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妥协(中国企业国际经贸摩擦案件纪实)

绝不妥协(中国企业国际经贸摩擦案件纪实)
作者: 杨晨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00
折扣购买: 绝不妥协(中国企业国际经贸摩擦案件纪实)
ISBN: 9787521738568

作者简介

杨晨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主任、管理合伙人,全国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担任多个政府部门国际经贸摩擦法律顾问,长期代表中国政府、商协会和企业处理国际争端。其代理的案件三次入选司法部和全国律协“中国律师行业*受关注的事件/人物”;北京市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律师、“一带一路”十佳律师,被国际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评为国际贸易和WTO领域全球及亚太地区“业界贤达”,多次荣登世界法律媒体Who’s Who Legal思想Leader和全球精英榜单。 彭俊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律师协会国际投资与贸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在WTO争端解决案件中代表中国政府,是第*位代理中国政府在WTO出庭辩论的中国律师。作为中国政府的法律顾问全程参加了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代表中国企业主办的瓜达尔港、仰光新城等境外投资项目多次被《法治日报》《商法》等机构评为年度杰出项目和“一带一路”优秀法律服务案例。在国际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的律师排名中,长期排名国际贸易和WTO领域全球及亚太地区第*等级。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为了荣誉而战 美钢联偷袭中国钢铁 北京时间2018 年3 月19 日深夜,春分时节的上海乍暖还寒,天空中飘起小雨,入夜已深,寒意更甚。但在接完一个越洋电话后,宝钢股份总法律顾问沈雁已经完全感受不到春寒的料峭——电话那头,身在美国的律师传来最新消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终止美国钢铁公司(以下简称“美钢联”)对中国钢铁的337 反垄断调查。这意味着,一场耗时近23 个月的战斗终于画上句号,并且中方大获全胜。 接完电话,睡意全无的沈雁迅速将结果告知了公司领导、同事。3 月22 日,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公开表态,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能够尊重事实的态度表示赞赏。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时间回溯到2016 年4 月26 日,美钢联指控部分中国钢铁企业生产、销售的部分产品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违反了美国《1930 年关税法》(Tariff Act of 1930)第337 节(以下简称“337 条款”),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337 调查”,禁止被诉产品对美销售。 美钢联的指控包括三点: 一是指控中国钢铁企业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钢协”)的组织下,形成垄断联盟,通过价格同盟、控制产量及出口量等手段,与美国钢铁企业进行不正当竞争,即反垄断诉点。 二是指控中国政府于2010 年和2011 年利用黑客对美钢联发动网络攻击,窃取商业秘密供中国国有钢铁企业研发高级高强度钢,中国钢铁企业随后将生产的产品出口至美国,即窃取商业秘密诉点。 三是指控中国企业为逃避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虚构产品原产地,从其他国家转运钢铁产品出口至美国,即虚构原产地诉点。消息很快传回国内。沈雁正在宝钢宝山厂区开会,同样得知了消息的宝钢领导直接将沈雁从会议室叫了出来。 仔细了解美钢联的三个诉点后,惊讶、愤怒、迷茫等复杂情绪涌上沈雁心头。 惊讶源于不解,就在美钢联发起337 调查前不久,宝钢还与其洽谈以中方许可输出取向硅钢技术的方式,探讨双方合资建厂的可能。给中国钢铁行业扣上偷窃罪名的做法则让沈雁等中国钢铁人感到愤怒。宝钢领导熟知宝钢汽车板产品线发展壮大的过程,对于美钢联指控中国偷窃其汽车用板高强钢技术的指控,宝钢上下无法接受,更深知相关指控可能引发的连锁负面反应。 在惊讶与愤怒之余,面对337调查,沈雁也感到一丝迷茫:20 世纪90年代便进入宝钢工作的沈雁,从1996 年中国钢铁行业遭遇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开始,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贸易救济案件,但是337调查却是头一遭。在这个陌生的领域,沈雁甚至连要找哪个律师都不太清楚。 不仅是沈雁,在钢协工作了数十年的国际合作部主任侯颖,面对调查的第一反应也是有点儿蒙:“因为以前钢铁行业的贸易救济没有经历过337 调查,所以反垄断这个诉点我们也没有想到,这是在直指我们的行业管理体制,当时确实有点儿蒙。” 沈雁和侯颖有如此反应,与钢铁行业及337 调查本身的特点有关。337 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 年关税法》“337 条款”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337 调查的对象为不公平竞争行为,包括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进口贸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在以往的337 调查中,90% 的案件是知识产权案件,少部分是商标案件和刑事案件。而钢铁行业作为流程非常透明的传统重工业,极少发生知识产权方面的摩擦,更没有涉及过337调查。 同时,在377 这个条款项下发动反垄断调查也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过去40 多年来的第一次。 在近几十年美国的反垄断执法实践中,反垄断的调查权均归于1914 年成立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其为执行多种反托拉斯和保护消费者法律的联邦准司法机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依据337 条款进行反垄断调查的事情几十年都未曾发生。因此在程序上,美钢联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的337 调查申请也触及了美国国内不同机构间的管辖权边界问题,在美钢联提起申请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曾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去函商讨管辖权事宜,引发外界关注。另外,美钢联起诉书中有关“中国政府利用黑客窃取美国钢铁公司生产高强钢的商业秘密交给中国国有企业进行使用”的措辞,已经将知识产权问题上升到国家信息安全层面,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这一指控让事情变得更加敏感和复杂。 此外,美钢联关于虚假原产地的指控,更是对中国钢铁行业全球出口体系的挑战。该项指控一旦成立,不仅会影响中国钢铁对美国的出口,还会影响对东南亚等多个国家的出口,牵一发而动全身。 以上原因,让钢铁337 案从发起第一天开始就成为各方关注的大案。 虽然存在滥用诉权的争议,但是在美钢联发起337 调查申请一个月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5 月26 日正式立案,涉及宝钢、河钢、首钢、鞍钢等中国11 家钢铁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共计40 多家企业。中国所有大型骨干钢铁企业都在其中,涵盖中国对美出口的所有钢铁产品。企业和产品涉案之广在中国遭遇的美国337 调查案件中前所未有。 ◎纪念中国入世20周年重磅作品,作者团队常年致力于为国家和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参与了近百个中国政府委托的项目,被媒体称为法律界的“国家队”“政府的民间智库”。作者团队结合以往代理的案件,从参与国际经贸摩擦和规则应用实践的律师们的视角梳理中国入世20年变化。 ◎面对国际经贸摩擦,我们的态度是——*不妥协,这是中国崛起给我们的底气,也是20年入世成长之路不屈抗争的结果。 ◎本书是围绕案例展开的非法律著作。本书的受众可以是法律人士,也可以是企业家、经济界人士、学生或者关注国际法律和经贸关系的读者。我们希望本书对政府决策、企业走出去、律师实践、法律教学等方面亦有所帮助。 ◎通过梳理经典案例,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立足当前,展望未来,从法律专业人士的角度,期待为涉外法治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