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旅

黄河之旅
作者: (美)比尔·波特|译者:曾少立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黄河之旅
ISBN: 97875411508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搭乘的这艘轮船看上去有些破旧,之前我一直 很担心它能不能开起来,但没想到它竟然到点就开, 而且开之前也不鸣笛宣布一声,我估计这是因为岸上 连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的缘故。 这船与众不同,没有头等舱。二等舱每舱八个铺 位,除我之外,还有七位乘客。三等舱每舱二十个铺 位。而四等舱连铺位都没有,只能睡地板,你得自带 被褥,至少得带些硬纸板。但只要走出船舱来到甲板 ,所有的乘客就都平等了,于是毫不奇怪,船一动, 甲板上一下子就汇集了上百号人。乘客大部分是外出 打工者,他们靠着船舷,默默地眺望着远方。轮船缓 缓驶出黄浦江,两岸的工厂和船坞鳞次栉比,宝山钢 铁公司赫然在列;然后,轮船驶入浑浊的长江;最后 ,驶入同样浑浊的中国东海。大伙也从红日西沉看到 繁星满天,直到夜深了才各自散去,回舱睡觉。一位 乘务员走过来,把客舱的灯调为暗灯。他解释说,为 了防盗,灯不会完全熄灭。深夜,窗外的大海一片墨 绿,我枕着这片墨绿沉沉睡去。第二天我一早就起来 ,惬意地仰躺在一只舱口盖上,沐浴着阳光,不时读 几行《金刚经》。我想,这次旅行也许会让我最终读 懂《金刚经》。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青岛。几百年来,青岛一带的 部分口岸一直是华北粮食的集散地,但青岛成为主要 港口城市则是在1897年以后。那一年两个德国传教士 被杀,然后德国人占领了青岛,开放为商埠,青岛由 此成了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夏天来青岛海滩的游 客达千万之多,六百米长的第一海水浴场,每天拥挤 着近二十五万人。第二和第三海水浴场不对外开放, 主要作为疗养场所使用。 时值三月,游泳还太冷。不过青岛对我的意义, 不在海水浴场,而在啤酒。我第一次喝到青岛啤酒, 是1977年在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阿帕切族保留地。那 时,中国的“文革”刚刚结束,而阿帕切族印第安人 ,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愿与美国政府打交道(祝福他们 的心)。因此他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比较多。这对我 们这些在森林部门工作的人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 在林子里劳作一天之后,我们常常在回家时绕道几英 里,去预订店里享用一瓶来自中国的冰镇啤酒。 第二天上午九点,我来到青岛啤酒厂。接待人员 告诉我青岛啤酒厂是1903年德国和英国的酿酒人建立 的,啤酒花来自中亚,酿酒的谷米来自澳大利亚和加 拿大,水则取自青岛附近的崂山。啤酒在发酵六十天 后,进入装瓶工序。他还为我讲解了啤酒泡沫如何黏 附于玻璃杯的杯壁上,并说这是优质啤酒的一个标志 。我品尝了四种优质啤酒,然后跟他进了装瓶车间, 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瓶子的迷宫——瓶子们在这里蒸 馏、冷却、灌装、加盖、打标,从这里发运到我远在 亚利桑那州白山的朋友那里。 灌了一肚子青岛啤酒后,我打车去了崂山。酿造 青岛啤酒的水,就是从那里来的;更不用说,中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