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共党史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7.69
折扣购买: 陈独秀在上海
ISBN: 9787509840917
二、投身工运实践 1920年2月19日,陈独秀从天津回到上海。他在 上海公开发表谈话说:“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 弱,此至足太息者也。”表明陈独秀认为学生力量实 在太薄弱,必须要依靠工人阶级。北京缺乏庞大的工 人阶级队伍,而上海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城市,1919年 “六三”后,上海工人阶级发挥过巨大的战斗力,表 现了新的觉醒。于是陈独秀就在上海开始了工人运动 的启蒙运动,并以工人运动的基地——上海,作为全 国的建党中心。 2月27日,陈独秀出席上海工读互助团筹备会。 工读互助团首先成立于北京,参加的大多数是青年学 生,其宗旨是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团员工 作所得归团体所有,团员的生活必需品及教育费、医 药费等由团体供给。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17人 曾联合发表《工读互助团募款启事》,陈捐洋30元。 现在又积极支持上海工读互助团,全国各大城市青年 一时都纷纷成立工读互助团,但过了不久,全都失败 了。 29日,江苏省教育会请陈独秀演讲教育问题,陈 独秀指出教育上的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两大弊病。 主观主义,是教师只知道以“自己做本位”,“不管 学生能不能领受,一味照他的意思灌进去。应当以学 生为本位”。形式主义的毛病,是“只重外面好看” ,不讲内容。 3月31日,孙中山宴请陈独秀,这是两人第一次 见面。不久,孙中山就为《新青年》的《劳动节纪念 号》亲笔题写了“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4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新文化运动 是什么?》,提出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团体的活动;要 注重创造的精神;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 4月21日,他在中国公学演讲《五四运动的精神 是什么?》,一是人民直接行动;二是牺牲的精神。 不久,陈独秀的演讲对象也发生了变化,由知识青年 转向了劳苦工人。 1920年4月间,陈独秀搬进了法租界环龙路老渔 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这幢房子是柏文蔚 让给他的。老渔阳里2号是老式石库门房子,砖木结 构,二层楼房,进大门有天井,中间是客堂,陈设沙 发四只、椅子数把,壁间挂大理石嵌屏四幅。客堂后 有小天井,再后是灶间,有后门通向弄堂。客堂的左 边是前、后、中三个厢房。楼上,前面是统厢房,即 陈独秀的卧室兼书房,厢房的隔壁是客堂楼,后有晒 台。全部建筑面积约140多平方米。这里就是陈独秀 的住处,是《新青年》的编辑部所在地和中国共产党 发起组的诞生地,也是中共一大之后第一届中共中央 机关办公地点。 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时,宣传的是民主主义 ,教育对象主要是青年知识分子;现在宣传社会主义 ,他自觉地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工人群众,认为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