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黄兴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作者: 萧致治|主编:匡亚明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3.28
折扣购买: 黄兴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ISBN: 978730503741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家世渊源及其发展 黄氏一族,源远流长,是现今中国人口多的十大姓之一。黄姓的来源 以及黄兴的家世,以前有关黄兴的著作涉及很少。讲述较多的,要数黄兴的 大女婿陈维纶撰写的《黄克强先生传记》。这本传记于1973年在台北出版, 是所有已出版的黄兴传记中篇幅较大、叙论较详的一本。这本书提供了一些 鲜为人知的资料,评论也比较客观。但在叙述黄姓源流及黄兴家世上,却与 事实真相不符,特别是对黄兴家世的叙述,出入很大。陈在叙述黄姓源流① 时说: 其先世原为国族,发迹于河南光州,绵延蕃衍,遍及秦、晋、齐、楚等 地。初避秦乱,迁于江夏(按:今武昌),或仕或隐,概以耕读为主。东汉以 后,胡寇为祸,展转洞庭、鄱阳间。迄于明末,金铿公昆仲三人,景慕道州 周子濂溪昌明理学之遗风,由南昌迁居湖南长沙府皇仓街,厥后户口增繁, 分居长沙与善化之粮塘一带。①这里概述了黄氏一姓的来源与发展,但语焉 不详,过于简略。特别是黄兴这一宗支,何时迁到长沙?从何地迁来?因什么 原因迁来?与事实完全不符。近年发现的《经铿黄氏家谱》,对于辨明黄兴 家世以及族源均极有帮助。据考查,这部《家谱》纂修于光绪壬辰年,即 1892年,是第七次纂修。②所谓经铿,并非陈氏所说的是“金铿公昆仲三人 ”,而是地名金坑的谐音。金坑位于今长沙县东北部,属福临区双起乡,距 离长沙城40多公里,1981年更名为金坑桥。这个小村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明 末黄氏九世祖“黄洽中晚年曾卜居于此。洽中是万历癸未(1583年)科进士, 官至知府,生有七子,皆品学有闻德,号“经铿七贤”。到了清朝定鼎,洽 中一宗繁盛兴旺,而黄氏的其他宗房,皆以劫后余生,竞相亲附。地以人名 ,经铿遂为一族的通称了’。《家谱》七修的主稿者是黄潭、黄锡焘,均属 黄氏第十七世,中过举,做过官。黄兴的父亲炳昆是七修3l位编校之一。这 部家谱,为理清黄氏源流和黄兴家世,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料依据。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