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典(10第三野战军征战纪实)](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712/14/20220712144140789.jpg)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战典(10第三野战军征战纪实)
ISBN: 9787506397681
李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军事术语与军事志研究室副主任,大校军衔。军事学博士。1970年生于山东济南,1989年入伍,荣立三等功3次。从事军事科研工作二十年来,先后参加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纂等重大课题,出版了20余部共计360余万字的军事著作。
1.苏中战役 1946年7月上旬,国民党军调集58个旅约46万人 大举进攻华东解放区。 作为华东解放区东南前哨的苏中解放区,南濒长 江,北连淮阴、淮安,东临黄海,西抵京杭大运河, 直接威慑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是国民党军进攻的主 要方向之一。 蒋介石命令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 指挥5个整编师(军)15个旅约12万人,集结于长江 北岸南通、靖江、泰兴、泰州一线,企图先占如皋、 海安,尔后再沿通榆公路和运河一线向北攻击前进, 配合向淮南、淮北进攻的国民党军,夹击苏皖边解放 区首府淮阴。 这时,华中野战军驻守海安、如皋一线的部队是 第1、第6师和第7纵队,共19个团3万余人。 国共双方兵力对比是4比1。 蒋介石得意忘形,扬言要“在7月中用两个星期 夷平苏北解放区”。部署就绪后,便优哉游哉地带着 夫人宋美龄到庐山避暑去了。然而蒋委员长做梦也没 有想到,等待他的是粟裕的当头一棒。 当苏中大地战云密布时,中央军委曾设想:以晋 冀鲁豫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进击豫东、津浦(天津— 浦口)铁路徐州至蚌埠段;以华中野战军由苏中西出 淮南,进击津浦铁路蚌埠至浦口段,作为策应。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认为,苏中地区物产丰富 ,补给方便,部队指战员多系苏中人民子弟兵,熟悉 地形、民情,在苏中作战更为有利,遂向中央军委建 议: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作战,尔后出击淮南。 7月4日,中央军委采纳了这一建议,指示:胶济 、徐州、豫北、豫东、苏北等地国民党军可能同时发 动进攻,我先在内线打几仗,再转外线,在政治上更 为有利。 “对付敌人,不单斗力,更要斗智。”面对四倍 于己的敌军,粟裕信心百倍,苏中战幕尚未拉开便显 示出运筹帷幄的能力。 10日,江苏海安,华中野战军司令部作战会议正 在召开。会前粟裕刚刚得到情报:敌人可能在15日同 时进攻黄桥、如皋、姜堰、海安等地。 粟裕认为:“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等敌人攻到 跟前再抵御就晚了。不能硬拼,只能巧取。” 在分析了当前敌情后,他提出发起宣(家堡)泰 (兴)作战,把初战的战场选择在苏中解放区的前部 地区,把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也是最骄傲的蒋介 石嫡系整编第83师作为首歼对象,并一改我军诱敌深 入的传统战法,决心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大胆歼敌 于进攻出发地。 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甚至是有悖常理的决策。后来 的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完全符合实际,完全出乎敌人 的预料。粟裕回忆道: 对于敌人的几个进攻出发地,我们作了如下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