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如何在职场绽放
作者简介
盛珺,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爱好写作,在许多媒体上发表文章,深受读者喜爱。
内容简介
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 刚刚走出学校的女孩,无论你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步入社会就意味着面对的将是崭新的未来。走入职场,一切归零,每个人都是重新开始,你最终会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开新的旅程。 在职场中,挫折和失意不可避免,荆棘和坦途相伴相依。职场生活比校园生活多了几分紧迫和压抑,少了几分轻松和惬意。在学校中,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也许你还有机会重新再来,例如考试挂科、论文未通过答辩,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但在职场中,很多事情只有一次机会,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情,时刻怀着谦虚谨慎之心。常言道,小心无大错,怀着谨慎之心处事,会使成功率大大提升。 《呻吟语》曾载:“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 1485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三世与亨利·都铎麾下的兰开斯特势力于博斯沃思平原交锋,在最后一场战役中,他与亨利准备决一死战。在战斗开始前的头一天早晨,查理三世派了一个马夫去找铁匠为自己的战马钉掌,以备第二天的生死决战。但是,铁匠的铁片用完了,希望能给他时间找到新的铁片,这位马夫十分不耐烦地催促铁匠立刻为战马钉掌。铁匠无奈,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他再次请求马夫宽限时间让他可以砸出两个钉子,可马夫依旧不耐烦地催促铁匠完成钉掌。铁匠此时明确地告诉马夫,可以为战马钉上第四个掌,但必不会如其它三个一样牢固。马夫坚持差不多就好,因为若是完不成任务,他必将受到国王的重罚。 在战役中,查理三世骑着战马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他看见战场上有几个自己的士兵退却了,查理三世惧怕其他士兵会一起退却,便策马扬鞭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去战斗。谁知,他还没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他自己也摔倒在地上。但他还没有抓住缰绳,惊恐的战马就跳起来逃走了。查理环顾四周之时,他的士兵们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不一会儿,亨利的士兵俘获了查理三世,战斗结束了。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钉掌。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差不多就行了”,但往往这个“差不多就行了”造成了最后的失败。 古人言,满招损,谦受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完人从古至今未有之,但身怀谦虚之躬,是生活的态度。有此心,待人、处事、接物,皆会考虑细节,估计利弊得失,久而久之,深思熟虑成为了习惯,也成了自身的优势。 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时都有着这样一段经历,开始面试一些小公司,小公司老板非常热情,给出合理的薪水,希望来应聘的学生加入自己的公司工作,但是,学生往往自视过高,认为依自己的学历和才华,应该去更有发展前景的大企业工作,自己的劳动可以换取更高的回报,便拒绝了小公司的邀请,而去参加大企业的面试。面试层层筛选,耗时长,往往一次面试需几个月之久,而最后留下的人可能不足面试人数的十分之一。当结果出来后,学生落榜,便想去之前面试的小公司工作,此时,小公司的老板以工作人员已经招满为由拒绝。人怀着一颗拥有抱负的心没有错,心有傲气也没有错,但是,不可盲目自满,以至于错失应有的机会。 被人们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德国音乐巨匠贝多芬一生创作交响曲无数,为世界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世人尊称为“乐圣”。罗曼罗兰评价:贝多芬的一切,他的敏锐,他对世界的感受,他那独特的智慧和意志,天公对他的独特构造方法,他的理想,还有他身体中的特有物质,他的脾性等等,都是欧洲那一特定时代的代表。拥有如此成就的贝多芬却称自己“只是学会了几个音符而已”。 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当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时,依旧保持着谦逊的心。在他逝世之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作为跨时代的伟人,他们都保有一颗谦虚的心,怀着这种态度面对自己的成功,从不骄傲自满,即使他们的成就至今让人望尘莫及。作为初入职场的女人,我们更应该持谦虚的态度,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 谦虚谨慎之心可以让初入职场的女孩沉着应对新的工作,而认真的态度则可以让自己受益良多。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自己的态度问题。若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就认为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结果自然也不会好。一切归结为态度,对事情付出了多少,对事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曾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自幼“思貌丑悴,不持仪饰。其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但他为学态度诚恳,发愤勤学,其辞藻壮丽,耗时一年即成《齐都赋》,名声大噪,冠盖京华,使得二陆失色,洛阳纸贵。唯物主义思想者王夫之赞叹,“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坏,古度古心,不绝于来兹者,非太冲其焉归”。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评道,“左思其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方仲永,五岁便能吟诗作文,“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本为天赋奇才。但由于其父目光短浅,态度消极,以为其子了了,使得仲永后天对待学业“嬉之”,最终“泯然众人”,与常人无异。一“勤”左思,一“嬉”方仲永,对待学业的态度截然不同,其结果也不可同日而语。 一代通儒郑虔在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他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于是,他便至家附近的慈恩寺庙里住下。慈恩寺里存有许多的柿叶,他以红色的柿叶为纸,刻苦读书,练字绘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只有用认真的态度去学习,自身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付出几分,便会有几分回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事前要有计划,工作才有成效 职场之中,许多人日日忙碌,终日奔波。大部分的人在潜意识中认为,勤劳即可获得成功。在各大写字楼中,你会见到这样一群职业女性,她们抢着做各种工作,四处帮别人的忙,复印、发送文件、冲咖啡,这群女性往往被冠以“勤劳、刻苦”的标签。在她们的意识中,只要她们勤劳工作,终有一日,她们会获得上司的赏识。但是,现实也许会事与愿违。 有一个女孩自小生长在一个小渔村中,她的愿望就是可以通过辛勤工作,在工作的公司有着一席之地,并且获得公司同事的认可和支持。因此,自她进入公司工作,便不遗余力地帮助同事做事。打印文件、买咖啡、点外卖,跑腿的事情她几乎都干了,而她的同事们也总是找她帮忙干这些事情。但是,她的上司并未因她的“勤劳”而对她青睐三分,因为这个女孩并没有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在经历了爱情的失败后,她决意远赴上海,改变自己,展开新的人 生。在挚友的帮助下,她勇敢地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陶艺家,拥有事业的同时,她也赢回了自己的爱情。 相信大家对此桥段非常熟悉,这个女孩的名字叫陈欣怡,是台湾电视剧《命中注定爱上你》的女主角。这部当初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不仅仅阐述的是一段离奇的爱情,也是一个“便利贴”女孩的蜕变。陈欣怡这个在公司中忙忙碌碌的形象是无数公司中“便利贴”女孩的缩影。 许多职业女性经常抱怨自己每日辛勤的工作并未获得相应的回报。甚至,有的职业女性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一个岗位上重复着同一个工作,拿着永远不会涨的薪水,看着别人一路高升。可见,一味地埋头苦干,并不意味着能力有所提高。与其日日抱怨,何不开动大脑,不断探索,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那么,如何既可以在辛勤工作中提升自己,又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呢?对此,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计划。试想一下,面前的工作堆积如山,若我们手忙脚乱,最后就有可能完成不了工作。因此,我们首先应拟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分清工作的主次,先做最紧急的工作,然后再做其他的工作。 有的职业女性会认为,工作计划是对自己的束缚。其实不然,拟定计划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戴尔·麦康基曾言,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在每日工作开始前,便列出一个任务清单,有新工作分配再在清单上加入,如此反复循坏,每日更新,工作进度随时掌握,不会如没头苍蝇般乱窜。其次,在拟定工作计划时,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自己做事更有条理。再次,工作计划最重要的环节在执行。若只拟不做,虎头蛇尾,工作计划就成了一纸空文,便失去了意义。每日坚持执行计划,是对自己毅力的挑战。在工作中,你会发现,那些每天不断更新自己的计划、贯彻执行计划的人进步显著,甚至成为集体中的榜样。 有一个少年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他们家家徒四壁,自卑于的同时,他心中怀有不甘。成年后,他做过许许多多的工作,广告派单员、餐厅服务生、纺织厂机械维修工、百货物流送货司机……在去唱片公司前,他的工作是防盗系统技术员,这份工作需在尚未完工的工地大楼施工,在墙面钻洞、铺设管路、穿插电线、安装器材,其工作性质就和一个建筑工人差不多。而这却是他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他一开始是想要做电影的,但无奈没背景、没关系、没学历,电影圈他根本进不去。于是,他退而求其次,想试试写歌词。他为自己计划,每天写歌词,整整写了几十页,终于写了一百首。之后,他为了推销自己,把一百首歌词整理好,剪辑成册,还专门标记了目录和书签。之后,他给各个唱片公司和歌手邮寄这一百首歌词的册子。他一直等,却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在一个夏季,有人打电话让他去唱片公司试试……不久之后,他推出了第一首歌,叫《落雨声》,这是他母亲最喜欢的歌。之后,他陆续推出许多新歌,声名大振。 另一个少年每天风雨无阻地骑着车游荡在大街小巷,为各家各户送快递。一日,他敲开了一扇门,送上快递的同时,他让主人签快递回执。签完后,主人正要关门,忽然看见飘落的快递单背面密密麻麻的,竟是许多音符。原来,这个少年很喜欢音乐,送快递的同时,他每日在快递单背面写歌词。考试落榜后,他在母亲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超级新人王》,并在节目中邀人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梦有翅膀》。当主持人看到这首歌的曲谱后,就邀请他到阿尔发音乐公司担任音乐助理。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 这两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前一位少年是方文山,而后一位在快递单背面写歌词的少年便是流行乐坛的巨星——周杰伦。他们都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没有优秀的学历,但他们每天都有计划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凭着毅力,坚持一路走下去,最终迎来了成功。 当身处逆境的时候,他们从未抱怨过生活的不公,而是兢兢业业,努力生活。 有人曾说过,要实现目标,就要把计划写在纸上,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因此,请列好自己的计划,安排好每日的工作,坚持执行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有所收获。 培养好习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职场的生活充满着紧张与焦躁。时光逝去如流水,也许你会忙到脚不沾地,食不知味;也许你会每天晕头转向,感觉自己成了翻滚的陀螺,不停地旋转,且永不停歇。 你也许会问,为何如此?有的人工作便是上班一张报纸、一杯清茶,有的则是在微信群里轻松笑闹不断,为何只有自己的工作如此辛苦?那么,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你是否时常犹豫一件事这样做好还是那样做好?你是否经常把许多事放在一起做? 管理学家德鲁克曾经说过,最没有效率的人就是那些以最高的效率做最没用的事的人。太专注于小事,往往对大事无能为力。一流的人物往往都具备无视“小”事的能力。有人在工作时看手机,一看就是一小时,感觉时间飞逝。人的大脑会自动性感应轻松的事,分泌多巴胺,让人放松且舒适。而当面对烦闷的工作时,自带抵抗情绪,自然就度日如年。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统计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人每天累计在手机上投入5个小时的时间。最夸张的是,26%的人甚至认为每天花7个小时玩手机都还不够。粗略计算,每日5小时,一周35小时,一月140小时,一年1680小时,等于70天,一年中五分之一的时间被人们用来玩手机了。 小林是一所名牌大学刚录取的生物学院研究生,在他看来,研究生生涯非常繁忙。他必须在第一年内完成课时内的6篇论文,交出一篇长篇学术报告,同时,出版社向他约了一个专栏稿,还得为来年出国交流准备雅思考试。繁杂的事情让他焦头烂额,偏巧此时,一个国际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企业HR让她去北京面试,若面试成功,他便可以参与其中一个基因研究工程。小林开始犹豫不决。若是他准备面试,即将而来的雅思考试怎么办?但若是雅思考试没过,来年的出国交流便成泡影;但若是放弃面试,他又有些不舍,毕竟这家公司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读研期间可以参与一个研究工程的机会非常难得。小林陷入了两难之中,就在这样焦躁、犹豫的情绪中,他度过了两周现了他的异样,询问之下,始知原委,导师告诉他,若是他继续犹豫下去,这两件事必是一件都做不成。小林听后,如梦初醒,对此非常后悔。对他而言,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一成一败罢了,只是两周时间已过,时间再难买回。 做事果决,断不可犹豫,否则事难成。而把许多事放在一起做,事依旧难成。在往前奔跑的时候,如果对路边的蚂蚁、水边的青蛙太过在意,我们便会忘记自己当初的目标是前方。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一位教授在给即将毕业的MBA班的学生上最后一次课,令学生们不解的是,讲桌上放着一个大铁桶,旁边还有一堆石块。教授说道:“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教授把石块一一放进铁桶里,当铁桶再也放不下一块石头时,教授问;“这桶是否再装不下任何东西了?”“是的。”学生们集体答道。教授微笑不语,他不紧不慢地从桌底取出一桶碎石,放在已装满的石块的铁桶表面,慢慢地摇晃铁桶,然后又抓起一把碎石铺在铁桶表面,再次摇晃。不一会儿,一小桶碎石全都装进了铁桶里。 “现在铁桶是否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教授再次问道。“也许,还……可以。”有了头一次的经验,学生们变得谨慎了。“没错。”教授看起来很兴奋。这一次,他从桌下取出一小桶细沙,倒在铁桶的表面,慢慢摇晃着铁桶,大约半分钟后,铁桶的表面便看不到细沙了。 “现在铁桶装满了吗?”“还……没有。”学生们回答。教授笑了笑,从桌下再次取出一罐水,慢慢往桶里倒。罐里的水倒完了,教授抬起头,微笑着说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日程排得再满,都可以挤出时间做更多的事。”有学生答。教授一笑,“若不首先把石块放进桶里,那么,就再也没有机会放进去了,因为桶里已经装满了碎石、沙子和水。而当石块先被放入,铁桶里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空间来装剩下的东西。” 在工作中,我们应按照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将最重要的事置于第一位,其余的事顺延靠后,这也是现代社会企业管理中流行的时间管理的概念。依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设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再逐日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用最高的效率完成我们的工作。 相信大部分女性都听说过“拖延症”这个词。在医学上,这是指一种自我调节的失败,将本计划做的事推后,通常由许多原因造成,环境因素、任务特征以及个体的差异等等。其中,个体的差异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拖延症往往由自身原因造成。 提高工作效率,等于提高工作能力,那么,如何保持住高效呢?答案是习惯。哲学家培根言,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你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保持高效率的工作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工作能力、节省时间,还会让你自己得到满足。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是海尔公司的管理文化,即众所周知的OEC管理法,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的工作要清理,并每天有所提高。每天,凡事需善始善终,必须有P(计划)、D(实施)、C(检查)、A(循环原则,螺旋上升)。同时,纵向与自己的过去比,横向与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比,坚持不断优化。找出薄弱项,及时整改,提高整体水平。当员工按照此管理要求工作,效率倍增。可见,有规律的习惯养成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 胡佳是新应聘进公司负责网络管理的职员,经理布置给他一项任务,限期整改网站上不符合政府规定的相关内容。但已经快到整改限期了,胡佳依旧未完成这项工作。原因是由于工程太小,无单位愿意接活。而公司在进行局域网改造,无法兼顾。 经理决定先把网站封页,避免罚款,减少损失。但胡佳依旧未及时办理,无奈之下,经理只好亲自与有关部门联系,紧急封住网页。事后,经理对胡佳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效率与习惯相辅相成,好的习惯就能高效率工作,高效率的工作促成了好习惯的养成。当养成了高效率的工作习惯,我们在工作中将会事半功倍。 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成功机遇 机遇,即指突然遇到的好的境遇。机遇往往不期而至,但,真正把握住的又有几人?在此之前,是否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也许部分职业女性会质疑,人非先知,无法预知机遇什么时候降临。但是,若是时刻准备着,我们才能在机遇到来那一刻牢牢抓住它。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对越王勾践的由衷赞叹。在越国被吴王夫差攻陷后,勾践忍辱负重,入吴国,为马奴,称臣于吴,被赦回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安民富户,恢复国力。在足足准备了十二年后,趁吴王黄池会盟之机,攻取吴都,杀吴太子。之后越王勾践多次困吴,至473年灭吴,称霸春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出师表》,是对武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诸葛亮一生奉献于蜀,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这位卧龙先生后,联孙抗曹,夺占荆州,攻取益州,主持朝政数十年,他不仅在政绩上,且在书画、音乐、文学上皆有所建树,其一生成就非常人可及。而在他出茅庐之前,他躬耕田陇,博览群书,常与当时的名士论天下时局,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事。正是因为前期充分的知识积累,诸葛亮才能在刘备拜访之时尽析时局,定三分天下之计。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它的背后往往是艰辛和汗水。一方面,前期不断积累,时刻准备着;另一方面,当时机成熟,要把握住时机,量变才可产生质变。因为成功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失去了便再难找回。 拿破仑·希尔是全世界最早的现代成功学大师。1883年,拿破仑.希尔生于弗吉尼亚州的偏远山区,13岁时,他在继母的鼓励下开始了写作。大学毕业之后,他在杂志社工作,负责采访社会各界成功人士。 当他被安排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时,卡内基问他是否愿意接受一份没有报酬的工作,用二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他愣了一下,意识到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同意等于没有钱赚,不同意则会失去了与成功人士对话的机缘。但显然,他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愿意!” 卡内基十分惊讶,不确定地再次询问,“你真的愿意?“愿意!”希尔肯定答道。 卡内基微笑地抬手,露出了紧握在手中的手表,告诉希尔,如果希尔犹豫的时间超过60秒,那么,他将失去这次机会。卡内基已经考察近两百个年轻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这么快给出答案的。希尔得到了这份工作,逐渐在卡内基的安排下采访了许多成功人士,这些采访成为了希尔一生宝贵的财富。 二十年之后,希尔根据自 的研究写了一本《成功规律》,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这本书被誉为千百万人获得财富和地位的教科书。凭借这本书,希尔不仅成为美国社会享有盛誉的学者、激励演讲家和教育家,而且还成为两届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顾问。 正是当初的60秒的决定成就了希尔。如亚历山大·大仲马所言,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在极短的时间做决定,需要有极大的勇气,这勇气便是由足够的底气而来。 柴智屏从名牌大学戏剧专业毕业后,进入电视台工作。起初,她只是综艺节目的一个编剧,她并未抱怨什么,每天都认真地学习。半年后,在一次制作节目的过程中,由于沟通不畅,制作人生气地扔下耳机和麦克风走了。几十位工作人员愣了,主持人决定继续录制,并现场找一位临时制作人。 柴智屏临危受命,本该紧张的她却在3秒钟内就做了决定,接下了这个工作。她很清楚,制作人是节目组的负责人,掌握着节目的形式、情节、演员等生杀大权,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这期节目制作结束后,她知道,自己成功了。之后,她开始成为节目的执行制作人。几年后,一些由她制作的综艺节目陆续推出,大受欢迎,《超级星期天》更为她赢得了三届“金钟—最佳综艺奖”。接着,由她担纲制作人的电视剧《流星花园》红透半边天。柴智屏也因为这部电视剧被称为“台湾偶像剧之母”,2002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并获最佳创意大奖。 回首往事,已是台湾可米瑞智文化传播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且被台湾娱乐圈誉为“最美丽的制作人”的柴智屏,爽直地说,机会只有3秒,就是在别人丢下耳机和麦克风的时候,可以抓住它。此外,观察很重要,在一个工作环境中,一定要观察别人在做什么,然后不断学习,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 在工作中,我们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就有可能创造出一番事业。但是,如何才能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呢?前提是你必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去胜任这些工作,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 给女性的职场指导书 职场不易,唯有学会做人和做事,才能在职场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