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精)

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精)
作者: [意]卡洛·金茨堡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46.50
折扣购买: 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精)
ISBN: 9787559838056

作者简介

卡洛?金茨堡(Carlo Ginzburg) 1939年生于意大利都灵,享誉国际学术界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微观史学派的代表学者,曾获有“欧洲诺贝尔奖”之誉的巴赞奖。先后任教于博洛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比萨高等师范学校等。 研究兴趣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到近代早期欧洲,著作涉及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等领域,高度体现了资料的原始性和方法的原创性。代表作有《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等。

内容简介

第47章 牢狱 梅诺基奥在康科迪亚的监狱里受了将近两年的折磨。1586年1月18日,他的儿子齐安诺托以众兄弟和母亲的名义,向马泰奥·萨努多主教和当时担任阿奎莱亚和康科迪亚宗教法庭审判官的埃万杰利斯塔·帕利欧呈交了一封陈情书。梅诺基奥本人执笔写下了这封信: 我这身为囚徒的可怜的多梅尼科·斯坎代拉,曾在其他场合下恳求过宗教法庭,就我是否值得原谅、从而为我的过错做出更多补赎而再行咨商,但如今,迫于我的极度窘境,我再次乞请你们就此事予以考虑:自从我被从家中带走、投入这残酷的监狱受罚,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我被剥夺了与爱妻见面的机会,因为她离此地甚远,又为家事所累,而我的孩子们,因为日子贫苦也被迫弃我于不顾,令我唯有一死。然而我竟不知,为何却未因那污浊的空气丧生。因此,我为自己犯下的大罪懊悔悲痛,乞求原谅,首先是来自我主上帝的原谅,其次是来自神圣的宗教法庭的原谅,请求庭上施恩赐,将我释放。我严格保证,我将依照神圣罗马教会的教诲生活,践行宗教法庭判给我的一切补赎事工,并为他们每一个人的喜乐向我主祷告。 在这封程式化的陈情书中,那些地方土话的痕迹被一洗而空(比如,教会这个词被拼写成了“Chiesa”而不是“Gesia”),显然背后有一位律师的帮忙。梅诺基奥两年前提笔在手、书写自辩的时候,他表达自我的方式与之大相径庭。但这一次,主教和审判官决定赐下他们之前拒绝给予的慈悲。首先,他们传唤了监狱看守焦万·巴蒂斯塔·德·帕尔维。他告诉他们,梅诺基奥被关押其中的那座监狱“牢固且安全”,有三重“牢固且安全”的大门与外界隔开,因此“在康科迪亚城中,再找不到比它更牢固、更防卫森严的监狱了”。 梅诺基奥从未离开过这座监狱,除了少数几次例外。在判决宣布的那天和圣司提反节当天,他会站在城中大教堂的入口处,手持蜡烛,背诵自己的弃绝宣誓,此外,他还会参加弥撒并领受圣餐(但通常他都是在狱中领圣餐)。他在许多星期五都会禁食,“除了在他身患急症、人们都以为他会死掉的那一次”。梅诺基奥生病后中断了自己的禁食,“但许多次,在其他圣日的前夜,他跟我说过许多次,‘明天只给我拿点儿面包就行了,因为我想要禁食,不要给我拿肉或其他任何油腻的食物’”。“许多次,”这位监狱看守补充道,“我静悄悄地走到他的牢房门前,探听他到底在做什么、说什么,然后我就听到他在祷告。”另外的一些时候,曾有人见过梅诺基奥读着一本某个教士带给他的书,或是“一本里面收录了7首圣诗和其他祷文的圣母日课集”;他还要求提供一幅“圣像,让他可以对着说出自己的祷告,于是他的儿子就给他买了一幅”。就在几天前,[梅诺基奥]还曾说过:“他一直顺从上帝对自己的安排,并且意识到了,他正在为自己的罪孽和错误受苦,不过上帝一直在帮助他,因为他不能相信自己居然可以在监狱中活过十五天,但他居然熬了这么久。”他经常对监狱看守谈起:“他以前相信的那些蠢事,表示他很清楚,那些真的就是一些蠢事,但他从未坚持过那些东西,也未曾真正坚信,只不过是出于魔鬼的诱惑,这种奇思异想才进到了他的脑袋里面。”总而言之,他似乎真心诚意地痛悔前非,尽管(这位监狱看守谨慎地评论道)“世人的心难以被轻易察知,除了在上帝面前”。随后,这位主教和审判官传召了梅诺基奥。他哭泣着苦苦哀求。俯伏在地的他,卑微地请求原谅:“我为冒犯了我主上帝而深感后悔,如今,我希望我从来没说过那些蠢话,我是愚蠢地被魔鬼所蒙蔽,才做出那些事,而我自己并不明白魔鬼告诉我的那些东西...... 我不仅不后悔做了那些判给我的补赎事工,不后悔被投进监狱,我还感到极其喜悦,而当我向神圣庄严的上帝祷告时,上帝也总是会给我安慰,让我觉得自己仿佛身在天堂。”他握紧双手,抬眼向天,大声宣告,假如不是为了妻子和孩子,他宁愿在牢狱中度过余生,以此补偿他对耶稣基督的冒犯。但他“很穷”:他必须靠着两座磨坊和两块佃地养活他的妻子、7个孩子和几个孙儿孙女。他身处的牢狱“条件恶劣,泥涂遍地,昏黑阴暗,潮湿不堪”,已经彻底毁掉了他的健康:“我足足躺了四个月下不了床,今年,我的两条腿都肿了,脸也浮肿起来,这您都能看到,我几乎什么都听不见了,变得极其虚弱,仿如离体游魂。”“的确,”宗教法庭的书记员记录道,“在他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面色十分苍白,体格虚弱,其状可怜。” 康科迪亚主教和弗留利宗教法庭的审判官都意识到了这番表白中的真情实感。他们马上召来了波托格鲁阿罗的市长和几名当地贵族(其中便包括一位未来的弗留利历史学家焦万·弗朗切斯科·帕拉迪奥·德利·奥利维),对他予以减刑。他们将蒙特雷阿莱镇划为梅诺基奥的终身禁足之地,命令他不得离开。他被公开禁止谈论或提及他那些危险的想法。他必须定期忏悔,在衣服外面穿上一件绘有十字架的忏悔服,作为其败德辱行的标志。他的一个朋友丹尼尔·德·比亚西奥出面为他作保,承诺假如他违反判决的话,将缴纳200达克特的罚金。梅诺基奥回到了蒙特雷阿莱,身心俱已残破不堪。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在意大利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波兰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妙笔生花,以丰富细节复活“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书写他的坎坷命运 在本书中,作者把一个芸芸众生中的“例外”——能读会写、敢于思考的磨坊主写得有血有肉:他在正常的年纪结婚生子,育有十一个孩子,不仅是磨坊主,也做过石匠、木匠,辛苦谋生,为自己的女儿准备了不算寒酸的嫁妆,担心土地的收成;他读过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对教会、信仰和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喜欢抓住一切机会直言不讳;他经历过两次相隔时间很长的审判,备受煎熬,妻子都先他而去,年近七十而被处死。金茨堡曾感慨道:这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 ★抽丝剥茧,探索个体的知识来源与世界观,呈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 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探讨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思想、读过什么书、可能接触过哪些思想和团体,展示了他读过的那些书与他阅读这些书的方式之间的差异,他以相当不同的方式重述(甚至扭曲)了他读过的内容。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生活,还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他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的挑战,也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交织渗透: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印刷术都对这个“边缘小人物”产生了影响。 ★以意大利东北边境地区为窗口,描绘多种文化交汇之地的政治、经济、信仰和社会图景 《夜间的战斗》和《奶酪与蛆虫》注目的弗留利地区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与今天的斯诺文尼亚和奥地利两国接壤,在历史上属于文明交汇之地,日耳曼文化、斯拉夫文化与意大利的文化这里汇聚、冲突、交融,深深影响了这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然也影响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在作者的叙述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弗留利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 ★历史写作的典范,文学叙事与史学叙事相结合,实现了微观与宏观的平衡 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作者前后花了十四年的时间。首先是搜集、阅读和分析了大量材料,不仅有证人证词、庭审记录,还有16世纪的文学作品,包括主人公本人读过的书籍,也参考了众多研究专著。在写作上,作者特别欣赏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风格练习》,在本书中也试图用不同叙述方式去呈现主人公的故事,行文优美。作者没有仅局限于微观层面,通过对主人公的思想、心态的追索,也带出了宏大的历史主题,例如印刷术、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乌托邦文学、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的冲撞、欧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