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
作者: 梁启超|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儒家哲学
ISBN: 9787507559262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儒家哲学是什么 “哲学”二字,是日本人 从欧文翻译出来的名词。我 国人沿用之,没有更改。原 文为Philosophy,由希腊语 变出,即爱智之意。因为语 原为爱智,所以西方人解释 哲学,为求知识的学问。求 的是最高的知识、统一的知 识。 西方哲学之出发点,完 全由于爱智,所以西方学者 ,主张哲学的来历,起于人 类的好奇心。古代人类,看 见自然界形形色色,有种种 不同的状态,遂生惊讶的感 想。始而怀疑,既而研究, 于是成为哲学。 西方哲学,最初发达的 为宇宙论、本体论,后来才 讲到论理学、认识论。宇宙 万有,由何而来?多元或一 元,唯物或唯心,造物及神 是有是无?有神如何解释? 无神如何解释?……是为宇 宙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 此类问题,彼此两方,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辩论 终久不决。后来以为先决问 题,要定出个辩论及思想的 方法和轨范。知识从何得来 ?如何才算精确?还是要用 主观的演绎法,先立原理, 后及事实才好?还是采客观 的归纳法,根据事实,再立 原理才好?这样一来,就发 生论理学。 再进一步,我们凭什么 去研究宇宙万有?人人都回 答道:凭我的知识。但“知 识本身”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若不穷究本源,恐怕所研 究的都成砂上楼阁了。于是 发生一种新趋向,从前以知 识为“能研究”的主体,如今 却以知识为“所研究”的对象 ,这叫作认识论。认识论发 生最晚,至康德以后,才算 完全成立。认识论研究万事 万物,是由知觉来得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