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年之别:欧阳予倩集外文档](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50102/12/20250102124312652.jpg)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98.00
折扣购买: 念年之别:欧阳予倩集外文档
ISBN: 9787108079060
再见欧阳予倩(节选) 高音 欧阳予倩是中国戏剧的现代形象,是中国话剧开天 辟地的功臣。欧阳予倩的艺术人生贯穿近现代中国的历 史,他的观念与实践时时刻刻影响着社会与时代。中央 戏剧学院编纂的1990年版六卷本《欧阳予倩全集》对于 欧阳予倩的文化影响传播功不可没,但受时局条件所限 ,还有大量散佚的文章、著述、演讲、谈话等,未收入 1990版全集,六卷本全集存在全集不全的问题。作为欧 阳予倩原工作单位和1990年版《欧阳予倩全集》的编纂 单位,继承老院长衣钵,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在深入欧 阳予倩研究的基础上辑佚、整理、重编一部尽可能巨细 无遗的《欧阳予倩全集》,是我们要完成的使命。《念 年之别:欧阳予倩集外文档》是中央戏剧学院在重编《 欧阳予倩全集》过程中的部分辑佚,我们及时展示给读 者,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从这些文字中了解和体会我们的 文化先驱者欧阳予倩的甘苦、胸襟与抱负。 近代以来,从事话剧的大都如洪深所说是文化运动 上的战士,对他们而言,戏剧是社会事业,自然会承受 社会变革更多的影响。他们承担起中国戏剧的开路工作 ,是建设中国话剧的先驱,是剧场革命的中流。身为旧 家子弟、留日学生,欧阳予倩是中国近现代戏剧界最活 跃的人物之一。欧阳予倩记录他前半生的自传体回忆录 《自我演戏以来》被誉为“一部近代中国戏剧变迁史” 、“一部形象的早期剧运史”。他1917年加入南社,是 南社“以剧而负盛名并具有新思想的人物”。他“不慕 名利,不考洋进士,尽把戏剧当做光荣职业。在当时那 样的半封建社会是要经过很多斗争,受很多委屈的”。 他不仅在新剧、旧剧都有地位,更为现代戏剧运动走南 闯北。《怎样完成剧运?——告广东剧艺实习班诸生》 是本书收入的一篇欧阳予倩讲演稿,写作于1929年欧阳 予倩受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济深委任主办广东戏剧研究所 时期。广东戏剧研究所是近代中国戏剧研究实验机构, 研究所的工作计划是整理国剧、介绍欧洲戏剧、创制新 歌剧、组织模范剧场、组织小剧场、组织演员养成所等 。开办演剧学校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实践的话剧教育工作 。后因经费不足,演剧学校改为剧艺实习班。面对广东 剧艺实习班诸生,欧阳予倩慨然陈述:“戏剧运动是革 命运动。戏剧运动者是革命者。戏剧运动,是循着一定 程序策略,去推翻旧时的戏剧,来建设适时代为民众的 戏剧的事业。所以,颓废软弱之辈,不配做戏剧运动; 头脑腐旧者,不配做戏剧运动;没有牺牲精神的,不配 做戏剧运动;性情享乐者,不配做戏剧运动!”中央戏 剧学院建院时期第一任副院长、与欧阳予倩院长亦师亦 友的戏剧理论家张庚,1981年受欧阳敬如的邀请为《欧 阳予倩戏剧论文集》撰写序言。张庚认为,欧阳予倩他 们从事戏剧活动,往往并不局限于戏剧艺术本身,而是 怀着救国救民、启迪民智的目的。“因此,他们在从事 戏剧运动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从事政治活动。他们这种 眼光远大的精神,对我们这些下一辈人也是有深刻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