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共和兴亡史(精)

英国共和兴亡史(精)
作者: [英]保罗·莱/著 祝晓辉/译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7.50
折扣购买: 英国共和兴亡史(精)
ISBN: 9787201166292

作者简介

保罗?莱,英国著名近代历史学家,英国广播公司(BBC)《历史》杂志创始人,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亨廷顿克伦威尔博物馆理事,英国近代史高级研究员,伦敦国王学院历史研究所顾问,其代表作《英国共和兴亡史》是英国第一部针对英国共和时期作专题研究的著作,入围2020年坎迪尔历史奖。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迈向护国公制 也只有奥利弗·克伦威 尔,他以文治武功的巨大 影响力,才让这些甚嚣尘 上的不安想法有了些许平 复。 ——大卫·休谟 1649年1月30日那个阴 沉寒冷的清晨,“血腥”的 查理一世在白厅前的广场 被推上断头台。至此,国 王和军队以及议会之间的 惨烈较量终于宣告结束, 这场争斗引爆了英国两次 内战,成千上万人因之惨 死。正像他的政敌宣告的 那样,查理一世落得这种 下场是“命定如此”。行刑 的那天,广场上聚满了想 一睹查理一世人头落地的 看客,他们面色阴沉,沉 默而茫然。为了御寒,国 王特意穿着两件白衬衫走 向断头台,免得老百姓误 以为他是因恐惧而瑟瑟发 抖。查理一世以国王陛下 的身份接受了审判,受审 时,他身上多了一种过去 统治时少有的威严。他不 失体面地坦然受死,并选 择宽恕那些送他上断头台 的人,因为他坚信,君主 制不会就此在英国大地上 永远消亡。 不久,英国坊间出现 了一本以查理一世口吻写 成的书,题为《国王的圣 像》,这本书融祷告和辩 护于一体,算是他的精神 自传。对那些幻想着有朝 一日恢复君权神授的人来 说,这本书自然也就成了 竞相购买的畅销作品。彼 时,王权陷落,英国已变 得不像以往那样气派威严 ,而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 矗立在伦敦皇家交易所的 国王塑像,悄然间被换成 了正门上一句平实的铭文 :“暴君已逝,王政亦终” 。查理一世被处决后的第 二天,克伦威尔的宗教指 导者约翰-欧文宣教说:“ 上帝的审判临近了,天穹 与大地将为之震动,尘世 的一切,都要为上帝之国 的建立避让,只有蒙恩者 才能进入这神圣的国度。 ”。颇受军队欢迎的特遣 牧师约翰·坎恩宣称,查 理一世的死是“奉上帝的 旨意”。现在是基督和他 的圣徒再次降临人间的时 候,他们将“荡平欧洲一 切王权统治”。 议会在战争中的胜出 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场战 争和黑死病一道,把不列 颠和爱尔兰搅得昏天黑地 ,或许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像现在这样的惨况。英国 议会“新模范军”的“圣徒” 业已证明,他们自己就是 被赋予庄严使命的上帝选 民:以英国为榜样,把上 帝的旨意行在地上。他们 之所以能在内战中所向披 靡,正是他们内在恩典向 外分赐的结果。在这支队 伍中,最耀眼的人物当属 奥利弗·克伦威尔,一位 出身中等贵族家庭的草莽 军人。他在一生前三分之 二的时间里都默默无闻, 但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登 上历史舞台,屡建奇功, 盖过所有前人。他果敢地 率领“铁骑军”冲锋在前, 对神圣的天意拥有无比坚 定的信念:“这一切都是 出于上帝的仁慈,而不是 出于人的意志。” 这场革命以国王的死 而告终,最大的获胜方却 是一个很小的派系,其虽 然取得巨大成功,但代价 却极为高昂,它以人民赢 得尊严的光辉掩盖了整场 革命的非法性。随后的发 展证明,他们在毅然决然 地做出这个决定后便束手 无策,和平之路注定要遭 遇更大的险阻。英国人生 性固执,很难做出改变。 绝大多数英国人固守伊丽 莎白一世时代的新教教义 ,坚定奉行“祈祷书”宣扬 的慈爱温和。“祈祷书”将 加尔文宗神学和用无与伦 比的、简洁而美丽的语言 表达出来的天主教仪式混 合在一起,既迷人,又实 用。还有极少一部分英国 人(不到英国总人口的二 十分之一)属于“真正的” 天主教徒,他们人数虽少 ,却构成了贵族的主体, 这些少数分子不断受到指 责,说他们与被称为“平 等派”的激进反对团体沆 瀣一气。然而颇具讽刺意 味的是,这种构陷实在站 不住脚。毕竟,平等派呼 吁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 而一旦普选,势必导致国 王重新执政,但这种提议 是不大可能被采纳的。此 外,当时还有为数不少的 寡廉鲜耻、放浪形骸之人 ,他们与上帝的旨意背道 而驰,经常出人酒馆(这 些酒馆十有八九是无照经 营的)、赌场和妓院。克 伦威尔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英国人“就像被施了割 礼,天生就这副德行”, 这句话可谓惊世骇俗…… P17-19 ◎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共和实验,最不平凡却被忽视的时期! 作为老牌君主国家,英国也有平民推翻国王并建立共和政府的历史阶段,然而在如今的宫殿与教堂中,却很能难见到这段历史的痕迹。 ◎建立共和国的克伦威尔如何转而走向独裁,这是否是历史的必然? 处决国王的克伦威尔,除不掉国王主持议会的政治传统,最终在与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成为不戴王冠的独裁者,使英国社会陷入十年动荡。 一部对英国过渡时期沉浮变迁的精彩总结,一本关于“失落的十年”引人入胜、文笔优美的先驱之作。 ——BBC《历史》杂志 对于英国历史上这段令人深思的时代,本书给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讽刺描述。 ——《卫报》 一本关于英国共和党执政时期的谐谑指南,让人爱不释手。 ——《泰晤士报》 《英国共和兴亡史》节奏轻快,文笔优美,使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克伦威尔治下英格兰的种种成就、吊诡与矛盾。很少有人能像保罗?莱这样直接而富有感情地带领我们进入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星期日泰晤士报》 全面的资料、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富含情感的叙事方式,造就了这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它生动描述了英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十年。 ——《星期日电讯报》 保罗?莱向我们展现了那段历史的风云变化,一个个生动而清晰的故事实在是引人入胜。 ——《金融时报》 这本书是对英格兰那“失落的十年”中种种跌宕起伏的绝妙总结。 ——《先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