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焦虑分子(精)/知心书

你好焦虑分子(精)/知心书
作者: (法)阿兰·布拉克尼耶|译者:欧瑜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2.70
折扣购买: 你好焦虑分子(精)/知心书
ISBN: 9787807681465

作者简介

阿兰?布拉克尼耶 Alain Braconnier 精神分析医师,巴黎***—伯麦尔研究中心(Centre Philippe-Paumelle)负责人,已撰写并出版《情绪的性别》(Sexedes émotions)和《青少年指南》(Guide de l’adolescent)。

内容简介

然而,这种区分也是有局限性的。例如,现在我 们已经知道,从大脑的层面来看,对事件的非真实感 知(比如害怕遭到侵凌)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和对同一事 件的真实感知(有人侵凌你)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激活 的大脑区域是相同的。 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就像是 一种内部的未知危险发出的信号,我们的意识感觉到 了这种危险;而恐惧则相反,令我们感到恐惧的是一 种外部的确知危险。焦虑体现的是一种来自内部的求 救信号,这类求救信号并非像不停哭闹的婴儿一般是 发送给别人的,而是发送给我们的“自我”,目的是 让这个“自我”调动所有的内部资源来重建摇摇欲坠 的秩序。如果意识没能完成这个重建的任务,混乱就 会继续,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持续的过度兴奋,也就是 “不确定将来时的齿轮”。焦虑由此而形成,直到这 个危险得到确认和控制。 哲学家让·布伦(Jean Brun)是这样定义焦虑的 :“焦虑正是产生于不相协调的体验,个体对这个世 界提出的关于自己来源和去向的各种疑问与这个世界 所给出的答案之间的不相协调:透过这种不相协调, 所有已知确定的参照无不成为维度和习以为常残留下 来的可笑观念。因此,在焦虑的情绪中,我们所质疑 的,*多的是自己而非这个世界。” 显然,焦虑者比其他人*容易*到焦虑的困扰, 也*容易感到害怕。焦虑性格还是焦虑症? 研究性格,一来是为了表明我们或好或坏,或令 人舒服或令人讨厌的各种态度,是可以辨别并具有一 致性的,而且在我们的一生中往往是稳定的;二来是 为了尝试对这种一致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加以解释. 性格是对符合其思维方式和习惯性行为的主体所做出 的一种总体描述。性格会让我们这样来描述自己,“ 我就知道自己会这么说”,或者这样来描述某个亲朋 好友或同事,“他是个特别焦虑的人”或者“他是个 忧郁的人”。当一种性格具有了某些特殊的、固化的 和单形性的走向时。它就具有了“病理”特征,相较 于正常人格而言,这些走向有的出现发展异常(比如 焦虑者会对一切事物进行负面的预期),有的则发展 不足(比如焦虑者往往表现得缺乏自信)。 与性格相反,即便是具有“病理”特征的性格, “病症”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而且这种结束仅 仅是暂时性的,因为病症会在一生中反复出现。 显然,某种性格和某种病症之间是有联系的。例 如,专家们所说的“逃避型人格”主要牵涉那些害羞 、异常敏感和**缺乏自信的对象,这些人往往比其 他类型人格的人要*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 继承弗洛伊德一派的“悬浮性焦虑”和皮埃尔. 让内(pierre Janet)的“特质焦虑”概念,当代的一 位专家,哈格普.阿吉斯卡尔(Hagop Akiskal),在 1985年提出了“广泛性焦虑气质”的说法,指的是所 有人类情绪的夸张状态。具有广泛性焦虑气质的主体 ,其焦虑情绪以一种潜伏状态出现并持续终生,但其 间会断断续续,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病症表现: 忧惧,表现为在方方面面无法控制的忧虑状态, 无来由的不安全感、对坏消息或不幸的预感、过度警 觉和无法放松。 P5-7

焦虑……揉皱纸团般紧迫人心的……可怖长夜中阵阵袭来的恐慌。

·幽默感从来不属于你;

·情绪像滚水,沸腾易怒;

·内心被恐惧撕咬,经常失眠一整夜;

·不想睡觉的时候,却睡着了;

·面对未来,悲观是你的底牌;

·向着梦想开拔的过程中,却距离内心的平静越来越远

……

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与焦虑相伴,而其中的**焦虑者,必须依靠服用药物才得以疏解。焦虑是如何作用于我们自身的?如何有效走出焦虑情境?如何处理焦虑的家族性遗传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焦虑发挥出其积极的一面——使你变得*好,***?在《你好,焦虑分子!》一书中,法国心理学家阿兰?布拉克尼耶为我们全面揭示了焦虑的形成机制,以及避免病理性焦虑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