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传百传记文丛

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传百传记文丛
作者: 周文毅|总主编:斯日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传百传记文丛
ISBN: 97875500313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77年4月第1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99年6月第1 版《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两个版本,虽然都是人民出版社 出版,但对照一下可以发现,两个版本刊载的《关于<红楼 梦)研究问题的信》一文,有两处不一样的地方。 一是1977年4月第1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里,“俞 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 结态度的,但应当批判他们的毒害青年的错误思想,不应 当对他们投降”一语,是排在正文末尾作为信的正文表述 的。然而,在1999年6月第1版《毛泽东文集》第六卷里, 这段文字却排在作者落款以下作为信的附言出现的。 二是1977年4月第1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所收此信 里面,没有“各同志”的抬头,只是在有关标题的注释里 说明:“这是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和其 他有关同志的一封信。”而1999年6月第1版《毛泽东文集 》第六卷里,不仅有“各同志”的抬头,而且注释【1】还 注明:“毛泽东在这封信的信封上写有:‘刘少奇、周恩 来、陈云、朱德、邓小平、彭真、董老、林老、彭德怀、 陆定一、胡乔木、胡绳、陈伯达、郭沫若、沈雁冰、邓拓 、袁水拍、林淡秋、周扬、林枫、凯丰、田家英、林默涵 、张际春、丁玲、冯雪峰、习仲勋、何其芳诸同志阅,退 毛泽东’。”最后特别注明“退毛泽东”,表明当时他对 这封涉及批评党外人士的信函是比较慎重的。 当事人之一的李希凡,事过34年后在其所撰《我和(红 楼梦)》一文中承认:“这两篇文章,今天看来,是粗疏幼 稚的,值不得文学史家们认真推敲。”但在当时,他和蓝 翎合作的这两篇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观点的应属学 术争鸣的文章,却在不经意间惹出了一场浩大的政治风雨 。 其实,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俞平伯,并非出身 资产阶级家庭,而是出身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 俞平伯,名铭衡,字平伯,以字行世。1900年1月8日 (农历己亥年腊月初八),他出生在苏州古城马医科巷祖居 曲园内的乐知堂。他虽然是在姑苏城里出生成长,但原籍 却为浙江省德清县。浙江德清的俞氏家族,与梁启超出身 的广东新会梁氏、陈寅恪出身的江西修水陈氏、翁同龢出 身的江苏常熟翁氏,并称近代中国四大文化名门,代代都 出过不少文化名人。特别是浙江德清俞氏,由普通农家变 身为书香门第,这本身就是中国农村历来崇尚“耕读传家 ,诗书继世”传统之典范,也是一个具有广泛参照意义的 文化标本。尤其俞氏家学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出生 于清雍正十年的五世祖俞廷镳,而后兰桂绵延直至俞平伯 ,前后竟历250余年之久,传承了6代人。 俞平伯的五世祖俞廷镳(1732—1843),字昌时,号南 庄。世居德清城东乌巾山之阳南埭圩。其自幼聪慧,4岁时 授以唐诗,即能出口成诵。6岁时入私塾读书,刻苦自励, 学业大进,被补为博士第子员。他考上过秀才,在县学也 颇有点名声。但不曾料想,他多次赴省应试,却均未能中 举。大半辈子“设垂帐三十年”,除了尽心侍奉老父亲, 就是在自己书房“日惜轩”读书作文。生活上就靠家中几 亩薄田,以及夫人戴氏养蚕、织布,他自己坐塾及写字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