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脉络创新才能活

打通脉络创新才能活
作者: 萧瑞麟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43.00
折扣价: 27.10
折扣购买: 打通脉络创新才能活
ISBN: 9787308117319

作者简介

萧瑞麟博士有“企业中的人类学家”之雅称,现任**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并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主持亚太**主管EMBA之“资讯与决策”课程。研究领域包括资讯科技与组织变革、科技创新、跨域知识整合与供应链管理。经常参与诺基亚、DHL等知名跨国企业在亚洲的创新项目。 他擅长用轻松活泼而又带有悬疑色彩的叙事手法,呈现科技创新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其著作常见于**性会议与期刊,并屡次获奖。近作《不用数字的研究》*入选**科管百大优质丛书,出版后连续加印12次。在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上,萧博士的演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企业代表专程赶往现场聆听报告。 此外,他目前还兼任**期刊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执行编审、Academy of Management(Learning&Education)以及Computers in Human Beh**iors编辑委员、《中山管理评论》编辑委员等职。

内容简介

创业维艰 由鼎华领*,于2001年创立的大车队,洪*爝任 总经理,集资2.2亿元新 台币导人卫星系统。初期,鼎华很重视客户服务。为 确保服务质量,鼎华将派 遣中心外包给“**客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 湾客服”花了许多时间和资 源训练接线人员的服务态度。 **大车队按品牌加盟车队的方式经营。队员加 入**大车队前,必须安 装车机、**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和无线通信调制解 调器。每台出租车的装置 成本约为3万元新台币,装机成本由**大车队负责, 每月司机必须交3000元 新台币的会费以及1万元新台币的车机保证金。到后期 ,会费只需交1500元 新台币,但每次派遣须交10元新台币服务费,到达 3000元新台币就不额外 收费。 初期,鼎华招聘了300位司机作为核心队员。当 时要进入大车队,司机必 须像到大公司找工作一样。考官要面试应征者,面试 时还要问你加入出租车产 业有什么使命,而且有吃槟榔习惯的司机概不录用。 **批创始队员编号由 1001开始,所以后来只要看队员编号就知道司机是哪 一期加入的,其系统和* 队类似。这个制度直到2007年后才不采用。 这些创始队员很快就打响了知名度,车队陆陆续 续招募了约1600多位司 机加入。为了保持优质的服务,创始队员成立自主性 纪律委员会并进行队员编 组,分小队、分队及中队。以20人左右为一小队,设 小队长、分队长与中队长。 一位中队长回忆道:“那时候的理想是仿效英国、* 本,成立一个绅士车队,转变 乘客对传统运匠的不好印象。” 在鼎华团队与司机的努力经营下,车队形成了良 好的口碑。例如,一位司 机专程把客人遗落的手机送回,使一位企业家免去失 去手机中“人脉”的苦恼。 另一位司机因走错路,延误些许时间而不收乘客车费 ,使乘客大为感动。一个 小孩生病倒地,在众多路人冷漠地袖手旁观时,一位 大车队司机见义勇为,送母 亲与小孩至医院急诊。一位外商主管对大车队的服务 赞许有加,因为在**很 少有司机会下车帮客人开门、卸行李,还帮客人掸掉 行李上的灰尘。 初创的成绩是耀眼的。首先,鼎华组建了**的 **大车队。在交通高 峰期,每*有1.7万通进线电话,接到的约80%,派 遣有1万件,完成率约为 75%。在技术上,服务容量是*大的考验。每*营运 中,叫车容量在7000通 时,任务完成率尚可达到80%,但是在7000通后则每 况愈下,完成率会掉到 75%,或者*低。 公司隐存着三个问题。**是客服中心的成本过 高。**客服每*要投 人200人力工时(每人每小时约接听22通电话),30 多位接线员每个月要花费 200万~250万元新台币以上的成本(每一通电话成本 约10元新台币以上),对 新创事业是一笔庞大的开销。第二是客服中心人力不 足,系统初期也不稳定, 乘客常因为无法进线或等待太久而放弃。第三,许多 乘客的电话虽能进线,但 是大车队只有1600辆车,白天时段只有900辆服务于 市场,供不应求。司机在 **时段往往拒*接*派遣,而选择路招乘客。原因 是电话叫车的客户常为赶 时间而突然改变心意,到路边拦车。司机大费周章地 到达目的地之后,乘客却 往往不见了。 鼎华经营团队多为技术人员,对企业营运的经验 尚不足,资金短缺的现象 很快浮上台面。因为初期系统建置成本以及客服中心 营运成本过高,鼎华资金 耗尽。此外,鼎华投入了相当多的费用打广告,此举 也加速了资金的干涸。 鼎华以月租费3000元新台币为主要收入来源,车 厢广告为次要营收来源。 车辆增加固然可以增加收入,但是3000元新台币对台 北司机来说不是一笔小 数目。此外,要司机由其他车队转到卫星车队并不容 易。许多优质司机虽有心 加入大车队但被合约所绑(为期一年到三年不等)。 当广告推出后,叫车量激 增,客服的容量超载,电话打不进来、叫不到车的现 象频频发生。 另外,有些司机一听到负面消息频传,就离开大 车队,回到个人车行的营业 模式,退机率增加,鼎华还要负担拆机成本。在这样 的恶性循环下,iCall终于在 2003年3月26*断讯,鼎华面临庞大的财务危机。 P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