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0.59
折扣购买: 墨子/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ISBN: 9787305055324
在墨子出生时,他的家乡所在的小邾国已成为鲁的属国。鲁国保存周 礼最多,又是儒家学说广为流传的地区。因此,墨子自幼便受儒家文化的 熏陶,他曾经投身孔门,学习过儒术。《淮南子·要略》就说:“墨子学 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这从《墨子》书中可以明显看出,它对《诗》 、《书》中的内容有反复引述,《春秋》中的人物、典故也随处可见。此 外,它对《礼》、《乐》的内容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批判并加以吸收。由 此可见,墨子内心对儒家学说应该是十分向往的。 然而,墨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贱民”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再走儒者 的老路。由于出身平民,墨子从小就能接触社会底层的沧桑百态,年少时 的学艺经历又让他切身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于是他很早便萌发出改 变不合理现实、挽救天下苍生于水火的人生理想。他发奋学习,希望能从 儒家的学说中寻觅出救世之道。但是孔子死后儒家分派,很多弟子都陷入 在“洒扫、应对、进退,,这些繁琐的礼仪之中,而较少关心人民的生活 。这些不顾民生的礼仪使墨子越来越反感,他开始地意识到,仅靠这些烦 扰的礼仪来拯救天下并不现实,而有了“礼仪倾扰而不悦,厚葬糜财而贫 民,久服伤生而害事”这样的感叹。于是,他毅然背离儒家,创立了自己 的学派——墨家。 创立墨家学派之后,墨子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为 平民百姓的利益四处奔走,很快就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学派的规模迅速壮 大,墨家学说的影响也日益深远。在那个风行招贤养士的年代,各国君主 也都想借助墨子的力量为其服务。为了解万民于倒悬之苦,墨子一方面广 招弟子传授自己的学说,另一方面则不辞疲倦地奔走于各国诸侯之间,四 处游说。 当时,楚国曾与越国在长江上进行水战,越国利用有利地势,多次打 败楚国。公输盘(即鲁班)从鲁国南游到楚国后,为楚国制造了新式兵器 钩镶,楚国因而大败越国。公输盘在墨子面前自夸钩镶的灵巧,并讽刺墨 子说:“在船战时我有钩镶可以击败敌人,不知你的‘义’能否做到呢? ”墨子说:“我的‘义的钩镶’比你的‘钩镶’要好上百倍。我的‘钩镶 ’以义为核心,用兼爱来‘钩’,用恭敬来‘镶’。使人们互相关爱、恭 敬,才能互相得利。现在你用钩来阻止别人,别人也用钩来阻止你;你用 镶来推开别人,别人也用镶来推开你。彼此互相钩镶,就是互相残害。你 这样的钩镶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此次对话虽然将公输盘驳斥得哑口无言,但也使墨子意识到,仅靠大 声疾呼“非攻”并不能抑制住侵略,必须以实际行动来阻止不义之战。因 此,他带领弟子花费大量精力研究防御理论和制作防御器械,积极从事抵 抗侵略的战争。当他听说公输盘又为楚国制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时,便 立即动身前往楚国。一路上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走了十天十夜,终于到 达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 见到公输盘,墨子劈头一句就说:“北方有人与我作对,你是我的好 朋友,我想请你帮我杀了他。”公输盘听后脸色很不高兴,没有作声。墨 子见此接着说道:“您别不高兴,我愿意奉赠十镒黄金作为报酬。”公输 班面有怒色,严肃地说:“我讲道义,从来不无故杀人。”墨子趁机将话 题切入:“好!你讲道义,不杀无辜之人。那为什么要帮助楚国制造云梯 ,让他们去杀害无辜的宋国人呢?”公输盘顿时哑口无言,愣了半天才说 :“你说的是有道理,可是我已经答应了楚王,不能出尔反尔啊!”墨子 便道:“那好,你带我去见见楚王吧!” “久仰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此次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楚王 见面就问墨子。 “请原谅我的愚昧,有一件事情我不明白,特地来向大王请教。现在 有一个人,他自己家里有华丽的车子,却老想偷邻居家的破车。自己有华 丽的衣服,却总想偷别人的粗布烂衫。自己家有山珍海味,却还想偷吃邻 居家的粗食糟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墨子不紧不慢地问。 “那他肯定是得了喜欢偷窃的怪病。”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 “对啊。可是我还是不明白:贵国地方五千里,有大片生产珍奇异兽 的湖泊和土地;宋国只有方圆五百里,连山鸡野兔都很少见到,这不正像 锦绣之衣与粗布烂衫吗?贵国像香樟、楠木之类的珍贵木材也都应有尽有 ,宋国连比较高大的树木都不生长,这不正像华丽的车子和破烂的车子一 样吗?那么大王去攻打宋国,和那位得了偷窃怪病的人有什么两样呢?我 私下认为您的这种做法不太明智,只会伤害道义,被天下人耻笑。” 楚王无言以对,想了半天,说:“先生的话没有错,但是公输盘已经 为我造好了云梯,宋国是非打不可了。” “大王以为有了公输盘造的云梯就能攻城取胜了吗?恐怕不见得吧! 不信我和公输盘演示给你看看。”墨子胸有成竹地说。 于是墨子解下腰带比作城池,用木片比作防守的器械,与公输盘在楚 王面前比试起来。公输盘九次改变了攻城的方案,墨子九次沉着应对。绞 尽了脑汁的公输盘,最后还是没有攻破墨子的防守。P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