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202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ISBN: 9787519210380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师资格考试的部门,汇聚了数十位知名的辅导与研究者,本着“学员第一”的理念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中,小腿的内侧为(??)。 A.尺侧 B.腓侧 C.桡侧 D.胫侧 2.儿童少年时期超负荷训练,容易使骨骼发生何种变化?(??) A.脆性增加 B.韧性增加 C.生长加快 D.骨化过早 3.下列选项中,属于肌肉动力性工作的是(??)。 A.向心工作 B.支持工作 C.加固工作 D.固定工作 4.卧推杠铃主要发展下列哪一肌肉的力量?(??) A.胸大肌 B.斜方肌 C.竖脊肌 D.前锯肌 5.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 A.甲状腺 B.甲状旁腺 C.肾上腺 D.垂体 6.在完成需要固定胸廓的技术动作时所采用的呼吸为(??)。 A.胸式呼吸 B.腹式呼吸 C.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 D.先胸式呼吸后腹式呼吸 7.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形态结构的影响不包括(??)。 A.心肌纤维增粗 B.心脏的重量和体积增大 C.毛细血管数量增加 D.心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减少 8.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当氧运输系统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摄取的氧量称为(??)。 A.需氧量 B.乳酸阈 C.最大摄氧量 D.过量氧耗 9.足球罚球点球时,守门员利用哪一种调节机制才能做出准确的扑球动作?(??) A.前馈 B.反馈 C.正反馈 D.负反馈 10.在中长跑比赛中,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被称为“极点”。下面对“极点”理解错误的是(??)。 A.这个过程必须在身体达到一定运动强度时才能反映出来 B.“极点”并不是体力的终点,而是一个身体适应运动的过程 C.出现“极点”时可用手按住疼痛部位,减速慢跑,多做几次深呼吸 D.“极点”的出现与准备活动的多少没有关系,主要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 11.呼吸频率从24次/分降至12次/分,潮气量从250 mL增至500 mL,通气量的变化是(??)。 A.每分通气量变大 B.每分肺泡通气量增大 C.每分通气量变小 D.每分肺泡通气量变小 12.在100米跑中,机体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糖酵解系统 13.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BMI指数对亚太地区体重进行了分级,下列属于肥胖的标准的是(??)。 A.<18.5 B.18.5~22.9 C.23.0~24.9 D.≥25.0 14.以下哪一项是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的病症?(??) A.佝偻病 B.坏血病 C.夜盲症 D.眼干燥症 15.绷带包扎有环形包扎、螺旋形包扎、转折形包扎和“8”字形包扎等方法。其中“8”字形包扎法常用于包扎哪些部位?(??) A.肘、膝、踝等关节处 B.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处 C.前臂、大腿和小腿等处 D.头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处 16.“网球肘”患者的压痛点主要在(??)。 A.肱骨内上髁 B.肱骨外上髁 C.鹰嘴突 D.肘窝 17.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哪一时期?(??) A.损伤即刻 B.伤后24小时 C.损伤中期 D.损伤晚期 18.下列选项中,最适于监督学生运动疲劳消除情况的测量指标是(??)。 A.兴奋度 B.睡眠时间 C.晨脉 D.睡眠质量 19.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损伤导致上臂出血,采用间接指压止血法时,应及时指压(??)。 A.颞浅动脉 B.颌外动脉 C.肱动脉 D.锁骨下动脉 20.体育功能可分为本质功能与延伸功能,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体育的本质功能?(??) A.经济功能 B.健身功能 C.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 21.奥运五环的颜色从左至右依次为(??),象征着五洲大地运动员欢聚一堂。 A.黄、蓝、黑、绿、红 B.蓝、黄、黑、绿、红 C.蓝、黄、绿、黑、红 D.蓝、黄、绿、红、黑 22.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教学计划,教师备课时首先应确定(??)。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23.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要做到(??)这三方面。 A.目标明确、准备得当、积极互动 B.目标明确、检查得当、积极互动 C.目标明确、练习得当、积极互动 D.目标明确、调控得当、积极互动 24.某校在新学期大课间活动中,有意安排了体育舞蹈、轮滑等内容,其目的是(??)。 A.端正体育态度 B.养成成就动机 C.适当展开竞争 D.激发运动兴趣 25.当运动员的唤醒水平处于哪种状态时,有利于运动水平的发挥?(??) A.中等临界水平 B.较高水平 C.较低水平 D.安静水平 26.学习足球的传球和射门技术,首先要学会(??)。 A.踢球技术 B.运球技术 C.掷界外球技术 D.停球技术 27.篮球传接球技术是战术配合的基础。单手肩上传球常用于(??)。 A.短传快攻 B.传切配合 C.长传快攻 D.突分配合 28.排球比赛一次进攻中,除拦网外每队最多可击球(??)。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队列的左右两端叫翼,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 B.与正面相反的一面叫后面 C.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的间隙为间隔 D.两翼之间的横宽为队形的宽度 30.田径跳远技术教学中,教学的难点在于(??)。 A.助跑速度 B.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C.空中动作 D.落地动作 31.在完成武术“提膝亮掌”动作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是(??)。 A.“提”法 B.“聚”法 C.“托”法 D.“沉”法 32.《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三年学生体育课需上满(??)课时。 A.200 B.216 C.300 D.316 33.“测量到的一定是所测定的属性和特征”是对下列哪一术语的解释?(??)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4.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综合感知类教学方法?(??) A.提示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比赛法 35.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同行评价某老师的教学基本技能时,其主要的观察点是(??)。 A.口令、讲解与示范 B.教案、教态与语言 C.服装、表情与活力 D.爱心、亲和与幽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运动损伤的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37.简述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方法。 38.简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39.案例: 高一年级学生张某,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动作协调性较差,学习运动技术较慢。一次体育课上,李老师讲解和示范技术动作后,学生开始分组练习。一段时间练习后,大多数同学已基本掌握动作,但张某还没学会,此时,李老师走到张某身边让他把刚才学的动作做一遍。张某对李老师说:“老师,我还没学会呢。”李老师很不高兴地说:“别人都学会了,怎么就你学不会!没用心吧?”此时张某低下头哭了起来,也不愿意再练习了。 问题: (1)分析李老师的做法对张某产生的影响。(5分) (2)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张某的这类情况应如何指导。(10分) 40.案例: 某学校田径运动会,高二(1)班的男生张某报名参加100米跑和跳远比赛,可是这两个比赛同时开始,张某不知道应该先参加哪项比赛,找体育教师求助。就在这时,高三(2)班的女生王某也来找该教师解惑:“老师,我的100米成绩是第一名,可是我在跳远比赛中总是踏不上板,没能进入决赛,这是为什么呀?” 问题: (1)请根据田径竞赛规则解答张某的问题。(7分) (2)请分析学生王某“踏不上板”的主要原因,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8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0分) 41.请根据下面场地器材的情况,设计课时教学计划。 学生:高一(3)班,30人。 教材内容:蹲踞式起跑。本单元共3次课,本次课为第1次课。 器材:起跑器6个,口哨1个,8道次100米跑道。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使用起跑器和蹲踞式起跑技术。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中,小腿的内侧为胫侧,小腿的外侧为腓侧,而尺侧为前臂的内侧,桡侧为前臂的外侧。 2.【答案】D。解析:儿童少年时期负重练习不宜过早、过多、过长,以防骨化过早完成,影响身高发育。 3.【答案】A。解析:根据肌肉收缩时的变化情况,肌肉工作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 动力性工作指肌肉收缩产生肌张力,肌的长度、肌拉力角度与方向、骨杠杆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运动环节相对于身体发生位置的变化或位移的工作,可分为向心工作和离心工作两类。 静力性工作指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肌力矩等于外力矩,使环节固定以保持一定的动作姿势时完成的工作,可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作与固定工作。 4.【答案】A。解析:发展胸大肌的主要动作有俯卧撑、卧推杠铃、拉力器夹胸等。 发展斜方肌的主要动作有提杠铃耸肩、持哑铃扩胸等。 发展竖脊肌的主要动作有负重体屈伸、提拉杠铃、俯卧臂腿上振等。 发展前锯肌的主要动作有俯卧撑、马步冲拳等。 5.【答案】D。解析:垂体又称脑垂体或脑下垂体,位于下丘脑前部、颅底中央、蝶骨体背面的垂体窝内,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结构复杂,能分泌多种激素,作用广泛,并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两侧叶后缘,主要分泌甲状旁腺素。 肾上腺位于肾的上方,左、右各一。从侧面观察,肾上腺实质可分为周围的皮质部和中央的髓质部。肾上腺皮质从表面到深层分为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网状带(分泌性激素)。肾上腺髓质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具有以下特色: (1)配套试卷讲解 本套试卷配有试卷讲解,梳理考点,讲解解题方法。 (2)精选真题,洞悉考情 编者整理了近几年的10套真题,全面总结命题规律,严格依据真题命题特点编织,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难度,熟悉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3)深度解析,讲解细致 试卷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研发团队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答案准确、解析透彻,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备考更轻松。 (4)模拟预测,冲刺备考 本图书除了10套真题外,还有5套标准预测试卷,帮助考生实战演练,冲刺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