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下层:日本的社会阶层与贫困遗传

新下层:日本的社会阶层与贫困遗传
作者: [日] 桥本健二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新下层:日本的社会阶层与贫困遗传
ISBN: 9787523603666

作者简介

[日] 桥本健二,1959年出生于日本石川县,东京大学教育系毕业。现任早稻田大学人类科学学术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阶层论。著有《中流崩坏》《新型日本阶级社会》。

内容简介

是谁在支撑富足的多数派的生活 因《富裕的社会》和《不确定的时代》等著作而闻名的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指出,“下层阶级” 一词将“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的美国社会不再是由极少数成 功者所支配的社会,而是由“富足的多数派”所支配的社会。这一多数派中包含了不同职业的人,由位于上流或中 流的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收入稳定的个体经营者、技术人员、拥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农民等组成。虽然这些人在数量上不一定占多数,但是由于其他群体的人很少参加选举,所以在投票者中,这些人就成了多数派。因此,政治 家会想要满足“富足的多数派”的要求。 多数派的这些人对于收入差距十分宽容。在这个多数 派中,虽然也有许多不是富裕阶层的、收入水平一般的人, 但为了能保持自己现有的收入,他们必须对其他人的高收 入保持宽容。因为一旦他们同意对富裕阶层的收入进行征 税之后再分配,那么就相当于为之后对不那么富裕的他们 进行增税开了先河。 但是,支撑着“富足的多数派”的生活的是其他阶级。 他们的生活是由各种各样服务于消费者的劳动者来支撑的。 具体来说就是(酒店等的)门童、家政服务员、道路清洁 工、垃圾回收工、门卫、电梯工等。但是,这些劳动者都 需要听从他人的命令,他们的工作是“重复的、枯燥的、 劳累的、痛苦的、令人厌烦和感到屈辱的”。社会上对这些 工作的评价很低,从事这些工作的劳动者能拿到的工资也 十分有限。 加尔布雷思指出,“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明确现代经济社会的基本事实之一:在我们的经济中,被所有人嫌弃 的、辛苦的工作是贫穷的人必须去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 下层阶级的人在承担这些工作。为了能简洁地表现出:①如 果没有这些人承担这些工作,社会将无法运转;②承担这些 工作的人正处于贫困状态,加尔布雷思使用了“功能上不可 缺少的下层阶级”(the functional underclass)的说法。 此外,主流派的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发表了诸 多服务于“富足的多数派”的言论。比如,“政府的介入是 有害的,让富裕的人追求更多的财富对社会来说是有益的” 等。同时,削弱社会大众对于贫穷阶层的责任感,比如, “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下层阶级,其贫困是他们自己 招致的,没有必要对他们实施救济”。 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的美国社会由两种要素组成,即 “富足的多数派”(其中包含富裕阶层和过着普通生活的人)和 “从事底层劳动、服务于多数派却得不到回报的下层阶级”。 根据克罗普顿和艾德格的主张,下层阶级并不是在现代 社会中产生的新阶级类型,而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经常存在 的阶级。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劳动者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下层阶级,资本主义如 果想长期存在并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就需要让劳动者 阶级过上像样的生活,以继续保持其劳动力;就需要至少 能够保障劳动者阶级生育和养育下一代的能力。因此,给 劳动者阶级的工资必须至少要能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 看病、结婚生子等。但是,下层阶级并没有得到可以保障 这些方面的工资。也就是说,作为劳动者阶级的必要条件 并没有充分得到满足。 像这样,作为劳动者阶级的必要条件没有得到满足的低薪资劳动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他们是被称为日工的日雇用劳动者、不知何时会被开除的临时工以及只能获得零用钱 程度工资的住宿店员等。在现代日本,他们是由兼职员工、 派遣社员等组成的非正式员工。 渺茫的希望是什么 确实,他们的现状极其灰暗。但是,他们也有希望。这是因为下层阶级男性隐藏了一种可能性——他们可以成为改变日本现状的中坚力量。 让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差距的现状以及消除这种现 状”这一设问所得到的回答(图 4-13)。在资本家阶级和新 中产阶级中存在一种倾向,即他们中的多数人始终不愿意 承认“在如今的日本社会中,收入差距过于悬殊”这一事 实。相反,下层阶级男性却表示完全认同这一事实。如果 再加上选择“基本上认同”的人,这一比例达到了 89.4%。 回答“完全认同”的人占 42.6%。他们对于日本现状的评价 可以说是十分准确的。 对于现代日本的贫困阶层,有 81.3% 的下层阶级男性不 赞同“陷入贫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这种“自我责任论”, 他们认为“陷入贫困的原因是社会机制存在问题”。由此可 以看出,下层阶级男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从“自我责任论” 中脱离出来(仅限于贫困方面)。与此相对,资本家阶级和 新中产阶级等始终不愿意承认贫困是社会机制导致的。 此外,有 79.2% 的下层阶级男性完全支持通过对生活富 裕的人进行征税,以及提高贫困阶层的福利待遇,来实现 收入再分配。与此相对,对于收入再分配持消极态度的是谁呢?资本家阶级持消极态度是理所当然的,其次是新中 产阶级。但令人惊讶的是,就连正规劳动者阶级也几乎与 资本家阶级站在了同一阵营。“富足的多数派”认为,一旦 认可对富裕阶层进行征税以实现收入再分配,之后就很可 能会波及自己(对自己所属的阶层也进行征税)。这让我想起了第二章中曾经介绍过的加尔布雷思的观点:他们“对 富裕阶层的高收入十分宽容”。 精彩的莫过于受访者对于“无论原因是什么,只要 存在生活困难的人,国家就应该负责照顾他们”这一观点 的态度。“无论原因是什么”这一前提,实际上就是在要求 国家对于生活困难的人实施无条件救济。所谓无条件,表 明就连因为懒惰而导致贫困的人也可以成为被救济对象。 即便如此,下层阶级中仍有 68.8% 的人对此表示赞同。资 本家阶级、新中产阶级以及正规劳动者阶级之间则统一了 立场,只有 40% 左右的人对此表示赞同。也许下层阶级与 “富足的多数派”正好相反,在他们看来,如果将“由于懒 惰而陷入贫困”看作这些人自己的责任,从而抛弃他们的话,很可能会波及自身,就连自己的贫困也会被放任不管。 在当今日本,既没有代表下层阶级的有力政党,也没有代表下 层阶级的工会等团体。如今,下层阶级在政治上并没有发 言权。他们经常孤立存在,很难形成组织。但是,他们对于社会的不满以及正当的愤怒可能会成为“向改变社会迈 出第一步”的充分动机。如果能将下层阶级的人组织起来,那么他们可能会对日本的政治产生很大影响。青年和中年下层阶级男性是日本的希望。 何谓新下层? 日本的新下层是指日本长久以来难以脱离贫困状态的阶级。 1.当老无所依的危机感提前向中青年转移时, 当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降低、贫困遗传现象日益加剧时, 当贫富阶层就“贫困阶层是否值得救济”这一议题站在对立面时, 当养老金无法满足退休人员的生活所需时, 直面这些现实的新下层,该如何自救? 2.桥本健二为什么说“当人们对未来不抱有‘希望’时,就可以变得幸福”? 3.日本社会格差扩大、阶层滑落的现实是怎样的?贫困又是如何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洞察日本社会阶层的流动及其背后的原因能给朝不保夕的打工人带来何种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