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新世界/反乌托邦三部曲
作者简介
阿道斯·赫胥黎(1894-1963)英国著名作家,著名的赫胥黎家族最杰出的成员之一。曾立志从医,却因为视力障碍改变初衷,从事了文学创作。著有小说、诗集、文集、剧本等五十余部,曾获得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等文学奖,因代表作《美妙的新世界》赢得巨大声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一幢灰白色的大楼,矮矮的,只有三十四层。门 口大书:中央伦敦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盾式的图案 上是世界国的格言:社会,本分,稳定。 底楼的巨大厅堂面对着北方。尽管对夏天而言窗 户外已经很冷,室内却热得像赤道。薄薄一道森严的 光耀眼地射进了窗户,渴望搜索出什么苍白的、长鸡 皮疙瘩的穿便衣的非专业人员的形象,却只找到了实 验室的玻璃器、镀镍柜橱和闪着凄凉的光的陶瓷。对 荒凉的反应还是荒凉。工人穿的大褂是白色的,手上 戴的橡胶手套死尸般煞白。光线冻住了,冻死了,成 了幽灵,只有在显微镜黄色的镜头下,才找到了某种 丰腴的有生命的物质。那东西在镜头下浓郁得像奶油 ,躺在实验桌一排排擦得银亮的漂亮的试管里,向辽 远处伸展开去。 “这里,”主任开了门说,“就是孕育室。” 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主任进屋时三百个孕育员身 子都俯在仪器上。有的不声不气,全神贯注,几乎大 气不出;有的则。已不在焉地自语着,哼着,吹着口 哨。一群新来的学生低声下气地跟在主任身后,有些 紧张。他们全都非常年轻,红扑扑的脸蛋,乳臭未干 。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笔记本,那大人物说一句他们就 拼命地记一”句——从“大人物那里”直接受教是一 种难得的特权。中央伦敦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主任对 亲自带领新生参观各个部门特别重视。 “这只是给你们一个全局的印象。”他向他们解 释。因为既然需要他们动脑筋工作,就得让他们了解 一些全局,尽管他们如果想成为良好的社会成员过幸 福的日子,还是知道得越少越好。具体细节通向品德 与幸福,而了解全局只是必不可少的邪恶,这个道理 凡是聪明人都是明白的。因为形成社会脊梁的并不是 哲学家,而是细木工和玩集邮的人。 “明天”主任总对他们微笑,亲切而略带威胁他 说,“你们就要安下心来做严肃的工作了。你们不会 有多少时间了解全局的。而同时……。” 而同时,从大人物的嘴直接到笔记本也是一种特 权。孩子们发狂地记着笔记。 主任往屋里走去。他身材修长,略显瘦削,身板 挺直。长长的下巴,相当突出的大门牙,不说话时两 片嘴唇勉强能包住,嘴唇丰满,曲线好看。他究竟是 老还是年轻?是三十岁还是五十岁?或是五十五岁? 很难讲。不过,在这个安定的年代,福帝纪元六三二 年,并没有谁会想到去问一问。 “我从头说一说”主任说,积极的学生把他的意 思记进了笔记本:从头说一说。“这些”他一挥手, “就是孵化器”他打开一道绝缘门,向学生们展示出 一架架编了号的试管。“这都是本周才供应的卵子, 保持在血液的温度,”他解释道,“而男性配偶子的 温度,”说时他开了另一道门,“必须保持在三十五 度而不是三十七度。十足的血液温度能够使配偶子失 效。”窝在发热器里的公羊是配不出崽的。 他仍然靠在孵化器上,向他们简要地讲述现代的 授精过程,铅笔在本子上匆匆地涂抹着。当然,先从 外科手术介绍起——“接受手术是为了社会的利益, 同时也可以带来一笔报酬,相当于六个月的工资。” 然后他讲到保持剥离卵存活、使之活跃发展的技术, 对最佳温度、最佳盐度和最佳部调度的考虑;讲到用 什么液体存放剥离的成熟卵。然后他把学生领到了工 作台前,向他们实际展示了这种液体是怎样从试管里 抽取的,是怎样一滴一滴注入特别加温的显微镜玻片 上的;展示了液体中的卵子如有异常如何检查,卵子 如何记数,如何转入一个有孔的容器里,那容器是如 何浸入一种有精子自由游动的温暖的肉汤里的——他 强调肉汤里的精子浓度至少是每立方厘米十万(同时 他领着他们观看操作),如何在十分钟后从液体里取 出容器,再次检验其中的东西。如果有的卵子还没有 受精,又再浸泡一次,必要时还要再浸泡一次;然后 受精卵便回到孵化器里,留下阿尔法们和比塔们,直 到终于人瓶。而伽马们、德尔塔们和爱扑塞隆们则要 到三十六小时之后才重新取出,再进入波坎诺夫斯基 程序。 “波坎诺夫斯基程序。”主任重复道,学生们在 各自的小笔记本里的这个字下面画一道杠子。 一个卵子形成一个胚胎,一个成人,这是常规。 但是一个经过波坎诺夫斯基程序处理的卵子会萌蘖、 增生、分裂,形成八至九十六个胚芽,每个胚芽可以 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胚胎,每一个胚胎成长为一个完整 的成人。以前一个受精卵只能生成一个人,现在能生 成九十六个人。这就叫进步。 “从根本上讲,”主任下结论道,“‘波坎诺夫 斯基化程序’包含了一系列对发展的抑制——我们制 止卵子正常发育生长。而出人意外的是,卵子的反应 却是:萌蘖。” 卵子的反应是萌蘖,铅笔忙碌着。 他指点着。一条非常缓慢地移动着的传送带上有 满满一架试管正在进入一个巨大的金属柜,另一架试 管也在逐渐露出,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他告诉他 们:一架试管通过金属柜需要八分钟。八分钟的X光 强力照射大体是一个卵子所能经受的照射量。有些卵 子死去了,有些最不敏感的卵子一分为二;而大部分 卵子则萌蘖出四个胚芽;有的则萌蘖出八个。它们又 全部被送回孵化器,胚芽在其中继续发育。两天后又 给予突然的冰冻。冰冻,抑制。两个分为四个,再分 为八个。胚芽反而分蘖了;分蘖之后又用酒精使之几 乎死亡;随之而来的是再分蘖,又再分蘖——胚芽再 长胚芽,新胚芽又发展出新胚芽——然后便任其自由 生长,此时如再抑制,一般是会造成死亡的。这时原 始卵可能已经分裂为八至九十六个胚胎——你们会承 认这对大自然是了不起的进步。恒等多生,不是母体 分裂时代那种可怜巴巴的双生或三生;那时卵子分裂 是偶然的——现在实际上一个卵子一次能够生长为四 五十个,或八九十个人。 “八九十个人呀。”主任双手一挥,重复了一句 ,仿佛在抛撒赏金似的。 可是有个学生却傻呵呵地问起那能有什么好处来 。 “我的好孩子!”主任猛然转身对着他:“这你 还看不出来?你连这也看不出来?”他庄严地举起一 只手,“波坎诺夫斯基程序是稳定社会的一种重要手 段!” 稳定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 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男性和女性。一个小工厂的人 员全部由一个经过波坎诺夫斯基程序处理的卵子产生 。 “九十六个多生子女操作九十六部完全相同的机 器!”那声音由于激动几乎在颤抖。“你们现在才真 正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引用 了全球的格言:“社会,本分,稳定。”这是了不起 的话。“如果我们能够无穷无尽地波坎诺夫斯基化, 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由同一标准的伽马们,一模一样的德尔塔们,一 成不变的爱扑塞隆们解决了,由数以百万计的恒等多 生子解决了。大规模生产的原则终于在生物学里使用 了。 “但遗憾的是,”主任摇摇头,“我们不能够无 限制地波坎诺夫斯基化。” 九十六个似乎已经达到了极限,七十二个已是很 不错的中数。要用同一个男性的精子从同一个卵子生 产出尽可能多批量的恒等多生子,这已是最佳成绩( 遗憾的是,只能够算是次佳成绩)而且就连这也很困 难。 “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要让两百个卵子成熟需要 三十年之久。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稳定人口,稳定在 此时此地的水平。花四分之一个世纪去生产少数几个 多生子——那能有什么用处?” 显然毫无用处。但是泼孜纳普技术却大大加速了 成熟的过程。他们有把握在两年之内至少生产出二百 五十个成熟的卵子。然后让它们受精,再波坎诺夫斯 基化——换句话说,乘以七十二,于是你得到差不多 一万一千个兄弟姐妹,一百五十批恒等多生子女,全 都在两年之内出生,年龄一样大。 “在特殊的例外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一个卵子培养 出一万五千个成年人。” 主任向一个浅色头发的壮健青年招了招手——那 人正好路过。“福斯特先生。”他叫道。那壮健的青 年走了过来。“你能够告诉我们一个卵子的最高记录 是多少么?” “在本中心是一万六千零一十二个。”福斯特先 生毫不犹豫地回答。他长着一对快活的蓝眼睛,说话 迅速,显然很以引述数字为乐。“一万六千零一十二 个,共是一百八十九批恒等多生子。但是在赤道的有 些孵化中心”他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成绩还要好 得多。新加坡的产量常常超过一万六千五百个;而蒙 巴萨实际上已达到一万七千的指标。但是他们的条件 优越。你要是能看看黑人卵子对新液的反应就好了! 你若是习惯于使用欧洲材料的话,黑人卵子的反应会 叫你大吃一惊的。不过,”他笑了笑,又说(但眼里 却有战斗的光彩,翘起的下巴也带有挑战意味),“ 不过,只要有可能我们还是想超过他们。目前我正在 培养一个惊人的德尔塔加卵子,只有十八个月时间, 却已经有一千二百七十个孩子,有的已经换瓶,有的 还处于胚胎状态,可仍然健壮。我们还有可能超过蒙 巴萨。” “我喜欢的就是这种精神户主任拍了拍福斯特先 生的肩膀,叫道,“跟我们一块走走吧,让孩子们有 幸获得你的专门知识。” 福斯特先生客气地笑了笑。“乐意效劳。”便一 起走了。 装瓶室一片繁忙,却节奏和谐,井井有条。切成 适当大小的新鲜母猪腹膜片从大楼次底层的器官库里 由小电梯里送出来,吱的一声,然后是咔哒!电梯孵 化器打开;装瓶线上的人只须伸出一只手,抓住腹膜 片,塞进瓶里,按平,已经装好的瓶子还没有沿着运 输线走开,吱,咔哒!又一块腹膜片已经从下面冒了 出来,只等着被塞进另一个瓶子——那缓慢的传送带 上的无穷的行列里的下一个瓶子。 生产线工人旁边是收纳员。流水线继续前进;卵 子一个个从试管转入更大的容器;腹膜内膜被巧妙地 剖开,甚状细胞准确落了进去,硷盐溶液注入……此 时瓶子已经离去。下面是标签员的工作。遗传状况、 授精日期、波坎诺夫斯基组别——全部细节都从试管 转到瓶子上。这回不再是没有名字的了,署上了名, 标明了身分。流水线缓缓前进,通过墙壁上一个人口 进入了社会条件预定室。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