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缠论(核心理论推导与实战演示最新修订白金版)/缠中说禅中枢理论系列

图解缠论(核心理论推导与实战演示最新修订白金版)/缠中说禅中枢理论系列
作者: 陈秋明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30
折扣购买: 图解缠论(核心理论推导与实战演示最新修订白金版)/缠中说禅中枢理论系列
ISBN: 9787513642569

作者简介

陈秋明,资深股民,缠论的学习者和实践者。2004年进入股市,偏重中长线投资。运用缠论在股市中操作近三年,几无败绩。揭示出支撑中枢理论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中枢可以任意定义”的观点,对运用缠论解析股市运行规律具有独到的见解与深厚的实战经验。在论坛中发表的相关缠论的文章,备受网友欢迎,提倡“走势不是用来分析的,而是用来阅读的”这一全新股票分析理念。

内容简介

这几个级别与图形只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其他级 别的走势分析是类似的。在第一幅15分钟图(图附8) 中,所有数字之间为次级别走势段,字母标示的是一 些重要的位置与高低点。下面进行15分钟图的同级别 分解分析。 从1位置开始,1—2上升段,从对应的MACD可以 看出明显的次级别背驰,红柱子有两个波峰,第二个 波峰的高度略低,并且面积没有前一个大。随后震荡 下行到3,形成第二买点。2—3之间的次级别中枢, 以及3之前的第三卖点在图中都很明显,次级别中枢 前后的下跌力度明显盘整背驰,于是在3位置展开上 扬。 当行情从3刚开始上涨的时候,最重要的点位是2 。如果次级别走势在2位置下形成次级别背驰,那么 就意味着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要形成。事实上,走势 从3到A位置时,从图中看出明显次级别盘整背驰,这 时是否要走,要根据操作级别以及大级别走势来判断 。如果操作级别是日线级别的,这种5分钟以下级别 的盘整背驰就可以不考虑;但如果操作级别是5分钟 ,这时为了资本安全的考虑就要先出来。图中级别是 15分钟,考察日线走势,正处于第二买点后的第一段 上涨中,那么这个日线级别次级别的次级别的盘整背 驰就不参与。按照15分钟同级别分解的原则,即使要 走,起码也要是5分钟级别背驰,所以继续。A处是个 次级别中枢,后面紧接着一个小级别的第三买点,继 续上涨到4。在4位置,盘整背驰出现。这时首先考察 3叫段与1—2段的力度,这不通过MACD都可以看得出 来,在30分钟与60分钟图中就更明显了。这时就可以 判断出,3一一4这个次级别的盘整背驰,将产生日线 上涨第二段的第一个次级别中枢。 4—5段,盘整背驰的判断方法与1—2段是一致的 ,5—4段就更加明显了。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5位置 ,1—2、2—3、3一一4三个次级别走势已然构成一个 15分钟级别中枢,3一一4盘整型次级别离开,4—5盘 整型次级别返回,构成第三买点。这个第三买点所针 对的中枢并不符合我们之前设定的中枢,但这个中枢 是符合中枢定义的,实际分析中是否要当作一个中枢 来看,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视分析的简便性而定, 这里只是理论上探讨。 6-7段与4—5段相比,并没有盘整背驰。4—5、5 —4、6—7是个扩张型的15分钟中枢,6-7的盘整背驰 通过MACD的观察同样很明显,随后从7开始走中枢的 第四段。 7开始的上涨到6位置附近,力度已经明显大于5 —4段,同时在图形中也没有任何背驰,这时就应该 继续持有,至少等待次级别背驰出现。这个次级别背 驰位置在8,随后8—4构成相对于4—5、5—4、6—7 中枢的第三买点。这里的操作,站在15分钟同级别分 解的角度上是应该先出来的,其后8-9段的中枢可以 通过中枢震荡的操作,或者9之后相对于8—9这个次 级别中枢的第三买点再进入。 9—10段,最后一次上涨的小高点处,明显是次 级别背驰,那么10位置就是7—10上涨段的背驰段的 背驰段。再考察7—10与3叫段这一15分钟中枢前后两 个次级别走势,这时才构成标准的15分钟级别盘整背 驰,中枢区间在4—5之间,7—10相对于1一一4盘整 背驰。盘整背驰后的两种情况:一是回到中枢区间, 二是形成第二个同级别中枢。在上图中出现的是第二 种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10位置的背驰点出现后就 应该先出来,等待调整结束。或者短线技术好的,就 可以在10一13之间按照次级别走势操作中枢震荡。这 个中枢震荡的操作在13位置重新买进后,应该在B点 再次退出,随后根据次级别走势在C点再买进。从图 形上看,C点是第三买点。C点后的走势在14位置结束 ,比较13一B与C一14,没有盘整背驰,所以继续持有 到16。这时15—16与13一14就构成了标准的盘整背驰 ,同时13—16与7—10形成背驰,16位置又是15—16 段的第一卖点。 P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