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家培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乌家培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作者: 乌家培|责编:梁雪莹//刘亚平|总主编:张卓元//高培勇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2.00
折扣购买: 乌家培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ISBN: 978754546943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壹 学术领域与学术轨迹概述 我的学术领域主要是数量经济学和信息经济 学,我研究这两门学科主要是在20世纪80—90 年代。我对数量经济学的研究,虽然从20世纪60 年代初期就开始了,但是受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 ,直到改革开放开始时,才有正规的研究,而 1998年, 我年满66岁就退休了,已无研究的条 件了,数量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在当时都是新兴 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但在我国学术界处于一 片空白的状态。我竭尽全力,在开拓和倡导该学 科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先后于1979年创立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和1989年创立中国信息经济学 会,两个学会创立之初都由我任理事长。依靠全 国性学术团体的力量来推动数量经济学和信息经 济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发展。上述两个全国性学会 的成立,都被载入了“20世纪中国经济学大事记 ”。 我对数量经济学的研究是领导交办的任务, 颇有“计划经济”产物的意味。时任*** 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冶方1959年访问苏联归国后上 报***,要开展经济数学方法(全称为“在经 济研究和计划工作中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 ”)研究。为此成立了一个3人研究小组,我任 组长。我提出“学习、宣传、研究”六字方针。 20世纪70—80年代,时任***经济 研究所所长许涤新,领导编制全国经济学3年 (1978—1980)、8年(1978—1985)中长期规 划,要把经济数学方法作为重点学科来发展。在 编制规划过程中,我感到经济数学方法这个名称 与其他学科相比,不像是学科名,*像是领域名 ,于是就向时任***副院长于光远谈 及了这一点,他指示我召集全国经济学界、数学 界、管理学界、工程技术界近30名学者,共同商 讨后, *终由于光远决定改用“数量经济学” 这一命名。之后,我提出了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我认为,数量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 其变化规律性的,经济量有单个量、复合量、综 合体系量(如经济数学模型内各变量和参数的集 合)等,经济问题没有不能量化的,只有一时还 无能力加以量化的。同时,数量经济学在经济学 体系中的地位犹如数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当数学用到经济研究后,还可有新的叫法,如 优选法、统筹法等。我们向苏联学习,也向美国 学习,学习不是照抄照搬,而要去伪存真、洋为 中用,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 指导,走中国独立自主的研究道路,既反对害怕 、拒*数学方法的“数学恐惧症”,又反对滥用 、错用数学方法的“数学狂妄症”,在经济研究 和经济工作中,正确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