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黑塞传(精)
ISBN: 9787532163571
金霁雯,笔名三一,198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法语系。翻译工作者,诗歌写作者,“女上海诗国”成员,艺术策划人,“海伯里安文化艺术”创始人。
“作家在写小说时习惯于将自己当做上帝,能够 对所有人的命运了如指掌、一览无遗,并且像上帝亲 历般进行讲述,毫无掩饰,所以在那里一切都是本质 性的。如此这般,我是做不到的,就好像他们也不能 。但是我的故事之于作家自己的意义要比之于其他人 来的*为重要。因为它是我亲历的,是一个人的历史 ——不是虚构或者有可能的,理想化或者会莫名消失 的,而是一个真实的、***的活生生的人。正是 这个千真万确存在过的人,毋庸置疑,他是真实的, 尤其是在**,他的同胞正遭到屠杀,大量的人在死 去,虽然他们每一个都是大自然珍贵且***的漫 笔。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一些独特的生命体,那么一颗 **便足以让我们从大地上消失,随后再开始讲述故 事也将变得毫无意义。但是每个人并非仅是自己。他 还是这样一个点,孑然独立,重要而特别,宇宙的种 种现象在他的身上会有那么一次交汇,随后便再也不 现。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的历史都是重要、永恒、神 圣的。这也是为什么只要以某种方式活过,完成了自 然之意志的人,都是非凡并且值得关注的。这些人的 精神已有了形状,他们肉体承*着苦痛,每个人背负 着赎罪者的十字架。”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是其自身的写照,一场自我 分析,一种自我解读。很少有作家无论写什么体裁的 作品,都会将自己当做素材。我们很容易便能辨认这 段文字描写的是谁:“年轻……瘦削,高个子,身着 破旧的小学生**,眼神黯淡,长着一副愚钝之人的 四肢,辍学……”“只有脑袋的样子早早便已定型。 ”《彼得·卡门青》的年轻作者黑塞如此写道。 在《疗养者》、《纽伦堡之旅》中,赫尔曼·黑 塞选择亲自登场。全集第十二卷,他写下了两百多篇 以《自传随笔》为名的短文,其中包括写于1921年至 1924年,*后收录在《魔术师的童年》中的《略传》 。他的一生留下了超过三万封的书信。许多诗歌本身 便是自我的写照。例如这首写于十四五岁时的早期诗 歌: 这天,我梦见了一个小孩 他的卷发柔软而又轻盈 徐徐春风陪他玩耍 一边唱着各种各样的歌 …… 轻风消逝了 带走了春天,嬉戏还有他的星星 这个金发小孩,就是我, 要是我仍还是个孩子该有多好啊! 1877年7月2*,赫尔曼·黑塞出生于卡尔夫。对 于玛丽·黑塞(MarieHesse,婚前姓氏为贡德尔特) 来说,怀孕晚期的*子让人倍*煎熬。6月初,夏* 已至,她的丈夫约翰纳斯·黑塞(JohannesHesse) 不得不取出他的白色印度圣衣。6月3*,她在*记里 写下:“现在我的肚子很沉,身上还有不少病痛,常 常感到很疼,如果怀的不是双胞胎,那我实在无法理 解这一切了。”生产后的第八天,她继续写 道:“1877年7月2*星期二,在艰难的**过去之后 ,傍晚六点,上帝终于赐给我们一个热望已久的孩子 ,我们的赫尔曼,一个体重不轻、个子又大的漂亮孩 子。他一出生立即就饿了,转动着蓝眼睛找寻亮处, 头自然而然地转向光,一个健康而又强壮男孩的精美 样板。”赫尔曼·黑塞在1924年的《略传》中写道: “我出生在黄昏,自一个炎热的七月之夜诞生,但是 不知不觉,这个我曾热爱、我用一生去追寻的夏*, 只要一想到它的消逝总让我感到忧伤。”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