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化震撼之旅
作者简介
莎莉·亚当森·泰勒(Sally Adamson Taylor),成长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从童年时期就与内战所遗留的伤痛抗争。1970年毕业时,担任《波士顿大学新闻报》的责任编辑。随后几十年来,一直在国外生活,在巴黎和中国香港都有她的栖身地。曾为众多出版物撰稿,包括《亚洲华尔街日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曾骑单车游览葡萄酒之乡法国,并撰写了一本旅行指南,名为《法国的葡萄之旅》。50岁时她爱上了航海,现在她又从文化的另一个角度——水——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内容简介
如果你了解了法国人在公共场所和私下里都是如 何看待自己的,你就不会感到那么强烈的文化震撼了 。为了撰写本书,我翻阅了很多有用的书籍和资料, 其中雷蒙德·卡罗尔在《文化误解》一书中的独到见 解给了我最多的灵感。卡罗尔博士是一位法国女性, 其丈夫是美国人。她从事人类学研究,并在研究文化 态度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种避免错误认识的有效途径 。 卡罗尔博士说,文化分析是一种谦恭的行为,在 这个过程中你要试着让自己暂时忘掉你本来看事情的 方式,换一种新的方式,尽管你明明知道你永远都不 会适应这种新方式。一个人有可能在另一种文化里生 活了很长时间而根本不能理解这种文化。人们极易把 复杂难懂的情况看得过于简单。但当你确实弄清楚了 另一种文化的人们为什么那样待人接物时,你便会惊 奇地感叹到,“啊,原来如此!”一旦你明白了,你 的态度马上就会改变。你明白的越多,文化差异带给 你的乐趣也就越多。 就像雷蒙德·卡罗尔所解释的一样,“……文化 分析除了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以外,其中的一个好处 就在于能够把不同文化之间所产生的种种误解转变成 一种趣味无穷的对于另一种文化的无尽探索,而这些 文化误解原本曾是时而使人们深受伤害的根源。” 希望你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爱上法国人,并且永 远爱他们。 法国人和你 不同的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从最 根本上来说,适应法国的生活要看你对于模棱两可情 况的容忍程度。在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肯定会遇上很 多拿不准的情况,很多时候你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任何 事情,却发现结果你一无所获。如果你曾经有在异国 文化环境中顺利生活的经历,那么你算是比较幸运的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生活在使用另外一种语言的异国 他乡,请你继续读下去。 了解一种文化,其难度就如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一样。如果你想学好它,就必须得谦虚。你得认识到 你的思维模式和表现方式并不是我们个性当中独特的 东西,并且也不是被所有的人所广泛认同的礼貌或合 理的东西。有这样的思维模式和表现方式仅仅是因为 妈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 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在一个地方完全正确的行 为方式,在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就是错误的。法国人有 那样的行为方式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就如同你妈妈有 她的做事方式也是有理由的一样(反过来又是你的方 式)。 我们通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 以至于我们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做出一定的解释。 但是,当我们接触另一种文化的时候,你会非常惊奇 地发现,这些规则发生了变化。 大部分人是通过观察而获得这些新的规则的。比 如说,餐桌礼仪,包括我们所使用的餐具,如何使用 ,以及我们的胳膊、胳膊肘、手和嘴巴应该有什么样 的动作。在法国,所有这些餐桌礼仪的基本要素你都 要重新定位。 法国人就餐时一般是右手握刀,左手握叉。这跟 英国人类似,但跟美国人恰恰相反。但在这一点上法 国人并不刻板。他们有时候在吃意大利面时也是右手 握叉,左手握勺。法国人并不看重这一点。但大声喧 哗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尤其是在拥挤 的小餐馆里。 在纽约,人们说话时常常需要提高嗓门,以盖住 周围的噪音,这样对方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法国 ,这从来都是没有必要的。法国人认为,人们在用餐 时应享有一边低声私语一边享用美食的权利。他们在 外用餐时总是尊重其他用餐者的这种权利,从不高谈 阔论,即使在餐馆也是如此。当你在法国的时候,要 记得尊重法国人静静地享用美食的权利哦。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