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6/20231113165009350.jpg)
出版社: 东北大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3.00
折扣购买: 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
ISBN: 9787551705622
1、父母权威 如果孩子不尊重你,可能有两种主要的原因:一 是你对孩子放任自流,根本不管他,在他面前已经丧 失威信,当你威胁孩子说要惩罚他时,你却从来不兑 现,教育孩子的关键时刻你总是心太软,你明确订立 的管教规则随你的心情而变化;另一种情况是,一旦 你觉得孩子捅了大娄子,你就严惩不贷,严厉得近乎 残酷无情,跟孩子很难真正沟通,甚至会去监视孩子 的行踪和他在学校的表现,等等。 对孩子放任自流不仅会引发很多矛盾,让孩子变 本加厉,不断地提出更多要求,还会让孩子产生忧虑 ,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统一的行为准则——到底什么是 被允许的,什么又是被禁止的。父母太过专制也同样 会有问题,这会让孩子缺少自我肯定,尤其是当他们 处在青春期时,这对孩子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过 于强制性的方式还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一些抑郁情 绪,让孩子从此变得消极。 作为父母,关键的平衡点就是你要把建立自己的 权威当成一种责任。什么对孩子的成长是正确而又必 要的?你是否有能力对此作出判断并且执行?你对此 信心越大,就越能建立起家长的权威。人人遵守的法 律、你的价值观和个人信仰、孩子的个性,这些都是 家长建立权威的基础。一个家长应该既专制又民主— —他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大家一起讨论,但必须 是最后拿主意拍板的人,并且确保这个决定被尊重。 你可以每天晚上开一个家庭会议,每次讨论一个主题 ,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议或批评,最后 由家长来综合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做可以防患于未然 ,避免出现权威危机。 2、私密性 开明的父母(在家里,大家做什么都互不隐藏) ,无所不在的父母(我无时无刻不在,无所不知),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孩子的私密权没有 得到足够的保护。父母和孩子过于亲密,在孩子面前 不避讳爱人之间的举动,缺乏情感和肢体上的适度羞 怯等,这些都对孩子有害——孩子难以学会自制,缺 乏自信,内心埋下攻击性的种子,随即是一系列的情 感和性问题的困扰。 要改善这种情况,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人空 间。你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家是由很多不同个体 组成的,每个人由于年龄、家庭角色和个性的不同而 有各自的特殊需要。尊重孩子要从一些基础概念做起 ,例如要让孩子知道身体是属于他自己的,孩子的身 体不是家长取乐或施加权威的工具。如果说很难界定 什么是私密空间,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一些具体的标准 ,如孩子有必要拥有自己的空间,拥有自己的秘密, 并且可以选择自己的衣服以及与谁做朋友。孩子的看 法和情感也是属于他自己的,他有权表达出来,也可 以选择保留一切。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必须要 放弃想知道关于孩子的一切的想法,也不要让孩子看 到或听到关于成人生活的一切。 3、家庭的等级 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混淆角色是很危险的。你确 定在你家里,家长和孩子各自的位置都很明确吗?角 色分配不清和等级不明会导致局面混乱。把孩子当伙 伴,家长不像家长,孩子承担过多的责任,角色可以 对调,做什么一定需要大家都同意…… 当一切混淆的时候,孩子就会像迷路一样找不着 方向。我们都知道,各就各位是家庭和心理平衡的基 础方程式。要明确各自的身份,界限就应该存在,孩 子就应该和成人区别开。方向一旦定了,剩下的就自 然不用担心。 家庭成员不是一群一起嬉戏的伙伴,父母和孩子 要在家庭等级中角色分明,家长要忠于家长的角色, 就是说你要接受自己要扮演“坏人”——命令者和惩 罚者。这样的角色并不让人愉快,但是对于孩子来说 ,这比一个万事好商量的家长更有帮助。 在保持成人角色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达 成默契,前提就是不要试着去填平两代人之间的沟渠 ,不要老想着获得自由,变得和孩子一样年轻,不要 逃避你作为家长的责任,也不要疏于管教孩子。你可 以借给孩子你的衣服,但是不能一起用一个衣橱;可 以向孩子要些建议,但是不能让孩子像一个成人一样 来拿主意;可以一起做一些休闲活动,但是不要总是 优先考虑孩子的利益,搁置你和伴侣的生活安排。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