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文学史上著名的父爱创伤故事](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802/12/20230802120028757.jpg)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8.80
折扣购买: 父与子:文学史上著名的父爱创伤故事
ISBN: 9787511744432
埃德蒙·戈斯(Edmund Gosse,1849-1928),英国诗人、作家、文学史家、文评家。 代表作有:《父与子》(Father and Son)、《桌上的书》(Books on Table)、《图书馆私语》(GOSSIP IN ALIBRARY)、《十八世纪文学史》(A History of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ture)、《易卜生传》(Life of Ibsen)、《杰里米·泰勒传》(Life ofJeremy Taylor)、《面貌和印象》(Aspects and Impressions)等。
第一章灵魂深处的力量 这本书记录的是两种气 质、两种内心,甚至是两个 时代的斗争。斗争的结果, 不可避免地造成两者的决裂 。这里讲述的两个人,一人 生来就要飞回起点,而另一 人则身不由己地要被带向前 方。有时,两人都无法用同 样的语言沟通;他们从未怀 揣共同的希望,当然也不会 为共同的渴望所激励。但至 少,即使在最后时刻,没有 一个人对另一方表现出怠慢 ,也未以一种可悲的迁就审 视对方,这对生者而言无疑 是种慰藉。两人之间的情感 ,不断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 ,相比之下健康、命运或环 境引起的变化已无足轻重。 两人都笃守一个信条:血浓 于水(紧密的家庭关系必须 得到珍惜和维系),这也算 是一种慰藉吧!虽然这种慰 藉令人唏嘘感叹,但不管怎 样,终究是一种慰藉。若非 如此,本书的故事也就无从 谈起。 两人的摩擦发端很早, 但显然不可能在作者的婴幼 儿时期。为了让读者了解两 个人的情况(非同寻常)和 大致的气质(也许天生就是 对头),有必要在开篇时尽 己所能进行一番回忆,以期 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画面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 就是为了尊重家族传统,作 者在讲述故事中还做了一些 必要的解释。 父母都是清贫、温厚之 人,年事已高,孤独、敏感 ,而且清高——虽然他们都 未意识到这一点。两人都属 于所谓的中产阶级,有一个 共同之处:祖辈都曾在18世 纪时大富大贵,只是后来家 族逐渐没落衰败了。这两个 家族,都是在健康方面先出 了问题,才导致财富的衰败 。父亲的家族,衰败的过程 缓慢持久;而母亲的家族, 衰败的过程则快速迅捷。外 祖父生来富有,19世纪初结 婚不久,就在北威尔士的斯 诺登峰。的山坡上买了一小 块土地,过上了似乎有些骄 奢的生活,养了一群猎犬, 享受着挥金如土的快乐。他 的妻子,对他过这种大手大 脚的生活并不反对。他有三 个孩子:我母亲和两个弟弟 。他声称自己是卢梭“、的 信徒,极力督促孩子们接受 教育,这也算是他性格中屈 指可数的优点了。但他自己 却难以笃守《爱弥儿》的教 导,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 雇用了家庭教师教授卢梭一 心想要阻止的课程——历史 、文学和外语。 母亲是外祖父的掌上明 珠,能让她出人头地是他最 值得炫耀之事。她学习希腊 语、拉丁语,甚至还接触了 一点希伯来语。但最重要的 是,她学会了独立思考,这 也直接导致了在一些关系重 大的问题上,总与她那随和 、奢侈和放纵的父母势不两 立。母亲到了30岁,在回顾 人生时,曾私下里写过这样 的话:“回想起来,我从未 有过一刻不挚爱宗教。”她 的想法与众不同:“如果必 须追溯自己献身宗教的起端 ,我最初的愿望和尝试应该 开始于婴幼儿时期。假如要 把我的悔改一直推迟下去, 直到我不再犯下罪过,那么 ,我就永远都不可能献身宗 教了。”当时,如很多年轻 人一样,她的道德意识已然 复苏,因此,她对父母恣意 妄为地寻欢作乐深恶痛绝。 外祖父因毫无节制且肆无忌 惮地挥霍,最终败光了家业 ,不得不卖掉地产,过上了 一贫如洗的生活,母亲是家 里唯一不为这种衰败而感到 懊悔之人。而我,尽管外祖 父的所作所为实在有些离谱 ,可以说罪孽深重,但我想 ,自己应该还会喜欢他的。 可惜他80岁去世时,我才9 个月大。 就宗教信仰而言,父母 几乎是沿着同样的路径走到 了同一地点,这种人生交集 ,也算冥冥之中的定数吧。 母亲最初入的是英国国教, 而父亲则起源于卫斯理宗, 两人都在未征求对方意见的 前提下,体验了千奇百怪的 神学经历后,不约而同地对 新教的所有教宗取得了几乎 完全一致的态度:于超然孑 立和毫无偏见之中,投入自 我冥思。父母所认同的那些 教宗,应该行走于光明之中 。而每个与他们意见相左的 宗教,都几乎确定无疑地滑 落到其宗教界限的边缘,那 里漆黑一片,父母是永远不 会跟随的。因此,通过不断 抉择,两人完全出自个人意 愿,将自己关在了任何新教 的大门之外,最终只与一些 与他们持同样观点的极端加 尔文宗的信徒聚会,他们一 致奉行的是所谓的“摒弃”信 念——摒弃牧师、摒弃仪式 、摒弃节日、摒弃任何形式 的教堂用品。只有上帝的晚 餐和研习《圣经》,才能令 这些古板苛责的灵魂凝聚成 一体。他们互称“弟兄”,是 外界把他们夸大为了“普里 茅斯弟兄会”。P1-4 传记 名家 埃德蒙·戈斯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