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0.70
折扣购买: 惊残好梦无寻处:丰子恺译文精选读
ISBN: 9787569950335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浙江桐乡人。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 年去日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从事音乐和美术教学。五四运动后,即进行漫画创作,画作造型简括,画风朴实。擅散文和诗词,隽永疏朗,别有一体。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等。杨子耘,丰子恺外孙,上海译文出版社退休。长期从事丰子恺艺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和工作,编著丰子恺相关书籍数十种。
1.翻译作为丰子恺“文笔生涯的初恋”,是丰子恺文学创作的肇始。初入文学之境,如初恋一般怀抱热望、饱尝悲喜而妙笔生花。漫画大师之外,本书能重新让读者认识丰子恺可能被忽略的另一个身份——文学大师。 2.这些译作,集丰子恺艺术、翻译、文学成就于一体。所以它们不仅是文学翻译,也是艺术创作,遣词造句中有艺术之美,可以窥见其内心的艺术灵感;也是丰子恺内心情怀的投射,一字一句都倾注了一个有温度的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赤忱和悲悯。 3.《不如归》和《初恋》同为爱情小说却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同样悲剧的底色,一个具有揭示封建家族制度的现实意义,一个则充满了俄式荒诞的戏剧性效果。《不如归》文笔优美、描写动人,揭发了婆媳关系问题、母子关系问题、夫妇关系问题、新旧道德问题、传染病问题、义理人情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等当时社会众多问题, 思想性和艺术性并茂,笔调柔婉却是对黑暗陋习有力的抗诉。《初恋》情节一波三折、急转直下、出人意料,戏剧性拉满,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读来欲罢不能。 4.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选》是丰子恺晚年学习俄语后所翻译,笔力更老道,翻译更精准,表现方式更从容。两三笔一勾,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 5.《旅宿》这篇文章,不同于其他几篇,不是鼓吹世俗人情的东西,是放弃俗念,使心地暂时脱离尘世的诗。这也是最体现丰子恺达观、闲适人生态度的一篇。其辞藻华丽,风格典雅,语言清新,人物对话精妙,能看出丰子恺准确把握住夏目漱石的精神内核,凭借自身审美功底极致呈现原文蕴含的艺术和美学,是译者与作者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合作和交融,产生了1+1>2的神奇效果。 6.中国读者对蒙古小说比较陌生,本书精选的三篇蒙古小说恰好填补了如今市场上的空白。策·达木丁苏伦的文章质朴而生动,丰子恺的译文简洁而明朗,或具有现实意义,或散发遥远神秘的气息。温暖的抒情主义与处在明暗交织生活中的人物的轻松幽默结合在一起,读这些文字,仿佛可以看到灵巧的小羊在身边跳跃,骏马在草原上飞驰,蒙古大草原的气息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对中国读者而言,有一种久违而新奇的亲切、新鲜、自然的感受,是领略蒙古国小说风采的好机会。 7.小说写世间众生相。游走于人世间,难免附着一些哀戚、愤怒和绝望,偶尔也向往超脱尘世、摆脱人情,寻觅心灵片刻的逍遥;在时代巨轮下,不能忽视宿命的沉沦,却也不妨碍勇敢的人走出桎梏,去做更大更美一点的梦。 8.丰子恺的文字风格细腻、清新、缠绵、优美,让人耳目一新。读丰子恺的翻译小说,是一种高级的艺术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