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修订版)(精)
作者简介
田家青,男,1953年出生。多年潜心于古典家具研究,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其学术著作《清代家具》(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中、英文版)是此领域的开创和重磅之作。田氏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自1996年以来,开创了视家具为艺术品的创作实践,设计制作具有当今时代风格的传统家具,出版有《明韵——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内容简介
与王先生一交谈,我顿生“找到组织”的感觉。 是否掌握木器行中的术语、俚语,还有一些极生僻的 专业词汇(当时只有工匠和“打小鼓的”能说一些), 是业界评价一个人真实水平的重要标准,而我会说一 些,自以为已经很了不得。和王先生一聊,发现他不 仅谙熟这些行话术语,而且还能说出背后的典故,比 如哪个术语是在历**哪个时期出现、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以讹传讹,哪个词是由于南北口音不同而发生 变化及变化的过程,简直“神”了!与我以前认识的 业界老人相比,他的境界之高,高得不是一筹两筹: 这些行话,大家只是会念,而王先生凭借深厚的古文 字基础,将近干条术语做了查证和校注,这不仅是重 要的学术贡献,同时显示出他*非一般的学者,学究 式的学者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实践基础。 此外,我印象极深刻的是,王先生朴实,说话不 张扬,不炫耀。在当时,凡圈儿里自称“高手”的人 都爱卖弄,相互挤对、踩咕,显摆自己能耐如何。王 先生多为倾听,从不夸耀自己的学问,觉得不着调的 人,连理都不理。对明白可教的人,略说几句话,便 能点醒。我立刻感悟到所谓“真人不露相,高人不咋 呼”的深刻含义。这**次见面,他并没有说太多, 但其间纠正了几处大家常说常用、但实有偏差的术语 ,让我大为惊叹,也隐隐约约预感到,和王先生将会 有不解之缘。 当天离开王先生家,心里别提多愉快了。我喜爱 古典家具,纯粹出于本真的爱好。可在当时,热衷古 家具的人,京城上下屈指可数。我所认识的业内人, 有民国时期打小鼓收古玩的,有修理家具的工匠,有 骑三轮回收废品的板儿爷,他们所知道的,多是辨识 木器用料以及初步的年代及价值估定,对一些较为特 殊的物件,有的能说出来历,例如某件大案来自慈禧 太后、又辗转经几个*阀或名人使用等等。他们不仅 文化水平不高,人品和素质则*不敢恭维,但越是这 样的人越是吹得多,真学问少。我一度时常感到迷茫 ,甚至怀疑我这种与当时主流文化脱节的爱好,是否 值得坚持和努力,困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那时候 见到朋友,*怕人家问我在干什么。见到王先生后, 知道自己选对了路。 **次见面,我自己觉得表现还不错,颇得王先 生的赞赏。大约在十来年后,偶尔聊起来,他回忆了 当初见我时留下的印象:那时社会上没什么人会对破 旧家具感兴趣。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没有人引路 ,全凭本能去喜爱和感悟明式家具,且收藏的东西基 本对路,问的问题在行,出乎他的意料。 自此,我经常往他那儿跑。依那个年代“串门儿 ”的习惯,造访用不着预约,一般家庭都没有安装电 话,也没法儿预约,反正我有时间就去敲门,总希望 能在他那儿多待一会儿。 熟悉王先生的人都知道,早年,他为了弥补历次 政治运动耽误的时间,真正是惜时如金,很少接待客 人。大院儿外门靠近邮箱旁贴着一张毛笔书写的告示 :“工作繁忙,恕不见客,请见谅。”外人来敲门, 他往往半开门,探出头来说一句“我很忙,没时间” ,就把门关上了。我知道,他对我是特别照顾。可是 ,我也看得出来,王先生很善于与业界的各种人士交 往,从社会上摔跤、养鸽子、斗蛐蛐的,到中国的文 化巨匠,只要是有一定特长和技能的人,他都能与之 很好地相处。但是对不同的人,他心里有明确的定位 。你能感觉到,有些人好像跟他很熟,但不管交往多 久都融不进去,似乎隔着一层大玻璃板。我自能感* 到,当时我在他心中属于家具迷、“土八路”的范畴 ,让他把我视为他学人圈子里的同路人,还相差甚远 。我知道,王先生一生经历丰富,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什么事儿没经过,在他面前,靠耍心眼、吹牛、抖 机灵儿等招儿,**没用,即使骗得了一时,也蒙不 了长远。在与他交往的各种人中,当然也有这类人士 ,自认为聪明得意,其实骗不了王先生,他嘴上不说 什么,表面上也不大看得出来,但心里“明镜一样” 。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