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道:多彩青春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苏州,这座最初由伍 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 地”打造的城池,自隋唐 以来,以南北大运河为翅 翼,一举成为东南沿海的 水陆交通要塞,一时间“ 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 ”。历经千年,苏州城市 格局逐步明朗,“水陆相 邻,河路平行”的“双棋盘 ”格局保留至今。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 兴的古城内充基建、外延 新域,不断丰富着社会经 济发展的内涵。1984年 ,苏州实现了乡乡通公路 ;1991年,沪宁高速苏 州段开建,实现了省内高 速“零”的突破。第十个五 年计划内,苏州城市规模 翻了一倍,这座文化之城 、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在 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 行。新千年,依旧在与时 俱进中谋发展的苏州,有 一个大胆的构想——建造 一张地下城市交通网。 自20世纪60年代,中 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通车 ,发展到90年代,北京、 天津、上海、广州、香港 这几个大都市都拥有了自 己的地铁线路。然而,地 铁离大多数非一线城市居 民的生活仍然很远。地铁 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能 级、资源、经济、人口等 多方因素,苏州那个时候 提出造地铁的想法,站在 城市发展的角度,是有很 强的前瞻性的,却也是够 大胆的。有不少人泼冷水 :“全中国就那么十几台 盾构机,苏州能拉得到资 源?”“一条线路造价上百 亿,苏州经济撑得起来吗 ?”“苏州不是铁路网枢纽 ,没有人才储备,没有经 验输入,凭什么建造?拿 什么经营?”……要推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