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刘心武作品中学生读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青少经典
ISBN: 9787511526649
刘心武,1942年生,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代表作《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19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同名书出版后,发行数百万册。其作品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是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作家之一。
一九五四年春天,我十二岁,在北京隆福寺小学 上学。有一天,学 校停课,老师带领我们到猪市口大街(今珠市口大街 ——编者注)南边 参加义务劳动。那一片地方现在广为人所知,就是中 国美术馆所在地。 记得那一年还没有修建中国美术馆,只是拓宽马路, 好把从朝阳门、东 四到沙滩一直通往西四的道路疏贯。工人师傅们已经 把那一片地方的房 屋拆得差不多了,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们只需把一些未 及清理的砖瓦碎木 集中到指定的地方去。 到了工地,只见早已有很多大人在其中忙碌。那 时我系着红领巾, 在老师带领下干得满头大汗,一身是灰,却满心高兴 ,生怕落后。 且说我正忙着把一摞砖头抱到指定的集中点去, 忽然看到了我的 妈妈,吃了一惊。因为清晨妈妈给我热早点时,并没 有说起来这地方参 加义务劳动的事呀!但是我很快也就想明白,一定是 我上学以后,街道 上才通知居民们来义务劳动,好各方齐心协力,把那 片拆迁地的清理工 程抢完。妈妈年轻时当过小学教师,那时却成了家庭 妇女,可是她热心 街道工作,看得出来,在工地上,妈妈的角色就像我 们的班主任老师一 样,从工地指挥部那儿领到具体任务后,带领我们家 所在的钱粮胡同海 关宿舍的居民们,去往指定的区域清场。她细致分工 、身先士卒,大家 兴高采烈地干了起来。妈妈当时年过半百,相当胖, 干起搬运杂物的粗 活自然十分吃力,脸涨得通红,可是浑身溢出春风, 仿佛是一种难得的 享受。我家自一九五。年从重庆迁到北京以后,眼见 着北京市政府疏浚 什刹海、翻修下水道、增敷自来水设施、开辟一条又 一条的公共汽电车 线路……爸爸妈妈提起来总是赞不绝口,现在能亲自 参加提高首都生活 品质的工作,妈妈那种心甘情愿的劲头,自然体现在 每一个动作里。 我望见了妈妈,而且,妈妈一定也望见了我,我 除了没有大声地 呼唤她,整个儿的表情身姿都在拼命地朝她显示:嘿 !我在这儿啦!可 是,令我非常失望并且惊诧的是,妈妈眼光从我身上 掠过时,却仿佛是 看到一个她并不认识的孩子,倒也不是冷淡,她脸上 分明有着微笑,然 而那只是看到任何一个参加义务劳动的少先队员时都 有的微笑,而不是 我所期盼的那种看到她最心疼的幺娃儿的特殊笑容! 我几次试图接近 她,并且频频以夸张的肢体语言以期引起她的关注, 然而她却依然不给 我哪怕只是表情上的一个小小的特殊回报!惶急中, 我一个趔趄,跌倒 在地,磕破了腿,我恨恨地望着那边的妈妈,心想难 道你还不来管我 吗?可是,她却直起腰来,耐心地跟一位去问她什么 事的老大爷解释起 来……班主任老师赶过来,扶起我,并且忙带我去找 卫生站清洗伤口、 涂红药水。 当时的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在义务 劳动的工地上不格 外地关照我。那天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厨房里 烧我最爱吃的豆瓣 鲫鱼……晚饭前,她仔细查看了我腿上磕破的地方, 说不要紧的,又嘱 咐我先洗个脸再吃饭,晚上要洗个澡……晚上洗了澡 ,我忙着赶作业, 也就没有问妈妈,为什么在那工地上,她对我视而不 见。 这事我始终没有追问她。其实越到后来,越用不 着问。这类的事 后来经常出现,都很细小,形态不一,含蓄微妙,然 而如雪花飘落积 累,使我的认知越来越澄澈清明:那就是妈妈一再地 在我生命的活动空 间中,设置出无形的藩篱,使我懂得,藩篱的一边是 我们温馨的家,在 这个区域中,我尽可享用亲情,悠游自在,甚或无妨 偶尔撒娇使性;而 藩篱的另一边,是公众社会以及他人所在,我要从小 懂得,在公众社会 中不可仗恃或依赖亲情温恤,并且他人一般来说不可 能,也无义务给我 以“幺娃儿”式的宠溺优待,我必得一天天地长大成 人,应尽早习惯于 在公众社会中奉献,学会与他人耐心磨合,艰辛劳作 ,独立生活! 当然,爸爸和妈妈是同样的态度,但他总是很忙 ,我十七岁离家独 立生活以前,给我以深重影响的是妈妈。她为我设置 的藩篱,是无形而 美丽的。这是她给予我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我的人 生已过中途,回顾 往事,我有过许多的错失,有时甚至是重大的失误, 然而,托庇于妈妈 给我的教养,我从来没有犯过公私不分,或人我不分 的错误,并且,我 总是能像她那样,把自家藩篱内的东西贡献给藩篱外 的社会和他人时, 只觉得欢愉,而视任何将藩篱外的公家或他人的东西 据为己有为奇耻大 辱。一九八八年,电脑在中国还是相当珍奇的东西, 一位大款朋友送了 我一台电脑以助我写作,我毫不犹豫地将那电脑给了 当时我任职的单 位。恰在那一年,妈妈不幸在成都仙逝,我在流泪祭 奠妈妈时,心中告 慰她说:您为我设置的人生藩篱,我要再传给您的孙 子,那将是常青的 藩篱!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