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藏北无人区(羌塘变迁纪实)

走遍藏北无人区(羌塘变迁纪实)
作者: 唐召明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58.40
折扣购买: 走遍藏北无人区(羌塘变迁纪实)
ISBN: 9787508523910

作者简介

唐召明 生于山东,长在青海,人称“玩命记者”。新华社北京分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6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新闻系,1987年赴新华社西藏分社任摄影记者,1991年调新华社北京分社工作至今,是一名长期从事涉藏报道、能图能文的“两栖”记者。 其摄影作品《花冈悲歌》、《今日西藏》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曾与人合著《神秘的藏北无人区》、《离天最近的地方》等书籍。

内容简介

四、无人区的传说 西亚尔——透明的水晶山 俄亚尔——清清亮亮的湖 阿木尔——小半圆形头角的白绵羊山 嘎 尔——白色雪峰 玛 尔——红色山脉的雀莫神女峰 占木拉——这一带河滩里的独立峰 很早很早以前,藏北草原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过了西边的西亚尔、俄亚尔、阿木尔,过了东边的嘎尔、玛尔、占木拉,这些地方没有名字,人不分贫富贵贱。 这没有名字的地方就是羌塘无人区。说它是无人区,并非绝对没有人烟,只是人烟极为稀少,加上地域极为辽阔,与无人区相差无几。它的地域包括那曲以北、阿里以东的部分地区,甚至囊括长江、黄河源头大片的土地。多少年来,那里曾经是藏政府无力管辖的“自由世界”,贫苦牧民向往的“理想之国”。 由于那里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确有许多地方,人们叫不出名字。那里的人民确实享受着外界无法理解的“自由平等”。 过去藏政府也一度想让收税地盘向北伸展推进,曾派一官员前往北方察看。后来那官员到了江爱山一带,因高寒缺氧,便抖抖索索地返回报告说,前面天和地已经连在一起,水用绳子捆在背上,火挂在腰带中间,叉子枪划着天空嘁哩喀嚓响。那是天地的尽头了。 藏政府一听,哇!真的已经到了天地边缘。那么收税就到此为止吧。并将木嘎山以北、扎加藏布江以西划作无人区。 谈起这片人迹罕至的荒原,许多人以“荒凉”两个字概括。在我进入这片土地以前,脑海里也只有“荒凉”的概念。 藏北无人区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湖泊众多、资源丰富。作者用笔和镜头,通过亲历科考,展示了藏北无人区的辽阔、壮美、富饶,以及它的无情和残酷;通过多次采访,展现了藏北牧民的今昔生活状况,以及央企对口支援下的尼玛县、班戈县、申扎县和双湖特别区,呈现了那曲西部从落后到现代的发展变化。 贯穿整部作品的是作者浓浓的“情”字。无论是藏北的普通牧民,还是带领牧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那曲各级领导,有无数的时刻,他们使作者感动,通过作者的记录,也让我们感动。更有离开安逸生活克服困难来到那曲各县的援藏干部,他们的大爱之歌,传遍了整个藏北无人区。作者深深的藏北情结、真实的场景再现,通过此书,最终幻化成人们对藏北无人区的无限向往。 本书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审定,开发无人区先行者、原西藏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洛桑丹珍对书稿把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原那曲地委书记边巴扎西为此书续写《今日那曲》,全书时间人物真实可考、内容有理有据。更有作者大量珍贵老照片丰富书稿内容,全书图文并茂,客观真实。是读者了解藏北无人区的优秀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