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瑛集

和瑛集
作者: 杜桂萍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97.70
折扣购买: 和瑛集
ISBN: 9787020182817

作者简介

和瑛(1741—1821),清代蒙古族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历仕乾隆、嘉庆二朝,官至军机大臣。曾在臧八年,驻疆七年,是清朝著名的边疆大臣,被誉为“除法式善外,影响面最广的蒙古族汉文诗人”。和瑛著述颇丰,有《易简斋诗钞》《三州辑略》《回疆通志》等十数种。 整理者孙文杰(1981—),河南沈丘人,文学博士,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科基地“西域文史研究中心”研究成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清史与清代新疆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在《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典籍与文化》《新疆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整理出版过《和瑛西域著述考论》《西藏赋笺证》《回疆通志》等著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

内容简介

易簡齋詩鈔卷一 丙午 太平府廨八咏〔一〕 門對青山府治爲晉桓温故居,青山在其南,謝宣城、李青蓮遺迹尚存〔二〕 姑溪城郭隱蒼灣〔三〕,五馬門高夜不關。競説袁桓留勝迹,更逢謝李共名山。登樓覓句人皆古,拄笏看雲政自閑。此郡太平真有象,大江波湧碧如環〔四〕。 堂開翠柏堂燬於明季,國朝重葺。翠柏數百株,相傳爲漢晉間所植〔五〕 笑問堂前柏子禪,霜皮黛葉幾多年。人閑似鶴衙同放,州冷如村石可鐫。鐵幹直留千古月,綠雲深鎖四時天。定知燕雀難巢此,應著蓬萊最後仙。 桂苑秋香〔六〕寅恭堂之北有柏山亭,其北有桂二株〔七〕 聯翩秀色覆西堂,不記歐顔記沈郎。天上名仙攀紫府,月中閑地屬丹陽。風霜揺落花能獨,桃李紛披樹已蒼。倩語主人勤護惜,年年留取出輪香。 桐林月影雙桂軒之西曰自公堂,其北桐樹三株〔八〕 龍柯繞屋碧幢幢,報我新秋一葉降。入夜寒蟬飄露瓦〔九〕,倚天韶韻響風窗。閑亭似照青鸞舞〔一○〕,怪石疑留白鶴雙。主領青光憑記取〔一一〕,姑溪繁浦共蕪江。 明樓遠眺府治後,宋時郡圃,有小東山。明祝咏建明遠樓,題云『曠覽遥青』〔一二〕 傑閣觚棱足臥遊,公餘倚檻自舒眸。遥臨古巷空懷謝〔一三〕,近背名山恐笑歐。白紵長懸明月照,翠螺空指大江流。齊雲遠景無多記,合記平南清德樓。 射圃閑情宅東北隅建亭,南向,予題額之『無爭』,聯云『正己而後發,反求諸其身』〔一四〕 映綠含青圃半蕪,繞牆少竹喜多蘆。移花不問輸蕉户,沽酒何勞索蟹夫。別有閑情懸一鵠,敢誇絶技中雙鳧。此亭聊取無爭耳,射者由來有似乎。 古樹晨烟亭東船廊名『坐樹軒』,其樹松、柏、楸、杉、槐、榆、梅、梧、冬青數十種〔一五〕 平林東護鵲巢廳,占得風烟歲屢經。雨足閑雲鋪夏綠,日高湛露滿冬青。清虚散步塵心洗,沆瀣朝餐睡眼醒。從古樹人同樹木,好將豐樂以名亭。 石臺夕照園之艮維,有石臺,高倍尋,相傳爲桓温將臺,又云周瑜舊迹〔一六〕 醜凸深凹俯郡譙,竹兄梅弟映團蕉〔一七〕。林間暮景疑催鳥,江上殘霞似捲潮。十萬軍容沈采石,三千歌舞靜淩歊。登臺自古難堪此,不獨英雄恨六朝〔一八〕。【校記】 〔一〕詩題:《太庵詩集》作『太平府署八景詩八首』。 〔二〕自『府治』至此:《太庵詩集》作『府治,乃晉桓温帥府故址。宋太平興國年,建署門譙樓,即温子城南門旁。樓圮,中樓屹然獨立,相傳有宋製銅壺滴漏,今無存。然古壁藤蘿,蔓延蒼翠。登斯樓也,則青山秀麗一覽無餘。舉謝宣城、李翰林舊宅風景,得諸蒼茫指顧間,不獨裴敬題詩已也』。 〔三〕隱蒼灣:《太庵詩集》作『穩滄灣』。 〔四〕大江:《太庵詩集》作『澄江』。 〔五〕自『堂燬』至此:《太庵詩集》作『堂燬於明洪武間,重建於正德、嘉靖,復燹於崇禎。國朝順治年,郡守張公重修,榜曰「阜成」,自作記焉。堂前柏樹數十本,大數圍或合抱,鐵幹虬枝,猙獰倚側,支撑拳曲。傳爲漢晉間植,依然翠碧參天,烟雲滃鬱,乃有感於堂之興廢云』。 〔六〕詩題:《太庵詩集》作『桂院秋香』。 〔七〕自『寅恭』至此:《太庵詩集》作『寅恭堂之北,舊有柏山亭,今存其址。又北有桂樹二本,大皆合抱,高二丈許,接葉交柯。盛夏則翠幄排空,清秋則天香入座。小屋三楹,前守沈既堂題曰「雙桂軒」。未詳手植何年,要亦茂舍甘棠之意耳。』 〔八〕自『雙桂』至此:《太庵詩集》作『雙桂軒之西曰自公堂,又北有桐樹三本,密茂若深林垂蔭。郡守錢南浦起窗軒曰「靜寧室」。椶竹館居其後,安石榴、書帶草環映左右,宜風宜雨,宜夏宜秋。獨明月穿林,朗朗布窗前影,有午夜清省之趣焉。』 〔九〕寒蟬:《太庵詩集》作『寒輝』。 〔一○〕閑亭:《太庵詩集》作『閑庭』。 〔一一〕憑:《太庵詩集》作『誰』。 〔一二〕自『府治』至此:《太庵詩集》作『《志》載,府後寬地即宋郡圃,有小東山土埠,明祝咏建明樓。其南,今不可考。惟康熙二十二年,郡守吴公重修署樓而擴之,厰其楹爲後托,存石記焉。余設榻其下,偶一登臨,則黄山、白紵、浮丘、藏雲排闥而來。督學雙旭園前輩題曰「曠覽遥青」,真先得我心者。』 〔一三〕空:《太庵詩集》作『同』。 〔一四〕自『宅東』至此:《太庵詩集》作『内宅東北隅,平曠軒朗,舊建厰亭,南面,曰「關德前郡守諸公習射之所也」。丙午夏,余因修葺飾惡之,名其亭曰「無爭」。聯其楹曰「正己而後發,反求諸其身」。公餘,設正鵠,挾弓矢。其間,藉以自警,非敢以簡僻示暇逸也』。 〔一五〕自『亭東』至此:《太庵詩集》作『舊傳含青、映綠二園居衙堂之東,蕪而不治。前郡守沈公建船廊觚亭,郡公題曰「坐樹軒」。其樹則松、柏、楸、杉、槐、榆、梅、桃、梧、楝、楮、桕、冬青數十種,槎枒映帶,且花畦芝徑,雛竹虬藤,環繞其間。晨興散步,淡烟四合,乃知舍青、映綠初未蕪也』。 〔一六〕自『相傳』至此:《太庵詩集》作『相傳爲桓温將臺也。登其臺,則城市燎然指掌,稻畦界如擘蕉,竹樹平若鋪罽,况當落日空林,炊烟四起,辨桑麻雞犬於蒼霞瑞靄中,真所謂太平有象云爾』。 〔一七〕蕉:《太庵詩集》作『焦』。 〔一八〕英雄:《太庵詩集》作『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