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大连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0.80
折扣购买: 鲨鱼侦察兵/海洋科幻名家作品精选
ISBN: 9787550508842
郑文光(1929—2003),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科幻之父”,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火星建设者》《大洋深处》《鲨鱼侦察兵》等。作品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宋庆龄儿童文学银质奖等,并被翻译成英、俄、*等多种语言。1998年荣获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是美丽而妖娆的。在蓝幽幽的海面上,珍珠 般洒下了几十个绿宝石似的珊瑚岛,这就是西沙群岛 。 西沙群岛的渔人,都是一些久经风浪锻炼、机智 而剽悍的海上猎手。他们驾一叶扁舟就敢于出没在险 恶的**风浪中——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的“七 洲洋”。几把钓钩、一副潜水镜、一柄利斧、一根梭 镖,他们就敢于下海擒拿七八百斤重的大海龟,潜入 几十米深的海底采梅花参、珊瑚和石花菜,甚至于敢 钓鲨鱼。 这儿的鲨鱼大多属于虎鲨一类,个头大,凶暴异 常,且不说那血盆大嘴一下子能把一个壮年汉子咬成 两截,单说它那猛烈挥动的尾巴只要擦到你的皮肤, 马上就是血肉模糊。但是,西沙渔人偏偏喜爱钓鲨鱼 。钓钩是普通的钓钩,只不过特别大,倒刺十分锋利 。钓绳是自来水管粗细的玻璃纤维绳,能经*得住上 千斤的拉力,在靠近钓钩的地方包上铜片——这是为 了防止鲨鱼的利齿把它咬断。驾上一条丈把长的风帆 船,钓钩上挂上三两斤肉,血腥味很快就能诱使馋嘴 的鲨鱼上钩。被倒刺扎痛的鲨鱼发疯似的逃窜,这时 钓绳放尽,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在海上风驰电 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骇浪惊涛。这一 幕是十分壮观的,这是耐心、胆略和勇气的搏斗。巨 大的鲨鱼能够拖着小帆船奔突三五十里,六七十甚至 一二百里,才慢慢疲倦了。于是,剽悍的渔人冷不丁 提起钓绳,鲨鱼头一露出水面,趁它还来不及挣扎, 一柄利斧就劈进它的头盖骨,鲨鱼登时断了气。 然而,这种钓鲨作业,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方法 。在我们这故事所叙述的年代里,早就采用机械化方 法捕杀鲨鱼了。只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爱冒险的小伙 子,在假*之暇,还重温这种需要高度技巧和胆略的 技术,把它当作是一种体育,一种游戏。就像我们尽 管早就有了起重机,却还是需要保留举重这个体育项 目一样。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西沙群岛的孩子们 ,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相约着去钓鲨鱼,只有依靠 自己手上的利斧砍杀过一条鲨鱼的人,才被大家** 为已经成年了,够资格当个渔人了。于是,这钓鲨作 业又成为西沙少年进入渔人行列的一个非正式的考核 项目。 沙沙**刚满1 5岁。在**熏风和热带太阳的 沐浴下,他已经长成一个身材匀称、肤色黝黑、机巧 而勇敢的少年。他早就在盘算:怎样度过自己的15岁 生*?答案很快就出来了:约上两个小伙伴,驾驶渔 业队的一条小小的风帆船,去钓鲨鱼。这两个小伙伴 ,一个叫阿牯,一个叫福海,都比沙沙小一岁。不过 这计划暂时还得瞒着家里。这倒并不是因为钓鲨作业 要冒风险,沙沙的父母都是西沙渔人,他们也是在风 浪中搏斗了半生的,他们并不担心自己的孩子闯不过 这道关口;而是因为近*风声不大对头:上级早就通 知,有一支来历不明的太平洋特混舰队正在这一带海 面附近出没,蠢蠢欲动,我们所有渔业队出海生产, 都要提高警惕,尤其不要单船作业。 这是五月初的一个晴天,属于中国***好的天 气之一。一大早,沙沙就醒了。他蹑手蹑脚爬下了竹 *,披上一件白褂子,又从竹*下面拖出昨晚早就准 备好的一柄磨得飞快的利斧,光着脚*子往外跑。他 居然一点儿声响也没有发出就到了外面。 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清新的海风吹来,睡意一 眨眼就全吹跑了。沙沙把沉重的斧头扛在肩膀上,跑 到阿牯家门口,轻轻吹了一声口哨。立刻,窗户裂开 一道缝,探出一个黑瘦黑瘦的、机灵的少年的脑袋。 他招招手,阿牯转眼来到了跟前,只穿着一件红背心 和一条蓝裤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