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工程师(打造优秀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9/20231113195622760.jpg)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8.81
折扣购买: 怎样当好工程师(打造优秀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
ISBN: 9787111383918
徐明达,清华、北大、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MBA总裁班特聘教授,时代光华生产管理首席咨询师,《前沿讲座》特聘专家讲师,华制集团、影响力集团、聚成集团等国内知名大型培训集团特聘专家讲师。河南省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工程师,具有39年丰富的生产管理实战经验。 1969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曾任河南省质协常务理事、QC小组工作部长,曾设计制造过65项专用设备,先后在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美资企业主持生产管理工作,对生产、技术、现场问题有深入的研究。1979年中国最早一批学习日本新老七种工具的专家,20世纪80年代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专家团成员,徐老师就奔走于全国重点企业做诊断和讲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徐老师授课时采用大量的手绘图示讲解,使得学员易于理解、印象深刻,广受好评。
工程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既有较强的专业性,又 有知识门类的深广度,是专与博相结合、软与硬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 调整形成整体化与综合化的优势。 1.专与博的结合 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因此,工程师决 不能满足于专门知识和具体经验的纵向积累,必须有意识地将各类知识融 会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使之适应系统性的要求。企业中的工程师 不是为了研究学问,也不期待成为科学家,他们是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的。 因此,全面的知识架构对于迅速完成产品开发任务非常重要,复合型人才 更为难得。既然是高手,当然得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否则,难以独挑大 梁,只能做配角。工程师合理知识结构的一个特点“专”是指在专业上有 所造诣,专业化水平高;“博”是指知识广博。博是专的基础,专是博的 精炼,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扇形知识系统。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工程技术的重要特点,只有“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能得到真知灼见。因此,工程师除了努力学习理 论知识,还应主动参加生产现场的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实践。除技术设 计外,对企业运作、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物流管理、行销模式、市场调 查、用户心理都应该不外行,要谦虚地深人基层,熟悉一切,虚心学习其他 方面的知识,才能大有作为!实验室样品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商品,企 业的目标是赚钱,能赚钱就是好产品,不能赚钱就等于零。为什么很多研究 所、大学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很多空白,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却总赚不到钱,最 后落满灰尘?恐怕主要是因为理论没有经过实践的严格检验,产品没有在工 业化生产中锤炼完善。 3.软与硬的结合 搞硬件的人往往容易忽略软件方面的东西。现在哪里有离开软件的硬 件和离开硬件的软件呢?借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概念,推而广之,将工 程技术方面研究有形物质的称为硬科学知识,而将管理科学系统分析中的 预测、规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称为软科学。只有硬科学而无软 科学是难以胜任总工程师工作的。总工程师要有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计划 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指挥能力、决断能力及协调能力等。要注意补充完 善知识结构中“软”与“硬”的搭配,一方面应该在总结自己管理工作经 验的基础上扩大软科学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另一方面要从全厂乃至更大 的范围内熟悉和精通技术业务和技术专业知识,了解科学技术的前沿学 科,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真正成为科技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 4.T型知识结构 所谓T型结构,就是指由知识面宽窄不同的、知识程度深浅不一的管 理者所组成的群体。有的管理者知识面宽,但是掌握的知识都不精,是 “样样通、样样松”。有的管理者知识面窄,却在某一方面深有造诣,比如 学习机械的,就精于机械设计;学外科的,就擅长于开刀等。两种类型的 知识结构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便形成了管理群体中的T型知识结构。 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应根据管理层次不同而有所侧重。最高管理层遇到 的问题一般是复杂、综合、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因此管理者的知识面应该 侧重于宽,以便负起决策、组织、协调的责任,中下层管理者所遇到的问 题是经常、反复、带有局部性的问题,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专门的知识, 以便解决实际问题。简言之:“宽者为首管全局,窄者为柱当骨干。” 作为个人,也存在着“T”型知识结构的问题,那根柱子“丨”就是 你看家的本领,是你的核心知识,那根横杆“—”,则是你的横向知识面。 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纵向精、横向通”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高手往 往是“专”与“博”的结合,比如,高级工程师一般应有比较深厚的基础 理论、较高的实验技术水平和外语水平,在某一学科领域内有较深的造 诣。企业领导干部一般应有工程技术基础理论、人文科学基础、经济学三 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两门专长。 由于每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有的知识结构是个 大大的T型;有的是电线杆式的知识结构;有的是“横”也不行、“竖” 也不行,是个小小的茅草屋。复合型的人才是最理想的主管。你想拥有什 么样的知识结构呢? 5.知识蛋 如果根据知识掌握的程度再进行区分,知识就好比是一个蛋,最里面 的是必须掌握的知识核心层,中间是“应该了解的”知识中间层,外面是 “知道了更好”的知识外层。如图1—2所示。 核心层是工程师为了正确履行职责必不可少的知识,包括技术专业知 识和科技管理知识,科技法令法规,从设计、工艺、制造到采购、质量控 制、行规等;中间层也是应该具备的知识,包括中外语言、基础技术和一 些应该知道的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包括经济、法律、领导科学等, 了解这些知识才能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有效的科学管理;外层知 识是工程师能卓有成效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完成职责应具备的知 识,其内容比较广泛,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还有交叉科学和边缘科 学,有助于工程师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立体地全方位地创造性劳动。 以上结构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工程师必须从掌握核心知识开始, 逐渐扩展知识面,形成自己完善的知识结构。 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