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客

北美客
作者: 刘群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6.07
折扣购买: 北美客
ISBN: 9787572600418

作者简介

刘群 人称大刘、Leo,作家、诗人、广告人,“七流”网球选手。年少随父多地流徙,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香港某报记者十年,后创办地产广告公司糊口。2016年起决定重启人生,连续四夏游历美国,行程近万公里。如今浊酒耕田,聚众读诗,自由写作。 他还活跃于各种低水平的业余网球赛,而且,每每在首轮比赛就被淘汰出局。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三年记忆,四年忘却》 长篇小说《一半在腐烂,一半在燃烧》 正在创作 长篇小说《狒山2033》 新浪微博:大刘非象Leo刘群

内容简介

唐吉诃德式的9387公里游历 我一直觉得, 人如果没有古怪念头, 就宛如黑暗森林里一具没有思想的活尸体, 抑或是太阳暴晒下那张脱水的人皮。 一头野毛驴路过一座磨坊,看见里面有一头正在拉磨碾米的小磨驴,两头驴子就都停下脚步,攀谈起来。 磨驴问,你看见过大海吗? 野毛驴说,看见过啊。 磨驴问,是不是有我磨坊的一半这么大? 野毛驴说,那要大很多。 磨驴问,那是不是和我的磨坊一样大? 野毛驴说,那还是要大很多。 磨驴又问,是不是有我的磨坊二倍这么大? 野毛驴说,那还是要大很多。 磨驴想不出来大海的样子。 终于有一天,磨驴鼓起勇气走出了磨坊,走啊走,走到了海边,看见大海这么大,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磨驴的脑袋顿时爆炸了,眼泪倾盆。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何尝不是一头磨驴呢? 我打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是一头不安分的磨驴。 为了糊口,我创办了一家给房地产商卖房子出点子的公司,十多年来,我被困在一个12平方米的磨坊式办公间,日日为祖国各地的“地产大腕”们绞尽脑汁,帮他们把手上滞销的房子卖掉,债台高筑的房地产商常常被打压。如果房子不能按时按价卖掉的话,他们就焦虑得像一只只捕食失败的猫头鹰,咕咕乱叫,这种焦虑会传染给混凝土森林里的很多人,于是,大家闭起眼睛,也都焦虑得像猫头鹰,一起咕咕咕咕咕乱叫起来。 我在这座近3000万人口、容易迷路的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这座城市遍地是白领贵族,却正重返“奴隶”社会,人们摇摇晃晃地跟着别人的脚印,一步一步在翻越房奴、车奴、卡奴、孩奴四座大山。很多个深夜,在酒桌上,我鼓起勇气啪啪啪地拍着瘦弱的胸脯,捶着大腿,放豪言要去远方游历,不要在这里迷失自己,但是,次日清晨,曚昽的太阳光总像大头针一样,扎破我勇气的气球。 直到某个台风天,我猛地睁开长期紧闭的猫头鹰眼,走出磨坊,我看见大风扫过垃圾箱,破烂不堪的塑料袋被猛地扯向天空,一瞬间它腾空了,它在楼宇之间尽情地跳舞、旋转、急坠、飞翔,这短暂的飘荡,刹那间自由的舞蹈,如此摄魄,让我痴痴呆呆地看了很久很久,忽然想到,连破烂不堪的塑料袋都可以去空中起舞,哪怕只是极其短暂的自在摇曳,为何偏偏我自己却不能?人还不如一只塑料袋? 磨驴或许也可以有一次出逃。 我打算做点什么。 我撅着屁股爬上凳子,在办公桌对面的墙上悬挂了一面1.5米宽的美国地图。 在一品豪庭或帝景府邸之类的楼盘销售会议间隙,我常常戴着黑框高度近视眼镜,像中华田园犬一样凑在地图上面,来来去去仔细研究那些地名,很长一段时间,这成了我在这座城市的生活乐趣所在。 美国地图的英语地名大都对应一个中文名字,比如,Washington下面标注有中文“华盛顿”三个小字,早期翻译家没译成“花生炖”或“清洗顿”。我常常呆想,如果把西雅图(Seattle)音译成“细牙兔”,会不会很可爱?还有费城(Philadelphia),假如纯粹音译,变成“废了呆呦废呀”,是否更好玩?可惜,地名通常都不能太丑,如纽约(New York),就没有翻译成“扭腰”,芝加哥(Chicago)没有翻译成“吃家狗”,犹他州(Utah)没有翻译成“诱她”州。而66号公路上的鬼镇“Oatman”被译成打怪兽的“奥特曼”。 但是,我发现也有例外,最厉害的是Rapid City,这个西部的小城被赤裸裸地音译成“拉皮德”,字面意思是“拉皮条的你很有德行”,而附近的Grand Rapids,则按字面翻译成了“大急流城”,看了这名字就是一阵神往。 亚利桑那州还有一个小地方叫Why(为什么)!估计我走到那里,问路人甲:“这是什么地方?”当地人一定回答:“Why!”我说不准会愣在那里,宛如被当头棒喝,暗自琢磨:“对啊,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呢?Why?Why!”从此,又多了一则禅宗公案。 大约2016年的春天,我第一次在华盛顿到洛杉矶之间画了条长长的红线,这条线像是一根惊悚的血线横卧在我办公桌对面的地图上:从首都华盛顿出发,经纽约到波士顿,然后一路往西,到尼亚加拉大瀑布、芝加哥,沿最长的90号州际公路往西,经过鲍勃?迪伦的家乡明尼苏达州,原印第安人大本营拉皮德,西部枪王狂野比尔被枪杀的地方,穿过黄石公园,到达摩门教的总部盐湖城,车头再向南,经犹他州去大峡谷,从北沿出来绕过峡谷谷地,开上66号公路,从金曼到拉斯维加斯、“鬼镇”奥特曼,继续一路往西,奔往洛杉矶的圣莫尼卡海滩,66号公路的尽头,在海边老式的旋转木马上,结束旅行。 考虑到八月,北美大地灼热不堪,我选择较凉快的北线公路横贯美国。 这就是我后来第一个夏天的“出逃”计划,41天,6681公里自驾横贯北美,一个听起来略微恐怖的距离。这个距离,相当于从上海到迪拜的飞行距离。在异域他国游历,会不会有语言障碍?会不会被打劫或遭遇车祸?会不会因为只有中国驾照而被捕?爸妈年岁已高,会不会在我不在的时候突然发病?某国企公司客户会不会发飙?出发前一周,我一度陷入了莫名的焦虑。但是,我后来明白,当我决定要横贯美国,决定要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已经完成。 ★历时四年半,行程9387公里,先后横贯、纵穿美国全境。 四个夏天的北美游历,与27个有趣的灵魂相遇,作者深入了解美国国民的民性。这是一本游记,也是一本历史,是帮助中国人了解真实美国的窗口,是一部美国国民肖像报告。 ★探寻拥有美国国民烙印的人物生活轨迹,近距感受进他们的生命。 美国的缔造者华盛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西部英雄狂野比尔、难以捉摸的鲍勃·迪伦、内心像儿童一样的迈克尔·杰克逊……这些名人的背后都有各自动人的故事。作者在探访名人故居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这些人的传奇色彩以及人生命题。 ★美国特有的“大熔炉”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各色民众的生活状态,展示美国人的骨子里流淌的血液。 ——自称“孙悟空”的美国人 —— 79岁高龄但是仍然保持乐观精神的“机器人老太太” ——为人古板有趣的哈佛、伯克利教授 ——经营着一家不通电的客栈的越战老兵 ——从尼亚加拉瀑布漂流而下的小学老师 ………… ★寻找1985的四个夏天 作者以追寻1985年“拯救世界”演唱会精神为主题和目的,四次深度游北美,共计141天,纵横美国9387公里,以有趣的文笔记录其眼中的美国文化,语言优美通俗,可读性强;作者想用本书传递1985年“拯救世界”演唱会的精神,我们都是地球的子民。