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时代文艺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学版)/无障碍阅读系列
ISBN: 9787538744118
杀鸡焉用牛刀 《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儒 家学派创始人)有一个学生叫言偃(yǎn),他学业有成 ,做了武城的宰官(古代官职,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管 理者。宰,zǎi)。有一次,孔子来到武城,一进城就 听到了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知道,一定是他的弟子 教化(教育老百姓,让老百姓懂得道理,思想发生变 化)了武城的百姓,城中才会有这么美好的生活。这 时候,言偃正在恭恭敬敬地迎接孔子的到来,孔子笑 着问他:“杀鸡还用得着宰牛的刀吗?”言偃明白, 老师的这个比喻是说:治理武城这么小的地方,还用 得着教化吗?于是,他认真地回答道:“弟子曾经听 您说过:君子学习了大道,就懂得关爱每一个人;小 入学习了大道,就变得容易治理了。”孔子满意地对 身边的弟子们说:“言偃说得很对!无论治理什么地 方,都应该好好地教人们懂道理。我刚才那句话,只 是开个玩笑罢了!” 寓意启示 宰牛的刀,必须又大又锋利,如果杀鸡也用这样 的刀,就没必要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简单的 事情用不着本领很大的人拿出很高明的方法去办。但 在这则故事中,孔子只是用这个比喻跟弟子开了个玩 笑,而我们也应该记住:不要小看任何一件简单的事 ,只有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才能把事情做好 。 染丝 《墨子》 有一次,墨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思想家、 政治家)看到人们给丝线染色,就长叹了一口气。他 的弟子们问:“老师为什么叹气呀?”墨子说:“你 们看,本来都是同样的丝线,有的染上了青色的颜料 ,就变成青丝了,有的染上了黄色的颜料,就变成黄 丝了,总之,丝线放到不同的染缸里,就会变成不同 的颜色。这样看来,把丝线放进染缸之前,一定要慎 重(把某事当作重要的事情,进行反复而认真地思考) 地选择啊!同样,治理国家的人也必须慎重地选择身 边的大臣。历史上,善于执政的君王在选拔人才时很 用心,都是选一些正直聪明的大臣在身边影响自己, 而不善于执政的君王,则都喜欢选一些只会讨好自己 的大臣,每天陪在自己身边。这些不善于执政的君王 每天忙忙碌碌、劳心劳神,可国家却越来越坏,这就 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事啊!最重要的事,就是 身边影响自己的都是什么人!” 寓意启示 墨子的比喻本来针对的是领导者,但却也启示我 们:每一个普通人也都应该慎重地选择自己所处的环 境,观察自己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影响,然后自觉地远 离不好的环境。 击邻家之子① 《墨子》 有一个孩子,不成材,脾气还特别不好。这一天 ,他爸爸被他气得实在忍无可忍了,就在院子里拿着 竹板打他。邻居家的一个人看到了,也举起一块木板 跑过来打这个孩子。大家吓得赶紧拦住他,都说:“ 你要干什么呀!”这个人理直气壮地说:“我打这个 孩子!他爸爸不是在打他吗?我这是在热心地给邻居 帮忙呀!”大家都骂这个人太糊涂了! 寓意启示 就算孩子再不好,哪个爸爸会让邻居来打自己的 孩子呢?有些事是不能随便插手的。很多人总爱替别 人做主,伤害了别人还说都是为别人好。我们千万不 要做这样的人! 多言何益① 《墨子》 墨子的学生子禽问墨子:“一个人是说话多有好 处呢,还是说话少有好处?”墨子说:“青蛙和苍蝇 ,是白天、晚上都叫个不停,嘴也干了,舌头也累了 ,但是谁也不听他们叫。你再看垠哮(报告早晨的到 来,是对公鸡清晨打鸣的雅称)的公鸡,它们每天在 天快亮的时候啼鸣,天下沉睡的生灵一听到鸡鸣,就 全都醒过来了。所以,说话多有什么好处呢?应该把 握好说话的时机才对!” 寓意启示 有的人喜欢不停嘴地说许多废话,还自认为有口 才;真正有口才的人,只在对的时间说有用的话。墨 子的比喻告诉我们:话不在于说得多、说得少,而在 于说的话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梁惠王(即战国时期魏惠王,魏国第三代国君)问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寡人(古代君王的自称。寡,guǎ)觉得自己治理国 家非常尽心,黄河北岸发生饥荒,寡人就让一部分老 百姓搬到黄河东边去生活,再把一部分粮食调拨(政 府对钱或物进行转移。调,diào)到黄河北岸灾区; 如果是黄河东边发生饥荒,寡人也是用这个方法解决 的。寡人看邻国的政策,都没这么用心,可是为什么 却不见邻国的百姓们都来投奔我国呢?”P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