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征程(毛齐华回忆录)/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风雨征程(毛齐华回忆录)/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作者: 毛齐华|责编:吴江
出版社: 中共党史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80
折扣购买: 风雨征程(毛齐华回忆录)/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ISBN: 978750985437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03年12月13日,我出生于上海嘉定县西门外现龙村 。后来听长辈们讲,当时已届严冬,天上阴云密布,窗外 寒风呼号。正午天气转晴,当和煦的阳光照下来时,我降 生了。屋里众人听接生婆说“恭喜了,你们家又添了一个 胖小子!”大家心头一块石头才落地,脸上绽出了笑容。我 的父母给我起了乳名叫二毛,学名为毛品贤。以后我参加 了革命,由于地下工作关系,每到一处须要改名换姓,因 此我用过的名字真是不计其数。毛齐华这个名字是1936年 初我到达陕北瓦窑堡时才起的。 当时我的家中有父母、祖母、小叔、我和长我三岁的 哥哥。父亲毛聚伯在我哥哥出生以前,便到上海北新泾镇 的一家糟坊里去当店员。家中由母亲租种“清积堂”的六 亩薄田。“清积堂”是旧社会农村的一种慈善机构,一般 由地主控制。妇女下地干活,在嘉定农村那时也不鲜见。 母亲勤劳耕种,若不遇凶年,一家生活尚能勉强维持。祖 母帮人做裁缝,以添家用。但是,在我五岁时,一场大祸 降临我家。农历五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小叔突然感到肚皮 痛,开始时还能熬住,但后来越痛越厉害,直在床上打滚 。家中人慌了,急忙请来民间的郎中开了处方,请人到药 店里去撮药。但是没有等撮药的人回来,小叔却一命归天 了! 说来也巧,这天父亲正好从上海回家探亲。他未进家 门,便见弟弟的尸体直挺挺地躺在客堂问的门板上,这犹 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他吓懵了。 家里的人见父亲回来哭得更加厉害。我和哥哥扑上去 抱着父亲的腿,哭着要叔叔;祖母扑在小叔身上,号啕大 哭。一家老小撕心裂肺的哭叫声,像万箭齐发,直射父亲 的心。亲友、邻居们则劝慰说:“人已经死了,不要过分 悲伤,还是赶快准备办丧事吧!”但是,这突如其来的沉重 打击,使父亲失去了生存的勇气和信心。他呆若木鸡,精 神恍惚。 正当全家六神无主的时候,突然发现父亲不见了。大 家四处寻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有人说刚才听到 门前河水有声响,会不会是……乡亲们立刻用竹竿到河里 打捞,果然捞起了父亲的尸体。第二天家里借债买了两口 棺材,忍痛将两人埋葬了。 小叔和父亲的突然去世,母亲和祖母哭得死去活来。 今后家里老少四口人的生活怎么办呢?虽然在上海还有一个 当印刷工人的叔叔,但他一家生活也不富裕,根本无力照 顾我们。这样,维持全家生活的重担就落在母亲一个人的 身上了。母亲是贫农的女儿,苦难的生活,从小把她磨炼 成吃苦耐劳的身体和刚毅的性格。她咬紧牙关,勇敢地挑 起了这副重担。她坚强地说:“不靠父母,不靠男人,全 靠爹娘给我的一双手就能活命。”她看不起那些有钱有势 专门欺压穷人、为富不仁的人;她也看不起那些好逸恶劳 、低三下四向富人、“贵人”乞讨的懒汉。 家里真是一贫如洗了。母亲脚上生了疮连买一贴膏药 的钱也没有,只好硬挺过去。原来她身体是很好的,但是 ,在生我的第二天因下地干活,给麦苗培土,从此得下了 经常头晕的毛病。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经常饿着肚子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