。那我就会问他,如果从今天开始算,你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把所有输的钱都赢了回来,那么你能摸着自己的良心说出来一个不继续赌下去的理由吗?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说我不继续赌了,因为无论赌了多长时间,能仅用半年时间就把所有输的钱都赢回来,那对于赌博者来说,是“哇!我终于找到了赢的诀窍,找到了能够战胜庄家的方法,这个时候我绝不能放弃啊,至少还得再赢个 10 万元、20 万元才能放弃”的感觉。然而,假设你接下去真的赢了 20 万元,你一定又会马上改变想法,“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来钱更快呢?既然没有,那我为什么要放弃赌博这个事情呢?”所以结果是什么呢? 继续赌下去!因为你认定了这是一个最容易赚钱的方法。说到这里,可能还有很多赌博者想要反驳,想说只要能让我赢到自己心目中的目标,我一定会退出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绝对不可能!实际上赌博者是不会在赢的时候停手的,只有输光了才会停,只有输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思考我这条路是不是走错了。所以说,对于赌博者而言,从第一次押注开始,追求的就从来都不是赢,而是输,赌博的真相就是:赢钱是过程,输钱才是结果。 迷思三? 我没有输,只是差一点赢 在帮助那么多赌博受害者的经历中,我常常会说一句话:赢比输可怕,因为曾经在赌博中赢过大额金钱的人,反而比曾经输过大额金钱的人对赌博的依赖和痴迷程度更深。因为曾经赢过那么多钱,所以赢钱带来的自信会让他越来越“勇敢”,投注金额也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赢钱带来的刺激感,已经让他大脑中的多巴胺达到了阈值顶峰,导致大脑会下意识地不断追求更高的阈值,最后唯有通过更大金额的疯狂下注才能让大脑觉得满意,并且大脑会下意识地记住刺激的体验。而对于输来说,他的解读是:差一点就赢了。“差一点赢了”好过“总是赢”,许多游戏和赌博体验的设计目的,就是要通过展示“差一点就能赢”,调动你的“希望”。 赌博者体验最好的时刻恐怕就是结果揭晓之前的那一瞬间了,那是张力最大的时刻,未完成的体验比已完成的体验更能刺激我们的大脑,因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更何况,赌博的奖励越是不可预测,赌博者就会越享受、越愉悦,直到奖励出现。而奖励本身还不是关键所在,只是追逐的过程。对于一个赌博者来说,“差一点赢”这个错误的认知,隐藏的是赌博者对输的恐惧,也是在美化输的结果,以致赌博者一直沉浸在下一次翻盘的梦想中。 第五章: 戒赌背后的底层逻辑 在本书的上半部分,我们主要分析了赌博成瘾的生理和心理成因,接下来的下半部分,我们就来看看一旦家中已经有了赌博成瘾者,家庭应该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在与赌博受害者接触的 15 年里,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佀老师,我很痛苦,我也想戒,可就是戒不掉。”很多赌博受害者家人也很想不通:又没有人用枪逼着他去,为什么他自己就控制不住呢?先抛开身体方面的成瘾因素不谈,如果想要摆脱赌博带来的痛苦感受,我们首先要清晰地知道戒赌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只要能做到以下这三个词,就可以彻底摆脱赌博的纠缠。 第一个词? 放下 放下的是什么?放下的是过去,放下过去我们因为赌博而失去的东西。 我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失去的金钱,那是曾经辛苦工作赚来的钱,甚至是家庭三代人累计的财富,实在不甘心这些钱付之东流!不管是因为什么沾染上了赌博,很多人反复赌博似乎都是因为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只要把输的钱赢回来就不会再赌了!且先不说赢钱之后你会不会停,这个道理在上半部分已经阐述过了,我现在只想问你一句:你的债务是从哪里来的?你失去的金钱都去了哪里?答案是不是赌博!你所有的债务都是从赌博而来,那请问现在的你又是从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会从赌博这里赚到钱呢?在赌博中,所有的赢钱都是过程,输钱才是结果。哪一次,你不是输光了洗白了才会暂时停手呢?放下你的不甘心吧,这个不甘心在赌博中是找不回来的! 比金钱更需要放下的,是你在赌博中失去的面子和尊严。因为赌博,你到处借钱、骗钱,已经把自己的人际关系伤害殆尽,早已经没有相信你的亲戚朋友,只有父母还会跟你说上几句话。曾经那么优秀骄傲的人,如今却成了别人嘴里没有人性的烂赌鬼,失去工作、失去爱情、失去家庭,也失去了曾经的光鲜生活。很多处于赌博后期的人,或者已经在戒赌路上的人,都会因为忍受不了别人歧视的眼光而丧失斗志,用现在的一个流行词形容就叫作“躺平”,索性继续赌下去,或者什么事也不干天天自怨自艾。在这里我想提醒你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也许除了你和你的亲人,没有人会真正在乎你现在过得怎么样,你所谓的别人看你的眼光不过是你自己的心魔,你也没有你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你的故事就像一阵风,不过是在别人心里吹起了一层浅浅的涟漪而已。生活是你自己的,和任何人无关,尊严也是你自己给自己的,不用去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也不用去在乎别人怎么说你,别人眼里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你要走的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完。 放下过去是戒赌最关键的第一步,放不下、不甘心,会让你永远走不出赌博的魔咒。 (节选) 第七章第二节 行为——远离赌博这个坏习惯 在多年帮助赌博受害家庭戒赌的过程中,我经常听见赌博者痛苦地抱怨:我就是戒不掉,赌博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说得没错,赌博成瘾性行为的确可以解读为一种习惯,那这个习惯为何会产生?是不是戒掉了这个坏习惯,就戒赌成功了呢?在本节中我们将充分讨论在戒赌中的一些行为,它是一个与坏习惯脱离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好习惯的过程。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赌博是一个习惯 先来看看一个习惯是如何养成的。每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新的问题时,如果不知道 该从何入手,我们就会去尝一些新方法,而在我们偶然尝试了一个新方法,并且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奖励后,我们的大脑就立即捕捉到了愉悦的感觉:这个方法好像不错。这是人类全部行为背后的反馈回路:尝试、失败、学习,然后进行不同的尝试。经过一番练习,那些无用的动作逐渐消失,而有用的动作得到强化,这就是习惯的过程。而当下一次类似的问题再出现后,我们的大脑就无须再去尝试,而是直接采用它判断为有效的方式来处理。简单地说, 你的习惯只是你经常面临的问题和压力的自动解决方案。 随着习惯的形成,大脑的活跃程度渐渐降低,你学会了锁定预示成功的线索,并忽略其他一切。你的大脑会直接跳过试错环节,并创立一条规则:如果是这种情形,就要用这种方式应对。打个比方,只要情况合适,人的反应过程就会自动安装这些认知脚本并开始运行。 拿赌博举例,也许是在某一个寂寞无聊的夜晚,你的心中升起一股低落的情绪,偶然地,你看到了手机发来的平台邀请,于是你出于好奇和打发时间的心态点进去玩了一会儿,没想到,无聊低落的心情消失了,你觉得很刺激很兴奋,你的多巴胺开始分泌,尤其是在你赢钱的时候,你觉得非常快乐,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从内心升腾起来。第二天晚上,那种低落的情绪又来了,你不禁想起了昨晚的快乐体验,仅仅是想起,你都觉得肾上腺素飙升,心里有一种莫名兴奋的快感,于是,你又点进去玩了起来。玩了一个晚上,有输有赢,你觉得不能这样沉溺进去,于是你删除了软件,想要忘记这一切。又过了两天,因为工作的关系,你被领导数落了一番,内心的委屈失落让你的心情很不好,这个时候,你的大脑提示你,那个曾经让你快乐开心的感受在哪里?于是,你来精神了,立马下载了那个平台,又开始玩了起来。从此以后,只要当你觉得不开心或者无聊,都会不由自主地去玩两把,哪怕是输,你也控制不了自己。这时,赌博变成了习惯,成了你排解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案,有些人不开心了会去跑步,有些人会去购物,有些人会去吃美食,很不幸,你的解决方案是赌博。 改变的核心是什么? 在以往的认知中,我们最希望改变的是结果。 比如我要考上研究生,我要瘦 20 斤,我要戒烟,我要戒赌。 但是不改变行为,我们就很难改变结果。所以,我们会尝试各种各样为达到结果的行为,比如背书苦读、每天去健身房 2 个小时等,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养成新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多时候,因为过程太痛苦,好习惯的养成也就不了了之了。 什么样的改变,能够让我们坚持下去呢? 改变的核心是身份的改变。 身份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所看待的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是我们给自己下的定义,关乎的内容包括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和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就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想改变一些坏习惯,建立新习惯,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所有的习惯都应该是基于身份而培养的。 举个例子,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饭桌上,当有人敬酒时,甲说:“谢谢,我正在戒酒。”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但其实他的潜台词是:我是一个爱喝酒的人,只是正在竭力克制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甲会在别人屡次劝酒后破戒开喝。如果甲一口回绝:“不,谢谢。我不喝酒。”这个回答只有几个字不同,但它却明确表示了这个人身份的转变,从“过程”变成了“结果”,从“成为”变成了“是”,这是一个内在核心的转变,这就是基于身份的转变。 所有习惯的形成都会构成一个反馈回路(我们将在下一章中深入探讨这个概念),重要的是要让你的价值观、原则和身份驱动这个循环回路,而不是结果,也就是说,习惯养成的重点始终应该是成为哪种人,而不是获得某种特定的结果。 这不仅仅是一条戒赌之路,也是一条找寻自我之路。 (节选) ★这是一本可以让人戒赌的书。 ★作者佀国旗老师从事反赌事业15年,多次在央视及地方卫视宣传反赌,救助3万涉赌家庭脱离苦海。 ★指导他人戒赌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因为指导者必须了解如何赌博、了解庄家运作原理、了解赌博者心理、掌握正确戒赌方法。 ★如果你沉迷赌博无法自拔而悔恨不已,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这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