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原来情深,最是孤独: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ISBN: 9787516827352
纪云裳,青年作家,出版有《优雅女神赫本传:岁月从不败美人》《婉约词女李清照传:世有一人,如美景良辰》等书。作者文字清丽,思想远瞻,善于用轻柔冷峻的文字抚平世间那些苍凉与痛。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 拟古决绝词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②。 等闲③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心人易变④。 骊山语罢清宵半⑤。 泪雨零铃终不怨⑥。 何如薄幸锦衣郎⑦, 比翼连枝当日愿⑧。 【笺注】 ①拟古决绝词:拟古:模拟创作。决绝词,即抒写与心上人断绝情义,永不相见的诗词。如汉代才女卓文君的《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②何事秋风悲画扇:汉成帝时期,失宠的班婕妤为避免被赵飞燕姐妹迫害,只能请求居住深宫,青灯度日。在所写的《怨歌行》中,她以团扇自喻,感叹秋凉被弃的命运:“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后来,团扇也成了文学作品中女子失宠,年华老去的象征。 ③等闲:轻易。 ④却道故心人易变:化用南朝诗人谢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句意:“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 ⑤骊山语罢清宵半:骊山,指骊山华清宫长生殿,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七夕盟誓之地。语罢清宵半,化用白居易《长恨歌》句意:“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⑥泪雨零铃终不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入蜀,被迫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杨贵妃被赐死前曾留下遗言:“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平定叛乱后,唐玄宗北还途中夜遇风雨,听风雨吹打銮驾上的金铃,铃音又在山谷中激荡不息,凄凄不可闻,遂作《雨霖铃》以寄哀思。 ⑦薄幸锦衣郎:代指唐玄宗。薄幸:薄情,负心。 ⑧比翼连枝当日愿:指唐玄宗喻杨贵妃昔日的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译文】 人与人之间若能永远保持初见的美好,那么就不会有遗弃和怨恨出现。分明是你轻易变了心,却说是我的心发生了改变。 骊山的长生殿里,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七夕夜半立下盟誓,要永远不离不弃。马嵬坡兵变时,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后平乱北归,又作《雨霖铃》寄托情思,杨贵妃若能听到,心中的怨恨也应该可以消解。只是变心的你,还不如薄情的唐玄宗,他尚能记得那个比翼连枝的心愿,而你已经把当初的誓言全都忘记了。 【赏析】 无疑,这首词是纳兰笔下流传最广的作品。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喜爱这样的句子,因为我们可以映照自身的情感,也因为它毫无匠气,是纳兰的情感从内心到笔端的自然流泻。如此,这首词便超越了普通闺怨词的范畴,从而达到了传世佳作的高度。在副标题中,“决绝”两个字,已有裂帛之音,响彻心空。 这首词,还有另一个刻本。另一个刻本的副标题则是:“拟古决绝词,柬友”。这个“友”,正是彼时南归的顾贞观。纳兰将这首词放在信封里,寄给他最好的朋友看,就像顾贞观会在江南早梅盛放的时候写信到京城,信封里装着带有梅花清香的新作。 唐代元稹也曾用乐府行体写过三首《古决绝词》,其一为: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可知。 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又一个变心的故事。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你若无心,我便休。元稹笔下的女子,面对负心人,可谓快刀斩乱麻,以决绝的姿态保全了自己的尊严。但字句里依然带着咬碎银牙,甩袖而去的意难平。 的确,对于大多数古代男子而言,他们有诗,有酒,有朋友,有游历山川、博取功名的机会,爱情或是锦上花,或是雪中炭,绝非生活的全部。而对于寻常的古代女子来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萧红语)心底再深的委屈与怨恨,也要托男子之口才能得见天日。她们爱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她的整个世界。许多人甚至在漫长的等待里失去了自我。决绝词,就是令其找到自我的载体。 想起王尔德说,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如果爱是单项选择,那么这种浪漫,应该正是因为可以获得某种自由吧。即便是卓文君,在司马相如变心后,可以用才华让夫妻关系破镜重圆,却也忍不住叹息:“郎啊郎,下辈子巴不得你为女来我为男。”班婕妤,名门闺秀,才德兼备,却也为汉成帝低到尘埃里,被弃之后,在心底把自己当成一个“物件”,文字里渗透了幽怨与不甘。 杨贵妃,她的美貌令六宫粉黛无颜色,同样摆脱不了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泪雨零铃终不怨”,真的是因为她认为自己诚负国恩吗?未必。 谁让那个在马嵬坡赐她孤身绝境、三尺白绫的人,也是那个在华清宫给她柔情蜜意、三千宠爱的人。剥落一切的光芒和身份,她不过是一个为爱燃烧的小女子。在将死的那一刻,她便已经心如死灰。不怨,是认命,也是放下。 于是,再反观纳兰这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宁愿在心里修建庙宇,将爱情虔诚供养的男子,无论其文其人,都值得为之钟情。\" \"1.青年作家纪云裳全新力作。 2.本书形式新颖,不同于词传或单纯的诗词赏析,而是通过纳兰容若的词将纳兰容若一生的经历串起来,二者相辅相成,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纳兰词和纳兰容若的一生。这种写作形式是其他书没有的。 3.清初第一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容若经典诗词赏析。 4.一本书读懂纳兰容若的深情与孤独。 5.至死不渝的爱情,逃不过生离死别;情同手足的友情,躲不过岁月变迁。纳兰容若的一生,因多情而敏感,又因深情而孤独。 6.书后附纳兰容若手札、年表,了解一个诗词之外的、完整的纳兰容若。 7.愿读者可以在书中映照自身,拥有直面人生中爱与孤独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