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名家全译本)/世界名著典藏
作者简介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4年作为新中国首批留法学生到法国勒恩大学进修两年,后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三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约有一千五百万字。主要译著:小说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诗选》等六本作品。此外,编选并翻译了《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主编了《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译文洒脱,属于傅雷先生的那个传统”(柳鸣九语)。 小仲马(1824—1895),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茶花女》是其代表作,后被改编为话剧。话剧一上演,立即轰动了整个巴黎。除《茶花女》外,小仲马还创作了10余部小说和20多部剧本。其中比较成功的小说有《珍珠夫人》《克勒蒙梭事件》,剧本有《私生子》《金钱问题》等。
内容简介
依我看,只有认真学习了一种语言,才可能讲这 种语言,同样,只有多多研究了人,才可能创造出人 物。 我还没有到能够编造故事情节的年龄,也就只好 如实讲述了。 因此,我诚请读者相信本书故事的真实性,书中 的所有人物,除了女主人公之外,都还在世。 此外,我所收集的有关事实,大多在巴黎都有见 证人,他们可以出面证实,假如我的见证还不足以服 人的话。再者,多亏了一种特殊的机缘,唯独我能够 把这个故事记述下来,因为我是故事最后阶段的唯一 知情人,而不了解最后阶段的详情细节,也就不可能 写出一个完整的感人故事了。 这些详情细节,我是这样获知的。 那是1847年3月12日,我在拉菲特街看到一大幅 黄颜色的广告,是拍卖家具和珍奇古玩的消息,在物 主去世之后举办的拍卖会。广告没有提及那位逝者的 姓名,仅仅说明拍卖会将于16日中午到下午五时,在 昂坦街九号举行。 广告还注明,在13日和14日两天,感兴趣者可以 去参观那套住房和家具。 我一向喜爱古玩,这次机会我决不错过,即使不 买什么,至少也要去开开眼。 次日,我就前往昂坦街九号。 时间还早,不过那套房间已经进人参观了,甚至 还有几位女士。她们虽然身穿丝绒衣裙,披着开司米 披肩,乘坐的豪华大轿车就在门外等候,可是展现在 眼前的豪华陈设,她们看着也不免惊诧,甚至感叹不 已。 后来我才领会,她们为何那样感叹和惊诧了,因 为,我一仔细观瞧,就不难发现自己进入了一名高级 妓女的闺房。那些贵妇,如果说渴望亲眼看看什么的 话,渴望看的也正是这类交际花的宅内闺房,而进入 参观的恰恰有上流社会的女士。须知此类交际花,每 天乘坐马车兜风,将泥水溅到贵妇的马车上,她们还 到歌剧院和意大利人剧院,就坐在贵妇隔壁的包厢里 ,总之,她们肆无忌惮地在巴黎炫耀妖艳的美貌、炫 目的珠宝首饰,以及风骚淫荡的生活。 女主人既已逝去,我得以置身于这套房中,就连 最贞洁的女子也可以长驱直入了。死亡净化了这富丽 堂皇之所的污浊空气。况且,真需要解释的话,这些 最贞洁的女子也情有可原,说她们是来参加拍卖会, 并不知道是谁的住宅,说她们看了广告,就想来瞧瞧 广告所列的物品,以便事先选定,这种事再普通不过 了。当然,她们在所有这些奇珍异宝之间,也无妨探 寻这名交际花的生活痕迹。而此前,她们无疑听人讲 过她那无比奇妙的身世。 只可惜,隐私也随女神一同逝去,那些贵妇无论 怎样搜索,也仅仅看到逝者身后要拍卖的物品,丝毫 也没有发现女房客生前出卖了什么。 不少东西自然值得一买。室内家具和陈设十分精 美,有布尔制作的巴西香木家具、塞夫尔3和中国的 瓷瓶、萨克森4的小雕像,还有各种绸缎、丝绒和花 边的衣物,可以说应有尽有。 我跟随先到的那些好奇的贵妇,在这套住宅里转 悠。她们走进一间挂着帷幔的屋子,我刚要跟进去, 却见她们笑着退出来,就好像为满足这种新的好奇心 而感到羞愧,这反倒更加激发了我进屋瞧瞧的欲望。 这是一间梳妆室,还原样摆满极为精美的化妆用品, 充分显示这女子生前何等穷奢极欲。 靠墙一张三尺宽、六尺长的大桌子上,欧科克和 奥迪奥1的珠宝制品闪闪发亮。真是一整套精美的收 藏品,数以千计,都是这套居所的女主人不可或缺的 ,无一不是金银制品。然而,这么多收藏,只能是逐 渐聚敛,绝非是一场艳情之功。 我看一名妓女的梳妆室,并不感到愤慨,而是饶 有兴味地观赏,不管什么都看个仔细,发现所有这些 精雕细琢的物品上,均有各自不同的徽记和姓氏的缩 写字母。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