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富阳](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1230/13/20241230134026348.jpg)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48.00
折扣购买: 苏东坡与富阳
ISBN: 9787550331914
苏东坡的大杭州梦 熙宁三年(1070),苏 东坡三十五岁,在京城任职 。八月五日,遭受时任监察 常务御史的富阳人谢景温的 弹劾,谓东坡在送父苏洵归 葬眉山的路上夹带私货(有 说木材,有说瓷器等),触 犯刑律。虽然后来被证实这 是诬告,但苏东坡已感觉到 京城来自王安石新党的压迫 ,故主动请求外放。王安石 本想给东坡安排一个偏远、 级别低的州府当通判,“中 书不可,拟令通判颍州(今 安徽阜阳,类似副市长)” ,亏得神宗皇帝惜才,“上 又批出改通判杭州”,指定 东坡到杭州这东南形胜繁华 之城。就这样,苏东坡第一 次来到了杭州,来到富阳。 元祐四年(1089)三月 ,苏东坡五十四岁,以身疾 为由乞外放,朝廷命以龙图 阁学士知杭州,七月抵达钱 塘(今杭州)。这是第二次 到杭州,其间也来到富阳。 苏东坡两次官杭,在富 阳留下许多故事,期待钩沉 索隐,这无疑是宋韵的最佳 脚本之一。我会一一道来。 先说一则: 宋人笔记何蘧《春渚纪 闻》有如下一段记载:先生 (苏东坡)元祜四年 (1089),以内相(朝廷 中枢要职统称,如该时东坡 曾任翰林学士等职,到杭州 任职,上述职衔仍保留)出 典余杭(今杭州)。时水官 (相当于杭州水利局局长) 侯临亦继出守上饶,过郡( 应是沿着浙西唐诗之路,即 从钱塘江上溯富春江再抵衢 州至江西),以尝(曾经) 渡江败舟于浮山。遂阴(私 底下)画回江之利以献(改 造计划呈给苏太守),从公 (陪同东坡)相视其宜(实 地考察,分析利弊)。一自 富阳新桥港至小岭,开凿以 通闲林港,或费用不给(之 前大概经费不足),则置山 不凿,而令往来之舟般运度 岭,由余杭女儿桥港至郡( 杭州)北关江涨桥以通运河 。一自龙山闸而出,循江道 过六和寺,由南荡朱桥港开 石门平田,至庙山然后复出 江道,二十里至富阳。上述 有关记载涉及许多地名,须 专业考证,在此我们只需了 解新桥、闲林、小岭几个即 可。闲林港即今余杭闲林埠 ,新桥即今银湖街道新桥村 ,小岭则是位于银湖街道坑 西,今称筱岭,与今余杭区 交界。文中关于闲林港至新 桥的交通,使我们联想到当 下在紧锣密鼓施工的中环北 线连接320国道项目,它就 是一条打通杭州城西至余杭 再到富阳东北的交通大动脉 。其起始于余杭骆家坞,途 经富阳坑西、唐家坞、勤乐 ,在新桥附近与320国道相 接。这条线与千年前苏东坡 谋划的何其相似。千年一梦 ,联结富余,东坡留憾今遂 所愿。 据史料载,时苏东坡已 筹措了部分资金,准备撸起 袖子大干一场了,不料时运 不济,被人给“谀沮”(献媚 上司以阻该工程)了。“时 越尼身死,官籍其资,得钱 二十万缗。公乞于朝,又请 度牒三百道佐用。得请,而 公入为翰林承旨,除林希子 中为代。有谀者言今凿龙山 姥岭,正犯太守身,因寝其 议,而迁用亡尼之资,遗患 之今,往来者惜之。”意思 是东坡请示朝廷同意将亡尼 遗产及出售三百份度牒的钱 用于凿龙山、通小岭。但恰 逢朝廷诏东坡晋京,继任者 是林希,这时有马屁精好事 者与林太守说,此工程冲犯 太守,故搁置。而东坡费心 血筹措到的钱也移作他用, “遗患”至甚。 林希(1035—1101), 字子中,福建人,著有《林 希野史》,与苏氏、王安石 、曾巩、米芾、谢景温等相 熟,但官声不好,是典型的 两面人,如他对苏氏兄弟的 文学素养极力推崇,却又起 草诏书谤贬苏氏兄弟。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